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班组7S管理.docx
一、总述1、目的:为了有效推进7S,改善现场秩序,促进目视管理,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并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2、责任:本7S推行手册由总经理办公室全权代表推行委员会负责编写,一切修订、解释和发行之权利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本手册中较为详实地介绍了7S的定义、目的、效用、推行步骤、推行要领及其意义,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热忱希望各部门和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努力执行,如有任何进一步事项,请及时与总经理办公室联络。3、要求事项:领会为先,身体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促进7S活动按“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转变,为公司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认识7S1、什么是7S7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1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节约(SAVe)、安全(safe)七个项目。前面五个项目因其罗马语发音均以“s”开头,所以称为tt5S,j;后面两个项目是另加上去的,其英文字母也是以“S”开头的,因而与前面的5S一起,简称为7S。2、7S的作用没有实施7S的现场,触目可及的就是脏、乱、差。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会形成污黑的一层;物料与箱子直接放在地上;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好不容易购置的新式设备也未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比成了不良机械;要使用的工具到处乱放,要用的时候找不到,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松垮、将就和浮躁的做事;虽然有制度和规定事项,但也只在起初几天遵守而已,过不了多久仍就回“差不多就行了”。而要改变这种面貌,实施“7S”是最简洁和有效的方法。三、7S的内容与目的1、整理定义:区分物品的必要和不必要性,把不必要的按规定清理掉。目的:腾出空间,提高利用率。2、整顿定义:必要的东西依据三定原则(定品、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目的:消除寻找的空间,杜绝浪费时间。3、清扫定义: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及其污染源,做到随时清扫。目的:消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亮丽。4、清洁定义:保持上面的3S的做法,并制度化,规范化。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持之以恒。5、素养定义:人人依规定自觉行事,从心态上养成良好习惯。目的:提高人员素质,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6、节约定义:优化、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消除铺张浪费。目的:降低损耗,节约成本。7、安全定义:机器、设备稳定可靠,保养健全,按规定操作。目的:消灭各种事故及其隐患。四、7S的效用1、7S是最佳推销员(1)被顾客称赞为干净的车间时,顾客便乐意下订单;(2)由于口碑相传,会有很多同行来参观学习;(3)清洁明朗的环境会促使大家享受工作,关爱公司。2、7S是节约家(1)降低很多不必要的事务、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2)降低内耗,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3)7S是现场的守护神,确保秩序正常,交货不会延迟。3、7S对安全有保障(1)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现场,能使物流状态一目了然;(2)遵守物品放置规则,减少意外事件发生;(3)通道明确,不会因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次序顺畅。4、7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1)大家都正确的按照规定事项去执行任务;(2)建立全能工作的机制,使任何员工进入现场即可展开作业;(3)程序稳定,品质有保证,成本持续降低。5、7S可形成令人满意的现场(1)人人拥有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增加了满意度;(2)员工动手做改善,有自律作用,可激发创意;(3)能促成现场全体人员的改善氛围。五、推行步骤一、计划阶段1、提高对7S的认识,要求从公司领导到一线员工开展7S的学习活动(学习资料参考7S推行手册),部门领导每周应自行组织部门员工学习一次,项目部要组织员工一周至少学习两次,学完后要书写学习记录,明确写明(1自己对7S的认识;2对7S我怎么行动,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2、制定计划推进进度表,保障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3、制定分组、分步骤实施小组,保证跟进计划4、做好责任区域划分二、成立7S委员会1 职责1. 1制定7S推进目标方针1.2组织对员工培训、宣传活动1. 3制定7S推进办法和奖惩措施1 .4检查7S的异常问题,抽查推行情况2 .5组织全公司7S活动的开展2、机构组成主任:推进委员:稽查委员:执行委员:三、推进阶段1、进行宣传活动培训。2、把7S的学习活动落实到实践中,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7S的理解。3、整理作战(找出不要的东西、红牌作战、废弃物登记整理、成果统计)4、整顿作战(定位、标示、划线、全面目视管理)。在此阶段把所有定置物品落实到人5、推进后续阶段活动四、考评阶段1、建立日考评小组2、进行月度综合考评3、对考评结果进行说明4、奖优罚劣并贯彻执行五、持续推动工作,按PDCA循环模式不断推进工作,让7S长期得到贯彻执行。