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心化验室基础理论题库.docx

    • 资源ID:603010       资源大小:281.77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心化验室基础理论题库.docx

    中心化验室基础理论题库一、填空题1 .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内壁不挂水珠。2 .用纯水洗涤玻璃仪器时,使其既干净又节约用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3 .玻璃仪器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干燥,常见的干燥方法有宜然膜王、吹干和烘王。4 .实验室常用的格酸洗液是用硫酸和重蛰酸锂配制而成,刚配制好的洗液应是红褐色,用久后变为绿鱼表示洗液已失效。5 .新的砂芯玻璃滤器使用前应以热的盐酸或铭酸洗液边抽滤变清洗,再用蒸储水洗净。可正置或倒置用水反复抽洗,在I1OC烘干,升温和冷却都要缓慢以防裂损。6 .为洗涤下列污垢,请选用合适的洗涤剂:(1)盛AgN溶液后产生的棕色污垢用嵇典。(2)盛KMno1溶液后产生的棕色污垢用H(O4+Na2C2O4,或H2C2O4。(3)盛FeCh溶液后产生的红棕色污垢用地1。<4)盛沸水后产生的白色污垢用g。7 .能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仪器主要包括湎定管、容量瓶、吸量管,使用前都要经过让量部门的检定。检定卡片应妥善保存,并进行登记、造册。8 .由于温度的变化可使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规定一个温度,即标准温度。国家标准将竺C规定为标准温度。9 .玻璃量器不得接触浓碱液和氢氟酸以及高温溶液。10 .玻璃量器一律不得加热,不能在烘箱中和火上干燥,可用无水乙醇涮洗后控干。11 .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试遍、选涤、转移、定容、搔匀。12 .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13 .移液管与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校亚。14 .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15 .容量瓶体积校正可分为绝对校正法和相对校正法两种方法。16 .天平、滴定管等计量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it量鉴定后才能使用。17 .固体化学试剂装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应盛在细口试剂瓶或滴瓶内。18 .用固体试剂时,一般用清洁干燥的药匙或镶子。19 .液体试剂的取用一般用滴萱、量简、量杯和移液管等,其中移液管主要用于液体试剂的定量取用。20 .用酒精灯或喷灯加热烧杯和烧瓶时,下部应垫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21 .在GB/T6682-2008分析化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三级水的PH值为5.0-7.5,电导率辿m(25°C).22 .马弗炉第一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再次使用,必须进行烘炉。23 .马弗炉常用于重量分析法中灼烧沉淀、测定灰分等工作。24 .马弗炉的炉膛与外壳间填充耐火砖、耐火土、石棉板等材料,塞得紧紧的,是为减少热量损失25 .干燥器最常用的干燥剂有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它们失效的标志分别是硅胶变粉(或红)和无水氯化钙结成硬块。26 .硅胶失效后应烘土处理,分子筛失效后应灼烧处理,使之恢复吸水性。27 .吸量管为量出式量器,外壁应标有&1字样;容量瓶为量入式量器,外壁应标有I11字样。28 .回流低沸点的物质用水冷凝管冷凝,回流高沸点的物质用空气冷凝管冷凝。29 .化学试剂规格按纯度和使用要求分为高纯、光谱纯、分光纯、基准、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30 .一种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构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造液。用来溶解别种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能被其溶解的物质叫磁。31 .水中的杂质一般分为殳类,分别为电解质、有机物、颗粒物质、微生物、溶解气体。32 .实验室用水可用卷1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方法制得。33 .离子交换法制取的纯水叫去离子水,该法制备的纯水纯度高,适用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34 .称量误差亦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5 .系统误差可分为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方法误差和操作误差。36 .准确度是试样的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符合程度;精密度是多次重复测定时,各测定值彼此之间符合程度。37 .精密度用傀差来表示,偏差大,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低。38 .有效数字是指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它是由准确数字加一位可疑值数字组成。39 .分析数据中的“0”有定位和有效数字两种作用。40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四舍六入五成双。41 .原始记录是化验室重要的保存资料,要求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本上,要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试条件、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采用法定计量单位。42 .一般实验室的稀酸溶液可用玻璃瓶盛装,浓碱溶液用塑料瓶盛装。AgNO,和I2溶液应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43 .标准溶液的制备按溶质性质分为直接配制法和标定法。44 .根据GB/T601的规定,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纯度不得低于分腌。45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它的符号是金符号是mo11.46 .用来分析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47 .为了加速溶解,可以采取研细溶质、搅动、振荡和加热溶液的方法。48 .采样公式表示为Q=Kd)式中Q表示为采取试样的最小质量,单位为kg;d为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单位为mm。49 .采样地点要有出入安全的通道,符合要求的照明、通风条件。50 .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使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51 .采样的过程应注意,不能引入杂质,应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引起物料变化。52 .固体样品的制备一般可分为破碎、过箍、混匀、维分四个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或多次重复操作,直至获得最终样品。53 .液体物料比较均匀,对于静止液体应在丕同部位取样,流动液体应在丕磔t回取样。54 .水样采集后应及时化验,保存时间越短,分析结果越可靠,所以水样的保存期限取决于水样的性质、测定项目的要求、保存条件而确定。55 .气体取样前必须用被测气体多次置换取样器。56 .在对易潮解、挥发、升华的试剂包装时要注意密封。57 .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包括采样、称样、试样分解、分析方法的选择、干扰物质的分离、分析测定和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58 .分析化学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含量和其他多种信息的一门科学。59 .