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文档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体会整理版.docx

    • 资源ID:628758       资源大小:18.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文档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体会整理版.docx

    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38例脾损伤患者的资料。结果:36例手术治疗,占94.7%;2例非手术治疗,占5.3%;2例死亡,占5.3%。结论:B超是诊断牌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在病情允许及有条件时应行CT检查。非手术治疗风险大,选择非手术治疗必须经CT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血液动力学、年龄、腹腔出血量、术者的经验和医疗环境等进行综合判断。关键词脾损伤;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227-02脾组织结构脆弱、血供丰富,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受到暴力打击时比其他脏器更容易破裂。外伤性碑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我院外科20042007年共收治脾损伤患者38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35例,女3例;年龄963岁,平均3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0例,摔伤3例,坠落伤3例,钝器击伤2例。胸腹部闭合性损伤28例,其中,单纯性脾损伤20例,脾损伤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6例,合并肝裂伤1例,合并小肠破裂1例;合并脑外伤2例;合并股骨骨折2例;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伤6例。伤后距就诊时间最短20min,最长5ho本组腹腔穿刺检查35例,阳性32例。本组全部行B超检查,B超确诊35例,CT确诊3例。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治疗2例。1.2 脾损伤类型本组采用简单实用的Ca1I4级分类。I级:被膜破裂;II级:浅的脾实质破裂;In级:牌实质破裂已涉及脾门或脾已部分离断;IV级:脾动静脉主干离断。手术组36例中I级8例,级9例,III级18例,IV级1例。非手术均经CT检查为I级。1.3 术中所见脾损伤及其术式术中见脾上极损伤24例,脾中极损伤7例,脾下极损伤5例。腹腔内积血最少50m1,最多3200m1o全脾切除术33例,单纯脾修补术2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1例。2结果36例手术治疗,占94.7%;2例非手术治疗,占5.3%;2例死亡,占5.3%,2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及严重创伤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34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4.7%o单纯性脾损伤者平均住院12d,有合并伤者平均住院30do34例得到随访312个月都能参加日常生产、生活劳动。3讨论3.1诊断脾损伤诊断依靠外伤史、伤后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本组无误诊病例。闭合性损伤患者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脾损伤:左下胸部肋骨骨折时,血压波动甚至出现低血容量休克;上腹部或左下胸损伤后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如病情较轻,较有意义的诊断检查方法包括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而获得早期诊断最简便的方法是腹腔诊断性穿刺,穿刺成功的关键是多次、多部位的反复穿刺1,本组腹腔穿刺阳性率为91.4%(32例)。B超检查简便可靠,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是首选方法,本组B超检查阳性率为92.1%o此外,本组中3例作了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CT除协助诊断外,更主要的是对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有重要意义。3.2治疗3.2.1手术治疗本组38例均急诊入院,入院时有明显休克症状者23例,全部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扩容、抗休克,并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经积极术前准备,初步控制休克后行急诊开腹脾切除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肝裂伤修补1例,小肠破裂修补1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2例,清创术3例;2例行脾裂伤修补术,1例行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2例行非手治疗,且治愈。众所周知,脾切除是治疗脾破裂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术中如果操作不当,仍有可能发生不能控制的大出血,甚至休克、死亡。术后可能发生腹腔大出血或膈下脓肿并发症。因此,在施行脾切除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切口选择要适当,关键是要达到良好暴露。正确处理脾周围的粘连是顺利施行脾切除的关键。在处理脾胃韧带时要防止胃短动、静脉撕裂,胃短动脉除双重结扎外,还要缝扎1次,以防滑脱。在处理脾蒂时要防止损伤胰尾,脾动、静脉分别采用“三钳法”处理。术区止血彻底是预防术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应放置2枚内径较大、质地较软的橡胶管进行引流,其侧孔不宜太多、太高,以防网膜组织堵塞及污染组织。一根放在牌窝的下方,稍离开胰尾、脾蒂血管处;另一根放在左膈下,其上端要在脾窝最高处。在左肋缘下腋前线分别截孔引出,截孔大小要适中,连接无菌引流袋,切忌引流袋过高,以免造成逆行感染。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可经常用手挤压引流管壁,当确实无新鲜血液引出后,可在2448h轻轻转动并逐步拔除引流管。本组无一例继发性腹腔感染。术后要常监测血小板计数,如果超过正常值可加用潘生丁或阿司匹林治疗,以防血栓形成。3.2.2非手术治疗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非手术治疗脾外伤作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共识。然而脾外伤破裂的转归除自行止血愈合外,其继续急性大量出血,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手术干预2。由于脾外伤后小量、缓慢出血或暂时止血后,血凝块脱落再出血而导致脾破裂延迟出血,临床判断困难,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本组1例非手术保脾治疗49h后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虽治愈出院,但仍未逃脱医患纠纷的厄运,因此,非手术治疗在基层医院风险较大,应持慎重态度。笔者体会在基层医院选择非手术保脾治疗,应掌握以下原则: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年龄越小越要保脾;上腹疼痛轻且可以耐受,而无或仅轻度局限的腹膜刺激症;血液动力学稳定;不需要输血者;腹腔穿刺阴性;CT提示I级牌损伤;无腹腔其他脏器合并伤者。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除严密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外,还要根据病情随时作B超、CT复查以及腹腔穿刺检查,同时积极作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患者及家属工作,争取最好配合,一旦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加重,应及时中转手术。综上所述,B超是脾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腹腔穿刺是获得早期诊断的简便方法。脾损伤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干预。而选择非手术治疗必须经CT对脾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血液动力、年龄、腹腔出血量的多少、术者的经验和本院的医疗环境等进行综合判断。总之,在基层医院选择非手术治疗脾损伤应持慎重态度。参考文献陈小春,张桂英,余小舫,等.外伤性脾破裂的诊判与治疗U1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16(3):200-201.任洪伟.脾外伤非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2000,8,(6):362-363.(收稿日期:2008-12-05)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文档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体会整理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