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里海蓄滞洪区运用预案.docx
2023年宁河区七里海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宁河区水务局二O二三年四月一、总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目标11.3 编制原则21.4 适用范围21.5 编制和审批2二、蓄滞洪区概况32.1 自然地理特征32.2 社会经济状况42.3 蓄滞洪特征指标52.4 洪水风险52.5 防洪工程62.6 安全设施情况8三、组织与保除93.1 蓄滞洪区指挥机构93.2 抢险救生与物资保障133.3 生活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3.4 治安与交通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3.5 医疗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3.6 宣传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预警与Wft174.1 预案启动与结束174.2 预警级别划分174.3 预警响应174.4 预警、警报发布的机构、发布方式184.5 蓄滞洪区警报解除的发布时机、方式19五、人员转移安置205.1 安全避洪任务205.2 就地安置205.3 转移安置20六、工程调度与运用216.1 调度方案216.3 工程防守与应急抢险23七、人员睡与善后257.1 返迁257.2 善后25八、疫情防疫26一、总则依据国家和市有关法律、法规,为确保蓄滞洪区运用的统一指挥调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导则(S1488-2010)、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大纲要求,结合我区蓄滞洪区实际情况,编制完成2023年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蓄滞洪区运用预案。7.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海河流域防洪规划(3)北三河系防洪规划(4)北三河洪水调度方案(5)天津市设计洪水、中小洪水调度方案(6)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7)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导则(8)天津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9)天津市水利工程资料汇编(10)天津市蓄滞洪区不同蓄滞洪水位下面积蓄量及淹没面积损失研究7.4 编制目标(1)全面准确掌握七里海蓄滞洪区基本情况。(2)保证蓄滞洪区群众及时安全转移及安置。(3)保证七里海蓄滞洪区安全运用。(4)保证抢险救生、救灾工作有序进行。7.5 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强化防汛责任制,充分发挥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蓄滞洪区运用的统一指挥、调度。(3)明确蓄滞洪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4)突出运用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障蓄滞洪区及时有效运用。7.6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天津市七里海蓄滞洪区宁河区所辖范围。7.7 编制和审批本预案由天津市宁河区防汛机构负责编制,并按照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经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审批后的运用预案由区防汛指挥机构报天津市水务局审核汇总。二、蓄滞洪区概况2.1 自然地理特征2.1.1 地理位置七里海蓄滞洪区位于永定新河左岸、潮白新河右岸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处天津市宁河区、滨海新区,主要任务是分泄永定新河的洪水。原七里海蓄滞洪区北边界是津榆公路和青龙湾故道右堤,东边界为潮白新河右堤,西和南边界为永定新河左堤;围堤全长66.9km,占地总面积214.6kr2,设计水位以下淹没面积192kn?。因未来科技城的建设,2014年、2016年分别对七里海蓄滞洪区进行了调整,将未来科技城范围调出蓄滞洪区。调整后七里海蓄滞洪区仍然以津榆公路和青龙湾故道右堤为北边界,潮白新河右堤为东边界,但西和南边界需要在未来科技城新建外围堤,蓄滞洪区总面积为94.7km2o2.1.2 水系概况七里海蓄滞洪区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的临时蓄滞洪区。永定河系总流域面积47016k其中官厅以上(山区)流域面积43480km2,官厅至三家店区间(山前平原)为1583km2,三家店以下(平原)面积1953km2,山区面积占全河系面积的95.8%o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洋河两大支流,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经大同、阳原盆地进入石匣里山峡;洋河上游分东、西、南三源,于柴沟堡汇流后称洋河。桑干河、洋河在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注入官厅水库。在库区纳妫水河,经官厅山峡,于三家店进入平原。三家店以下中下游河道分为四段: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卢沟桥至梁各庄段、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永定河流域经多年治理,山区兴建了大型水库3座(官厅、册田、友谊),中型水库19座,小型水库528座,总库容56.59亿m3,其中防洪库容35.19亿m3,对三家店以下中下游堤防进行了多次整修,兴建主要枢纽3处,整治蓄滞洪区2处,开挖了永定新河,扩大了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永定河系已初步形成了以官厅水库为控制枢纽的防洪体系。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村镇人口七里海蓄滞洪区宁河境内涉及造甲、潘庄、淮淀3个镇的12个自然村,共66367人,其中北淮淀镇涉及南、北淮淀2个村,24812人。造甲镇涉及造甲城村、东小王台村、西小王台村、大王台村、冯台村以及付台村6个村,24812人;潘庄镇涉及潘庄村、西塘坨村、东塘坨村及小南村4个村,16743人。