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某商用建筑的空调设计说明书.docx
摘要该设计为合肥某商用建筑的空调设计。该建筑位于合肥市,建筑总层数12层,层高3.9m,建筑总高度46.8m,总建筑面积11727rr?。本次设计目的是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本工程实际,设计出合适的空调系统,以满足房间人员的舒适性要求。主要内容有:系统形式的选择、冷负荷计算、房间风量的计算和风管设计计算、房间气流组织计算、水系统设计及相应的水力计算;设备选型和布置等。在本次设计上侧重于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并且暂不考虑冬季制热问题。根据房间的功能和设计要求,1至3层为商场、餐厅等大空间人员集中区域,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4至12层为酒店客房区域,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关键词:负荷计算;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水力计算;设备选型AbstractThemaincontentofthegraduationprojectisthecentra1air-conditioningdesignengineeringofa12-storeycommercia1bui1ding.Thebui1dingis1ocatedinHefei,Anhuiprovincestota1of121ayers,f1oorhight3.9m,atota1heightof46.8m,thetota1constructionareaof11727H.Thepurposeofthisprojectisbasedonthebasictheoryandprofessiona1know1edge,combinedwiththeengineering,todesignappropriateair-conditioningsystemthata11owspeop1eacomfortab1eairenvironment.Themaincontentsare:theoptionofsystemform,thecoo1ing1oadca1cu1ation,theca1cu1ationofroomairf1owandwinddesignca1cu1ation,ca1cu1ationofroomairdistribution,watersystemdesignandhydrau1icca1cu1ationofthecorresponding,suchasequipmentse1ectionand1ayout.Inthis,Ifbcusemymostenergyonthedesignofcentra1air-conditioningsystemandtake1itt1eattentionontheissueofwinterheating.Accordingtotheroomfunctionanddesigningrequirements,thisProjeCtuseFancoi1andIndependentfreshairSysteminhote1rooms,andA11-airsystemfrom1to3f1oorwhichcontains1otsofpeop1ewithhugespaceKeywords:1oadca1cu1ation;Fancoi1;Independentfreshairsystem;hydrau1icca1cu1ation;Equipmentse1ection目录摘要I目录III第一章绪论6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始资料62.1 设计依据32.1.2 室外气象参数(合肥)32.1.3 室内设计参数32.1.4 设计依据4第三章空调系统负荷计算43.1 冷负荷计算43.1.1 建筑冷负荷计算基本公式43.1.2 建筑冷负荷计算结果73.2 热负荷计算73.3 湿负荷计算8第四章空调系统方案选择154.1 空调系统的分类154.1.1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164.1.2 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种类不同分类164.1.3 按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不同分类164.2 空调系统方式的比较174.3 风系统设计原则174.3.1 采用全空气空调方式送风系统的划分174.3.2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新风系统的划分184.3.3 风系统划分区域不宜过大184.3.4 送风系统应设置风量调节装置184.4 新风处理方案的种类184.4.1 渗入新风和排风194.4.2 墙洞引进新风194.4.3 由内部区空调系统兼供周边区新风194.4.4 独立新风系统194.5 空调方案的确定204.6 全年运行调节22第五章空气处理机组计算及选型245.1 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245.1.1 目前风机盘管选型中常见的问题245.1.2 目前风机盘管选型中常见的问题265.1.3 风机盘管的计算265.1.4 风机盘管机组的调节275.2 新风机组的选型28第六章气流组织计算306.1 气流组织的形式306.2 气流组织基本要求316.2.1 舒适性空调气流组织要求:316.3 风口型式的确定316.3.1 送风方式及送风口的选型316.3.2 常见的典型送风口型式326.4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33第七章风管水力计算377.1 风管布置原则377.2 水力计算38第八章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88.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488.2 冷冻水系统498.2.1 冷冻水系统的形式498.3.2水力计算508.2 冷却水系统598.3 凝结水管路系统60第九章机房设备选型629.1 制冷机组的选型629.2 冷却塔的选型639.3 冷冻水泵的选型649.4 冷却水泵的选型659.4.1. 水泵流量的确定659.5 系统定压方式679.6 水泵配管布置67第十章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措施6910.1 空调系统的消声6910.2 空调系统的减振70第十一章管道的保温和防腐措施7211.1 管道的保温7211.2 管道的防腐73结论74参考文献75致谢76第一章绪论一、工程概况该设计为合肥某商业建筑的空调设计。