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29283       资源大小:16.4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共包含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为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那么本课的重点即为诵读古诗,借助注释想象当时的人们过节的情景,并进行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学习左右结构中撇画的写法。2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诗中表达的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3 .利用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学习左右结构中撇画的写法。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诗中表达的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教学难点:利用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资源:PPt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孩子们,你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那就看图猜传统节日。(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2.从古至今,每个传统节日的诞生都有其动人的故事,美好的寓意,多样的风俗。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诗人墨客,为一个个传统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二.初读古诗学诵读1 .让我们一同走进一千年前的宋朝,看看那时候的新年。借助拼音读古诗,读准古诗的音。2 .指名朗读古诗,相机正音。3 .读古诗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听老师示范朗读。4 .师生合作朗读。三、借助注释展想象1再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人们在元日这一天要做些什么?2 .交流讨论,想象当时人们过春节的情景。(1)放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夜,年都要到人间来吃人,而这一夜,所有的人家都彻夜不眠。于是年三十夜,人们聚集在一起,点燃了一捆捆的青竹。冲天的火光和劈里啪啦的爆裂声,把年吓得抱着脑袋,逃回了天上。天亮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亲访友,连声说:恭喜恭喜!大家庆贺没有被年吃掉。果然,人们通过团结打败了凶猛的年,初一开始拜年,从此过年放鞭炮和拜年的习俗沿袭到了今天。(2)饮屠苏酒的习俗,来源于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现在过春节大人们欢聚在一起也会饮酒,联络感情,增加节日的气氛。(3)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上面也写有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桃木板上写下了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写完后,端详欣赏多日,然后命人将其挂在了寝宫之外。这便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见于史籍的春联。3 .小结:借助注释可以弄懂我们不理解的,就能想象出当时过春节的情景。(板书:想象)4 .读背古诗(1)正是这些多样的风俗,才使得春节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再读古诗,让我们感受元日那喜庆的气氛。(2)背诵古诗。四、诵读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孩子们,你们能借助拼音也来诵读另外两首古诗吗?自己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也可以自己诵读。2.检查诵读。五、学习生字1出示本课的12个生字,指名朗读。2 .这12个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特别多,共有9个。那么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比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矮)3 .今天我们着重来学习欲魂"牧这三个字,注意右侧撇画的穿插,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中撇画穿插有什么不一样。4 .学生描红、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 .反馈点评。板书设计:古诗三首诵读想象元日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