222社会经济七里海蓄滞洪区宁河境内涉及耕地面积4.6575万亩,粮食年产量71815kg,渔年产量1434.8万kg,牲畜82只,农业生产总值44734.9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4000万元,人均5.26万元。2.2.3 重要设施七里海蓄滞洪区涉及七里海大道、海清公路及武宁路3条重要公路,道路长度分别为14.5km、Iokm及IOknb涉及津宁高速桥和潘庄桥2座重要桥梁。2.3 蓄滞洪特征指标2.3.1 七里海蓄滞洪区作用七里海蓄滞洪区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的临时蓄滞洪区。2.3.2 特征指标七里海蓄滞洪区仍然分为A、B、C三个滞洪区,其中,七里海湿地核心区为滞洪区A区,面积378k设计滞洪水位3.5m(黄海56高程,下同,特别标注除外),滞洪水量为0.62亿B区利用平行于潮白新河右堤西侧约2.0km宽的区域作为西边界(即湿地实验区的西边界),南到永定新河左堤,东为潮白新河右堤,面积34.3km2,设计滞洪水位3.5m,滞洪水量为0.63亿r3;设计C区作为超标准洪水的滞洪区保留区,面积为22.6km2,设计滞洪水位3.5m,滞洪水量为0.22r3,三区总滞洪水量为1.47亿m3o2.4 洪水风险根据天津市洪水风险区划成果编制报告及宁河区水旱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大纲成果,超标准洪水运用的七里海蓄滞洪区属于低风险区。2.5 防洪工程2.5.1 围堤隔堤情况七里海北边界是津榆公路和青龙湾故道右堤,西和南边界为永定新河左堤,东南围堤为而因未来科技城建设,需要新建的围堤约16km,尚未建设。2.5.2 进退洪设施情况(1)进洪工程根据调度安排当永定新河32+000处水位达到4.18m(黄海),且水量继续增大时,扒开永定新河左堤32+000位置分洪堰(宽20Om)上覆土向七里海滞洪区分洪(设计分洪流量200立方米/秒),向西七里海分洪。但分洪堰尚未实施,故当永定新河32÷000处水位达到4.18m(黄海高程),且继续上涨时,由天津警备区组织驻津部队实施爆破进洪。为减少滞洪损失,视水情变化,采取分区依次分洪的运用原则。为减少滞洪损失,分洪采取分区依次运用的方法,先向A区分洪,当A区滞洪水位达到3.5m时破七里海大道新建的A-B区分洪涵洞,向B区分洪。当B区滞洪水位达到3.5m时,临时扒口由A区向C区分洪,C区仍作为蓄滞洪区的保留区。(2)进洪方式永定新河左堤桩号32+000处,口门宽200m,深约2.5m,总土方量2.1万n?。口门破除方式由天津警备区组织驻津部队实施爆破进洪,宁河区组织机械配合。分区隔场中口门采用临时扒口方式,以机械挖掘方式为主,必要时实施爆破。机械挖掘方式破除任务由宁河区水务局河道所负责技术指导,宁河区造甲镇政府负责组织机械挖掘。机械挖掘方案具体如下:队伍来源及人员:造甲镇政府,抢险人员300名,抢险技术指导3名。物资设备数量及来源:挖掘机4台、推土机6台、运输车6部均由宁河区防指提供。物资及设备运达指定地点需40分钟。行动路线:参加机械挖掘人员在造甲镇政府门口集合,沿七里海大道到达永定新河左堤32+000分洪口处,需20分钟。机械挖掘方法:利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由中间向两边挖掘,运输车配合运土至分洪口门两侧,需24小时。(2)退洪工程宁河区水务局按照区防指命令负责提淮淀闸退洪。设计退洪水位4.5m,退洪设计流量200m3s°同时采用临时扒口形式向永定新河退水。2.5.3 穿堤建筑物情况七里海蓄滞洪区内主要的穿堤建筑物15个,分别为8座扬水站、7座水闸,涉及的泵站、涵闸具体参数见附表32。254防洪工程存在问题七里海蓄滞洪区属于临时滞洪区,为永定河系超标准洪水启用,相对启用几率较少,因此蓄滞洪区整体规划及安全建设工程规划相对滞后。尤其是未来科技城建设,对七里海蓄滞洪区进行了调整,但调整后需要新建的东围堤、分区围堤以及分洪口门工程均未建设,尤其是东围堤尚未建设,对防洪产生严重影响,亟待建设。2.6 安全设施情况2.6.1 安全设施现状。宁河区无任何避水房及安全楼等安全设施。262转移安置设施状况西七里海蓄滞洪区在宁河区境内修建撤退道路3条,共计45.5kmo2.6.3 安全设施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撤退路坑洼不平,路况较差,如宁河区造甲镇南5村通往津芦南线的道路破烂不堪,群众转移困难。二是区内尚无批复的安全建设规划。三、组织与保障3.1 蓄滞洪区指挥机构3.1.1 指挥机构西七里海分洪区界内有宁河区和滨海新区两个区级指挥机构。宁河区:成立西七里海蓄滞洪区运用临时指挥部,办公地点设在造甲镇政府(宁河区复核机构组成)。总指挥:宁河区区长成员:造甲镇镇长潘庄镇镇长淮淀镇镇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区水务局副局长区气象局副局长区交通局副局长区商务局副局长区教育局副局长区国动办副主任区卫健委副局长区人武部分管领导公安宁河分局副局长区消防救援支队分管领导区融媒体中心分管领导联通宁河分公司副总经理移动宁河分公司安全部经理电信宁河分公司总经理3.1.2 责任分工蓄滞洪区防汛临时指挥机构职责:负责蓄滞洪区运用的预警、警报发布和宣传工作。全面负责蓄滞洪区内居民转移安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保证蓄滞洪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发生大型洪水时,按照市级部门安排布署,做好蓄滞洪区进退洪闸的操作、进退洪口门的扒口、爆破等指挥、协调工作,并派出专家组,督查、指导有关街镇做好七里海蓄滞洪区扒口、分洪有关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开展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和安全设施的巡查、防守、抢险及人员救生的组织工作。负责保障蓄滞洪区内运用的应急通信工作,保证市防指、各街镇保持联络通畅。建立与其他支援单位的通信联络。负责防汛物资的调拨和运输工作。负责蓄滞洪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筹集和发放、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区、镇、村三级和行政、预警、转移、巡查四类责任制,明确各责任人名单。具体名单见附表7。信息发布组主要构成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为组长,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融媒体中心分管防汛的负责人为成员。职责:负责蓄滞洪区运用的预警预报发布和传递任务,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转移安置组主要构成以区应急管理局局长为组长区水务局、区商务局、区教育局、公安宁河分局、区卫健委、区交通局、各街镇政府分管防汛的负责人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