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629984       资源大小:59.9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20CCSB39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X202×金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So1idand1iquidSpawnProductionofNaemate1iaaurantiaIba(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X-XX发布202×-×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生产条件35生产工艺46质量要求67检验方法88抽样99菌种生产档案910贮存911留样10附录A(资料性)常用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11附录B(资料性)常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及其配方12附录C(资料性)常用摇瓶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配方13附录D(资料性)常用发酵罐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配方1411.-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柞水县科技开发中心、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陕西中科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市商州区润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峻志、乔婷、戴璐、贺雪莲、路鹏鹏、霍文严、祁鹏、张黎光、刘愚、王周平、张伟兵、雷丽、李雪君、赵琪、黄国灿、候志新、陈凯、孟少杰、刘磊、陆博、李坤先、李小虎、赵亚琳、李正森。本文件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29-82357089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76号邮编:710043金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耳菌种生产中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抽样、菌种生产档案、贮存和留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耳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84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846食用菌菌种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金耳Naemate1iaaurantiaIba(Bandoni&M.Zang)MiI1anes&Wedin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耳包革科、耳包革属的一种优质食用真菌,别称黄白银耳、黄木耳、脑耳、黄金银耳。子实体半球状至不定形块状,呈脑状,由数个深浅不一的沟槽分隔形成的肥厚裂瓣组成,鲜时表面金黄色、橙黄色至桔黄色,干后橙黄色至金黄色。毛韧革菌Stereumhirsutum(Wi11d.)Fr.担子菌门、伞菌纲、红菇目、韧革菌科、韧革菌属真菌,是金耳生长和出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宿主菌。金耳菌种Naemate1iaaurantiaIbacu1ture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有结实性的金耳菌丝和毛韧革菌菌丝的混合培养物。DB61T××××-202×母种stockcu1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金耳和毛韧革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为固体菌种。原种pre-cu1turespawn由金耳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固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对应的液体菌种为摇瓶液体菌种。栽培种spawn由金耳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固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对应的液体菌种为发酵罐液体菌种。摇瓶液体菌种shake-f1askpre-cu1tureIiquidspawn即液体原种、液体二级种,由母种移植到摇瓶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发酵罐液体菌种fermentercu1tureIiquidspawn即液体栽培种、液体三级种,由摇瓶液体菌种移植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中发醉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脑状原基brain-ikeprimordium形成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呈米白色脑状的、尚未分化的金耳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3.10金耳有效菌种effectivestrainsofNaemate1iaaurantiaIba具有出耳能力的菌种为金耳的有效菌种。具体表现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过程中,有米白色脑状原基的形成。3. 11锁状联合c1ampconnection一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来源:GB/T127282006,2.2.53.12生物学效率bio1ogica1efficiency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质量(鲜重),常用百分数表示。如风干料100kg产生了新鲜子实体50kg,即为生物学效率50%来源:GB/T127282006,2.1.274生产条件4.1技术人员应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配备生产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4.2生产环境要求应符合NY/T528中4.2的规定。