该建筑位于合肥市,建筑总层数12层,层高3.9m,建筑总高度46.8m,总建筑面积11727本次工程主要考虑为大厦配备夏季空调系统。本商业建筑一至三层主要为商场、咖啡厅、中餐厅、西餐厅还有餐厅包间等区域,四至十二层为酒店客房区域。除了走道、楼梯和电梯房,其他区域均设计夏季供冷。一至三层使用一条冷冻水立管供水,四至十二层使用另一条冷冻水管供水。在建筑物外设置机房,由两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备冷冻水。围护结构:(1)玻璃幕墙:非隔热全金属框1OW-E玻璃6mmK=4.50W(HK)屋顶:浇钢筋混凝土保温屋面,上面覆盖灰蓝色波形瓦,K=O.49W(MK),延时时间=10.1h,=0.37,放热衰减度vf=2.0;窗:非隔热金属框透明中空玻璃6+12A+6,K=4.000W(rK)(4)墙体:30Omm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K=O.54W(MK),延时时间10.8h,=0.2;(5)门双层玻璃门,K=2.500(HK)木(塑料)框夹板门和蜂窝夹板门,K=2.500(rr?K);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7)每个房间人数已确定;照明、设备: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进行计算。二、方案确定该商业建筑一至三层为商场、西餐厅、咖啡厅等大空间人员密度较大的区域,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度,满足对室内余湿处理的能力,同时兼顾室内新风量的要求,一至三层的大空间区域皆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空气处理机组放置于各层的机房中,综合考虑房间用途和机房分布情况合理分区。三楼餐室及四至十二层酒店客房区域对单个房间的风量和温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且酒店客房区域人员密度小,新风量和湿负荷都很小,所以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布置在门廊上方的吊顶内,通过送风百叶和新风管一同向室内送风。新风机从新风井或就近的外墙取新风。三、设计内容1、风系统通过已计算的热湿负荷绘制熔湿图求得各房间的送风量,根据送风量、房间气流组织和房间布局合理布置室内风管,使得送风量均匀,且风速合理。在布置好风管后,通过风管水力计算调整管径,尽量使各管段阻力平衡,不平衡出应添加阀门。2、水系统根据已选设备冷量和供回水温差求得冷水流量,在各层布置好冷冻水供回水管道后,再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调整管径并添加阀门,把不平衡率控制在15%以内。并根据冷水流量和压降合理选择水泵。3、机房根据建筑物总冷负荷的要求合理选择冷水机组,根据冷冻水管路最不利环路总压降和系统流量选择冷冻水泵,根据机组冷却水量选择冷却塔,再根据冷却水系统最不利环路阻力和冷却水量选择冷却水泵。并用管道连接好机房内的设备,做到布置合理,方便人员操作,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始资料2.1 设计依据2.1.2 室外气象参数(合肥)所在地区:合肥(北纬32。,东经117.23。);大气压力:冬季102.23KPa,夏季99.86KPa;室外平均风速:冬季3.5ms,夏季2.8ms,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3.5m/s;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空调-7°C,夏季空调35;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空调28.2;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最冷月平均75%,夏季最热月平均81%。2.1.3 室内设计参数咖啡厅、西餐厅、门厅1、门厅2、门厅3、餐厅、餐室、:25,60%o办公室、客房:25,65%2.1.4 设计依据本工程根据提供的设计图纸,并依据暖通现行国家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4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 .设计任务书。第三章空调系统负荷计算3.1 冷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方法:一种为谐波反应法工程简化计算方法,一为冷负荷系数法;本次设计采用谐波反应法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空调冷负荷。(1)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形成的冷负荷;(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3)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4)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由于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故不需要考虑由于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从空气调节附录2-9查得,内墙的放热衰减度为2.0;楼板的放热衰减度为1.521.8之间,查表2-8可知该房间类型属于重型。3.1.1建筑冷负荷计算基本公式(1)外墙与屋顶的传热负荷:公式(31)C1Q=KFtT_e式中:C1Qr冷负荷,W;K传热系数,W/m2K;F面积,m2;Z负荷温差。(2)内围护结构的传热负荷:内墙、楼板、顶棚和地面形成的冷负荷,可概略按下式计算:Q=KF(m公式(32)式中:。稳定热负荷,W;%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n室内空调计算温度,;ZIS考虑太阳辐射热等因素的附加空气温升,,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临室为非空调房间的内墙楼板Ah可取0-2C。(3)外窗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Qct=KF公式(3-3)式中:乙一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o(4)外窗日射得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