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 资源ID:5841       资源大小:671.21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稿)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00四年三月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第二章 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第三章 工艺设计要求第四章 项目总体规划第五章 建筑设计方案选择第六章 安全防范系统第七章 多媒体信息网络及展示系统第八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第九章 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第十章 节能节水措施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估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五章 财务与社会评价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1.1.2 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为成都博物院及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组成筹建班子。成都博物院是经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组建的成都市文化局直属事业单位,由成都博物馆、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成都考古研究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成都十二桥古蜀遗址博物馆整合组建,具体承办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的建设。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建成后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令、条例和规定;实施博物馆发展规划和计划对遗址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承担文物调查、考古发掘、考古研究和文物标本收藏、研究、宣传、保护及资料管理工作;开展与省内外、国内外文博科研单位学术研究与交流。1.1.3 项目建设背景金沙遗址是2001年2月中房集团成都总公司在修建金沙村蜀风花园大街下水道工程时,进行土方挖掘中发现并由市文化局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和保护的。该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部偏北的磨底河畔,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发掘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这一重大成果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和具体指导意见,致使遗址发掘保护工作得以迅速展开。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对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分期和重要分布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挖掘现场已加以保护,建设了围墙,设立了保安系统,挖掘坑上部搭建了简易大棚。截至20XX年12月31日,初步收集的5808件文物,已全部清理并采取简单保护措施,其中含金器、铜器、象牙、玉器、陶器等九个类别。目前挖掘工作仍在进行,预计该遗址可出土文物总数约有11600多件。随着挖掘保护工作的深入,国家文物局于20XX年2月,以文物保函<20XX>59号文对金沙遗址保护方案实施意见进行了函复,明确指出:“金沙遗址应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认真保护”,并落实基础保护工作。同年9月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评估。会上专家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出土玉器最多的一处遗存;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商周时期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与祭祀有关的遗存;已具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建议向国家文物局推荐。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又组织专家对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证,并将该遗址列为四川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XX年12月,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进行了遗址保护的总体规划。20XX年,还委托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编制了金沙遗址公园绿化设计方案。目前,项目筹建单位已着手金沙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准备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已经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成计社会20XX1号)批复,为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程,我公司受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委托,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1.1.4 项目概况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青羊区金沙村,规划占地面积约456亩(含代征地),其中绿化面积占地约80%以上。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金沙遗址挖掘展棚、文物陈列展厅、库房、文物保护科技用房、行政管理、建筑设备机房、相关配套服务用房及文物保护区内绿化、文化景观、灯光照明等园林环境建设。建筑总规模44600平方米。总投资16262万元,资金来源为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筹集资金12000万元,成都博物院投入文物保护资金1000万元,募集社会捐助及申请上级补助3262万元。工程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20XX年2月项目正式启动,至20XX年底,主要完成遗址重点保护区内挖掘展棚及部分游人服务设施的建设,争取在年底对公众开放;第二步,进行文物展厅、库房、文物科研用房及一般保护区环境等工程建设,20XX年底工程全部完成,争取20XX年初投入使用。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工程完成后,预测观众人数为 30万人次/年。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员工正式编制60 人(不含保安及临时服务人员)。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大地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四川省及成都市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1.1.5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1)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成计社会20XX1号)及项目建议书(2)文化部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国家文物局20XX年2月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和成都商业街古蜀船棺合葬墓保护方案实施意见的意见函(文物保函20XX59号)(4)20XX年9月16日四川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报告及专家组关于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估意见(5)20XX年11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论证意见(6)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金沙遗址工作简报及汇报材料等(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及防护级别的规定。(8)20XX年12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的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保护总体规划(9)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编制的金沙遗址公园绿化设计方案(10)20XX年8月21日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成都博物院的通知(1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XX年12月31日编制的成都金沙遗址已出土文物统计及预计文物总数预测表(12)成都金沙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及全国十大发现申报材料(13)国内外部分博物馆的资料及全国博物馆统计资料1.1.6 编制范围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1)项目建设必要性的研究;(2)场址选择、市政配套设施及规划设计方案;(3)博物馆功能定位、藏品库和展陈厅工艺设计及文物保护要求;(4)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智能化管理;(5)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6)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7)投资估算、建设进度及资金筹措;(8)相关问题及建议。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再一次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再一次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对贯彻“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事业,弘扬民族精神,作了具体布署。“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从而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渊源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凝聚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随着知识价值、文化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日益凸现,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将日渐增强,从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自1905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者张謇自费创建中国第一座近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始,至1949年,我国仅有21座博物馆。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分重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付巨额款项发展博物馆事业。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筹办了一批全国反映地方自然、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面貌的地志博物馆。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博物馆的总数已达到72座。除青海、西藏外,省级博物馆大体已建立,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博物馆集中于少数城市的不平衡局面。50年代后期在北京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自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迎来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一批不同类别的博物馆相继在各地建立,如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除了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外,许多文物展示更注重与遗址发掘场景的结合,使其各具特色,丰富了文物展示的品类,再现了发展历史所处的场景环境,给人们以继往开来的启迪,显示了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类博物馆在收集保存文物资料标本、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增长数量比较表(1949-2000年)金沙遗址文物再现了古蜀国的历史、提供了探索中华文化重要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国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也是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确定的。本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对于已发现的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金沙遗址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对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1.2.2 是落实文化事业“十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国是文明古国和文物大国,为更好的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目前已建立了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和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法规方面有了“文物保护法”;文物单位也有不少列入联合国和国务院批准的文物重点保护名单,至1999年已有21处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单。国务院批准了三批共99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准了四批共75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五”期间,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贯彻“三个代表”精神,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抢救和保护,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我国文化事业“十五”规划对策和目标中提出:“十五”期间要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努力保护文化资源。还提出在文物博物馆事业方面,由国务院新公布400-50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

    注意事项

    本文(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