4.3厂房设置和布局4. 3.1固体菌种厂房应符合NY/T528中4.3的规定。4. 3.2液体菌种厂房4. 3.2.1应设有原料库、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无菌接种室、摇瓶菌种培养室、发酵配料室、发酵罐菌种培养室、菌种检验室。4. 3.2.2厂房地面应能防水、防腐蚀、防渗漏、防滑、易清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和天花板应能防潮、防霉、防水。门窗应设置防蚊蝇纱网。车间安装排气管道或者排风设备。4. 3.2.3接种间应设置缓冲间和风淋消毒间,缓冲间入口处设置手消毒设施和与接种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4. 3.2.4摇瓶菌种培养室、发酵罐菌种培养室应符合GB50073的要求。4.4基本设备4. 4.1固体菌种应配备称量用具、蒸煮设备、母种培养基分装设备、拌料机、装袋机、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设备、净化工作台或接种箱、接种工具、恒温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架、烘箱、除湿设备、备用电源(发电机)、冰箱或冷库、显微镜等。高压灭菌设备等压力容器应符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4. 4.2液体菌种应配备各类必需的称量用具、发酵罐、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液体菌种接种器、高压蒸汽灭菌锅、蒸汽锅炉、净化工作台、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除湿设备、备用电源(发电机)、显微镜、磁DB61T××××-202×力搅拌机、酸度计等。发酵罐、高压灭菌锅和蒸汽锅炉等压力容器应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购买、安装、使用管理、定期检验、改造、修理等。4.5种源按照NY/T528中4.5的规定执行。5生产工艺5.1菌种分类菌种分为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固体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液体菌种分为摇瓶菌种(液体原种、液体二级种)和发酵罐菌种(液体栽培种、液体三级种)。5.2母种生产5. 2.1容器应符合NY/T528中4.7.1.2的规定。5. 2.2培养基的配制5. 2.2.1配方见附录A,所用原材料应符合NY/T528中4.7.2的规定。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为斜面试管,长度为试管的1514,管口保持干净。5. 2,2.2121灭菌30min。灭菌结束,降温至50°C60°C后,将分装试管摆放为斜面。5. 2.2.3随机抽取母种培养基总数的3%5%,置于28C35C恒温条件培养48h,无微生物长出,即为灭菌合格。5.2.3 接种按照NY/T528中4.7.7的规定对接种场地和工具严格消毒并接种。5.2.4 培养温度控制在18°C21,避光培养10d15d0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米白色、脑状新鲜子实体,即为有效母种。5.3原种、栽培种生产1. 3.1容器应符合NY/T528中4.7.1.3和4.7.1.4的规定。5. 3.2培养基的配制6. 3.2.1原种培养基配方见附录Bo所用原材料应符合NY/T528中4.7.2的规定。装料到袋(瓶)的1/2即可,121灭菌30min。7. 3.2.2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见附录Bo所用原材料应符合NY/T528中4.7.2的规定。装料到袋(瓶)的1/2即可,121C灭菌30min<,8. 3.3接种5.3.3.1原种袋(瓶)灭菌结束后,原种袋(瓶)降温至约20时,将母种转接至原种培养袋(瓶)中。接种场地、工具的消毒和接种,应符合NY/T528中4.7.7的规定。5.3.3.2栽培种袋(瓶)灭菌结束,原种袋(瓶)降温至约20C时,将原种转接至栽培种袋(瓶)口。接种场地、工具的消毒和接种,应符合NY/T528中4.7.7的规定。5.3.4培养5.3.4.1原种培养温度18C21C,避光培养28d35d。培养基表面形成米白色、脑状幼嫩子实体后即为有效菌种,可用于生产栽培种。5.3.4.2栽培种培养温度18°C21C,避光培养35d42d。培养基表面形成米白色、脑状幼嫩子实体后即为有效菌种。5. 3.5检查第7d9d、第15d17d、25d30d逐袋(瓶)检查,并及时剔除未萌发、已污染、吐黄水、不分化、生长不良的菌袋(瓶)。5.4摇瓶液体菌种、发酵罐液体菌种生产5.4.1工艺流程金耳的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见图U金耳母种图1金耳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图5.4.2摇瓶液体菌种5.4.2.1容器耐高温的玻璃三角瓶、棉塞(梳棉或化纤棉)或硅胶塞。5.4.2.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方法可参考附录C。所用原材料应符合NY/T528中4.7.2的规定。5.4.2.3接种和培养无菌操作取3mm5mm大小的有效母种组织块5块8块放进摇瓶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24h后,20转速150r/min震荡培养7d.5.4.2.4检查每日检查生长状态。摇瓶静置1min后,菌丝球体积占液体培养基总体积的4/5以上时,即可结DB61T××××-202×束培养。5.4.3发酵罐液体菌种5.4.3.1空气过滤器的检查与灭菌使用前应检查空气过滤器滤芯,要求无污物、无破损,外壳内外壁洁净。检查完后应121°C灭菌30mio5.4.3.2发醉罐检查与清洗检查发酵罐全部阀门和压力表。对罐体内、外和全部阀门用流水进行冲洗,不留死角。5.4.3.3空消发酵罐初次使用、出现染菌、长期放置、更换品种时,都要求121°C灭菌30mint>5.4.3.4培养基培养基配方可参考附录D。所用原材料应符合NY/T528中4.7.2的规定。5.4.3.5投料与定容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材料搅拌均匀,倒入或用泵抽入发酵罐中,加水定容至所需体积(罐体总容积的60%70%),拧紧上料口盖。5.4.3.6发醉罐实消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器内压力达到0.1Mpa0.12Mpa,培养基温度达到121124、保持时间60min-90min。灭菌结束将培养基降温至24°C28C。5.4.3.7接种利用火焰保护接种,把摇瓶液体菌种迅速投入罐

    注意事项

    本文(金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