化学分析方法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根据试样用量不同分为蜜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根据测定原理和使用仪器不同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按生产要求不同有可将分析工作分为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60 .化学计量点又称理论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按照即滴定反应方程式所示计量关系定量地完全反应。61 .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为跄土生内,湿度应保持在45-60机62 .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的相对值0.15%,两人共八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8)的相对值0.18%。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运算过程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报出结果取四位有效数字。63 .滴定管按其容积不同分为常量滴定管、半微量滴定管及微量滴定管64 .规范的滴定姿势应是操作者面处滴定管,站立或坐姿,左手转动活塞(或捏住玻璃珠),交手持锥形瓶。滴定时应精神集中,以免滴过终点。65 .正式滴定前,应将滴定液调至“0”刻度以上约0.5cm处,停留1-2min,以使附着在管上部内壁的溶液流下,每次滴定最好从零或接近于零的刻度开始。不要从中间开始。66 .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循的规则是:(1)初读终读都要等(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3)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初读、终读方法应一致。67 .滴定分析时,滴定管尖嘴插入锥形瓶1-2Cm处,滴定速度在每秒3滴,并朝同一-方向旋转,切不可成液柱流下。68 .有一碱液样品,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NaHCo或它们的混合物溶液,今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若以酚献为指示剂耗去HC1溶液V.m1,若取同样量的该碱液,用同一HCI滴定,但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HCI溶液丫2矶,试由V1和的关系判断碱液的组成:(1)当V尸V2时,组成是NaOH(2)当V2=2V时,组成是Na2CO3(3)当VVV2V2V时,组成是Na2CO3+NaOH(4)当V1O,V2>0时,组成是NaHCO3(5)当2V<V2时,组成是bC(<NaHCo369 .用已知准确浓度的盐酸溶液测定NaOH含量,以甲基橙为指示剂,HCI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该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的PH应为乙滴定终点的PH范围为3.14.4,此两者之差称为滴定误差,此误差称为止误差(正或负)。70 .在测定纯碱中N&C03含量时,滴定至终点前需加热煮沸2分钟,是为了逐出溶液中的C0”71 .今有某Na2CO3试样,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c(HzSOJ二AnIoI/1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耗去Bm1。Na2CO3的称样量为Wg,现已知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0gmo1,则W(Na2CO3)%二智产X1ooW72 .以HC1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H30,分别以酚酥和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HC1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甲和V酎表示,则它们的关系是VQV的。73 .各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幅度各不相同,大多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16T.8个PH单位。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突跃范围有大小,不仅与体系的性质有关,而且与酸碱溶液的浓度有关,酸碱浓度每增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就增加2个PH值单位。74 .碘量法常用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它与1分子间由于吸附作用成成有色物质而指示化学计量点。75 .直接碘量法是利用7作标准滴定溶液来直接滴定一些还原性物质的方法,反应只能在生性或弱盛性溶液中进行。76 .公差也称允差,是指某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若2次平行测定的数据之差在规定允差绝对值2倍以内,认为有效,如果测定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称为超差,就应重做。77 .间接碘量法分析过程中加入KI和少量HC1的目的是防止碘的挥发,加快反应速度,防止1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77,间接碘量法是利用碘离子的还原作用,与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游离碘,再用胆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求出被测物质含量。78 .COD重铭酸钾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一定量的重铭酸钾在银盐的催化作用下能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铭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镂标准溶液回滴。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79 .水中有机物的测量通常用化学耗氧量或有机碳测定仪测定其含量。80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含量,它与温度、压力、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有密切的关系。81 .标定KMnO1溶液时,用基准草酸钠作基准试剂,用自身指示剂作指示剂。82 .配位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简称金属指丞剂,它是一类有机染料,且兼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能在不同的PH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83 .EDTA是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配位滴定常用水溶性较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84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时,溶液的pH值应在pH=1213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硬度时,溶液的DH值应在PH=Io±0.1。85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可以通过加入掩蔽剂、返滴定等方法解决。86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与溶液中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沉淀的溶解平衡。87 .由一种难溶化合物转变为另一种难溶化合物,叫做沉淀的转化。88 .莫尔法分析氯离子时用胆通为标准滴定溶液,用K2CrO4为指示剂。指示剂的加入量控制在0.005-0.006mo11为宜,指示剂浓度过高使分析结果偏低,浓度过低使结果偏高。89 .在有N&存在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C1,其DH值适宜在6.5

    注意事项

    本文(中心化验室基础理论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