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华夏古韵——哀 郢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12215
资源大小:17.2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华夏古韵——哀 郢 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3哀郢教学目标1学会欣赏中国古乐器之美,并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楚辞作家。2.了解哀郢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了解关于古代乐器填的知识。教学重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乐器之美,并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楚辞作家。教学难点了解关于古代乐器填的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情境导入:播放古琴阳关三叠背景音乐新授课:作者简介: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殛、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作品简介:哀郢由龚国富作曲、赵良山演奏。乐曲截取古琴曲离骚中调性鲜明的乐句作基调,揉进如泣如诉的民间唱腔,表现出屈原在被流放途中,远离郢都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了远古时期混沌初开、曙光初现的人类童年时期那种最初的觉醒和困惑、敬畏和恐惧。乐书说:“填之为器,立秋之音也二填的音色幽深、悲凄、激趣导入,引入话题。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其魅力在于它的音色,质朴醇厚、高远疏阔,曲调忧伤哀婉、悲凉沧桑。它适合大漠、孤雁,空旷而寂寥;适合边关、冷月,凄清而茫远。所以有人说:坂,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填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一、何谓“楚辞”?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诗歌体裁,是绚烂斑斓的先民之歌。代表:屈、宋楚辞体-楚地物语声、神话传说、想象力、浪漫色彩、六言七言为主、“兮”字句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二、诗经与楚辞之比较同:中国文学的两个源头、两座巅峰异(关键词):中原文化、楚文化(水乡、巫风)民间与个人;现实与浪漫;孤立比兴与系统象征质朴、绚烂四言、六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器介绍:填: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陶制最为普遍,也有石制和骨制等。早期的填多用石头、骨头制作,后发展为陶制。填的起源与人类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市地位。结构:十孔填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式的主体。有一个吹孔、九个发音孔。主体上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种类:填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垠,还有葫芦填、握垠、鸳鸯填、子母填、牛头填、笔筒填等多种类型。作品分析:请同学们聆听乐曲的结束处,边听边思考:1音调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2 .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3 .演奏速度、力度是怎样的?4.节奏有什么特点?与主题旋律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总结:1这首乐曲是如何表现主题内容与情感的?(旋律发展手法、演奏速度与力度的选择、节奏型的设计、情感的逐步渲染等)2.填的音色适合表现哪种音乐意境?总结:此诗可分为五层。前二层为回忆,第三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四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第五层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板书设计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乐器介绍:作品分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