六、7S推行的要领1、整理的推行要领(1)所在的工作场所(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2)自己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并参照执行;(3)清除不需要物品;(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5)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6)每日检查结果,自我检讨。因为整理不善而发生的问题通常主要有:a凌乱的物品造成空间浪费;b需要多使用棚架或柜橱C.物料或产品混淆或污染而无法有效使用;d.工作场所处变得狭小,不利于操作;e.不要的东西也要管理造成人工浪费。2、整顿的推行要领(1)确认前一步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果;(2)再规划生产流程,确保整顿量最小;(3)了解物性,掌握放置方法;(4)画线、标尺、定位;(5)实现帐、物、卡三清。整顿的推行重点主要是:a.整顿面向全体人员;b要站在新人或其他部门人员的角度来看待整顿的效果,可以快捷地找到物品,而不是想一想,看一看或者去寻找;c.关注摆放物品的习惯,形成层次化和渠道化;d确保人员在使用后要能方便地恢复到原位,否则,会受到惩罚。3、清扫的推行要领(1)划分清扫责任区,包括室内外;(2)执行三个清扫,即:随手清扫、习惯清扫和例行扫除;(3)查处污染源,想办法杜绝;(4)建立清扫制度,坚持贯彻执行。清扫就是使现场呈现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保证被取出的东西成为能被正常使用状态才行,而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尤其在强调高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今天,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而造成产品不良。我们应该认识到清扫并不仅仅是搞卫生,而是制程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扫是要用心来做的。4、清洁的推行要领(1)关注前面3S的工作;(2)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标准;(3)强化稽核与评比的方法,并推敲适用性;(4)制订奖惩制度,严格执行;(5)通过培训、教育维持人员的7S意识;(6)管理者经常带头执行,巡查,以身作则。7S一旦开始,便不可以半途而废,必须坚持到底。另外,不能搞虚假的表象,否则,就会变成一种负担。5、素养的推行要领(1)强调人员的自觉意识,培养良好习惯;(2)让规章制度深入人心;(3)开展各种精神和素质的提升活动,如早会,礼貌运动等。素养就是让大家能养成遵守规定的事的习惯,7S本来是以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为基础的,然后变执行制度为习惯,变习惯成自然,尽而提高人员素质。6、节约和安全的推行要领(1)节约是一种态度,就是要让人员像使用自己的物品那样去工作;(2)安全是前提,要让人员遵章守纪,做到使用自己、他人和公司三不伤害。七、要掌握的重要推行工具1、目视管理目视管理是一种眼睛看得到的、透明的管理方式,它倡导自主管理,主要途径通过现场的各种标示、标志和看板发挥管理作用。2、运用看板看板是各种标示的载体,目视管理通过看板而发挥管理作用,并产生结果。看板不止是一块板而已,而是一个形象的“显示器,3、检查表,可以理解成7S的标准4、检查纲要(1)有没有不明用途或不明性质之物;(2)有没有“百宝箱”(即断码品储备箱);(3)空的容器、纸箱等是否处在一个有效的等待过程中;(4)有没有不要之物;(5)输送带下面、物料架底下有没有放置杂物;(6)现场有没有乱放的私人物品;(7)通道是否畅通,有没有临时物品阻碍;(8)消防设施安置合理吗?周围是否有物品阻挡;(9)码堆的物品是否符合规范,有无变形、受损;(10)看板是否实用、美观、内容符合标准和事实吗?(11)工具、治工具等是否放在指定位置;(12)现场的流程顺畅吗?有无生产不平衡现象;(13)是不是消除了所有卫生死角;(14)架子及保管箱内之物,是否按照所标示状态放置;(15)危险品是否明确标示,有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吗;(16)作业工位上是否有零乱的物料;(17)同样的物料是否被放置在几个不同的地方;(18)作业员的周围是否放有超过必要范围的物品、工具和物料等;(19)现场的整体布局是否有利于产品生产。八、物品“要”与“不要”的区分示例1、十八类“要”的物品(1)可维修的设备、机器或电气装置;(2)机器的附属设备(滑台、工作台、料架);(3)拉车、推车、周转箱;(4)正常使用中的工具、夹具;(5)工作用的椅子、板凳和台面;(6)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7)材料、半成品、中间品、辅助品、成品;(8)有利用价值的边角料;(9)木板、塑胶框、盖子、防尘用品;(10)可使用的垃圾桶、垃圾袋;(11)样品,包括:标准样品、示范样品参考样品等;(12)公用品、文具;(13)清洁用品,如拖把、抹布、洗衣粉、清洁剂等;(14)宣传用的海报、看板、专栏;(15)作业指导书、报表、记录、工艺标准;(16)各种参考资料,预备量之内的备用品;(17)借来的他人的必须的用品(不包括私人用品);(18)上级指定的其他必须使用的物品。2、二十个“不要”的物品(1)垃圾、纸屑、灰尘脏污痕迹和杂物;(2)积聚的废气、油、水;(3)无须使用的设备、治具、工具、模具、物料;(4)无法使用的办公用品、垃圾筒;(5)破旧的垫板、纸箱、抹布,发黄的画、花;(6)废旧材料、物料、设备或过期的样品;(7)过期的书籍、报表、地图、日历、文件;(8)已经显得老调的口号、标语;(9)被错放了位置或属于临时暂存的有用物品需要立即归位;(10)烟灰缸,一次性茶杯;(11)蜘蛛网(12)堆放在墙角的垃圾、杂物;(13)破旧的意见箱、卡片箱、书刊架;(14)墙上不用的钉子、地板上的陈年污垢;(15)失灵的时钟;(16)工作台、看板上的就的指示书;(17)不再使用的电线、配线管、端子、插孔和水管;(18)不再使用的吊扇、排气扇;(19)废旧的衣服、鞋子、帽子、雨伞、手套、袖套;(20)被改换部门名称后不再适用的门牌。九、明确人员的具体责任1、员工的责任(1)持续而自觉的整理整顿自己的工作环境;(2)及时处理不要的物品,不可使其占用作业区域;(3)维持通道的畅通和整洁;(4)习惯于在规定的地方放置工具、物品;(5)保持自己的责任区域清洁;(6)自觉遵守操作工艺规程;(7)不转移7S责任;(8)积极配合上级主管安排的各项工作。2、干部的责任(1)结合公司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2)搜索7S应用知识,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