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56292       资源大小:728.7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编制说明.docx

    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编制说明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编写组二。二二年一、编制工作简况:L任务来源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是2021年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下达的地方标准制定任务。项目编号:2021-T-219,实施年限为2021年12月-2022年6月。2 .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办公室3 .主要工作过程标准编制小组在编制草案过程中,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新政策和新法规,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与油橄榄相关的专业资料,认真对比了不同果树抗寒性和抗寒性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多途径的征集了国内有关油橄榄的生产和研究单位在标准制定工作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技术方案,运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开展了与抗寒性及抗旱性有关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本标准所涉及的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相关的实试验验证工作已于2019年6月-2021年10月完成,标准起草任务下达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项目组。在明确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对编写组成员进行了工作分工,总结多年的栽培研究实践,根据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遵循国家标准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开展了油橄榄抗性评价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观测研究和标准的撰写工作。经项目组多次讨论修改,于2022年1月上旬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技术路线:确定方向一项目查新一编写试验方案一试验验证一项目申报一项目立项一资料采集一数据统计一标准草案的编写一编写编制说明一征求专家意见。4 .主要起草人及其分工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金高明男助理研究员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任务分工负责项目的申报、组织编写、意见征求和送审、报批等谢新平男纪委书记、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组织协调、调研,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张荣女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数据分析、参加标准编写工作王鹏男工程师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办公室数据调查、指标测定、参加标准编写工作赵梦炯女高级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数据分析、参加标准编写工作戚建莉女高级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姜成英女主任、研究员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吴文俊男副主任、研究员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陈炜青女正高级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魏恩东男助理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刘在国男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参加标准编写工作二、编制原则与主要内容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一橄榄油。发展油橄榄已成为实施产业项目扶贫攻坚中,实现到户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是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影响油橄榄结果主要的生态因子是温度、湿度和光照,目前限制油橄榄扩大栽培区的最主要因素是亚热带北缘地区冬季低温冻害。有关油橄榄的国内研究多数涉及其播种育苗的播前处理及其托插繁殖方面,对其逆境条件下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的还很少,近年来对油橄榄品种的抗逆性筛选研究还未见报道。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广大西北地区油橄榄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指导油橄榄抗寒性及抗旱性研究,规范实验设计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强化运用综合评价的相关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特制定本标准。编制组针对目前我国油橄榄栽培现状,借鉴国内外对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的研究成果,在多次征求国内有关专家和生产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希望在行业推广使用中进一步完善。(一)编制原则1 .本规程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 .标准的内容紧密联系我省目前油橄榄栽培状况,试验设计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方法,本着尊重事实、从科学出发的原则,符合林业行业及其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各项内容合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二)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根据编制原则,国内外油橄榄种质评价进展及各单位反馈意见,本标准草案设置按部分进行内容的设置:第一部分范围,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部分术语和定义,第四部分油橄榄抗寒性评价方法,第五部分油橄榄抗旱性评价方法。1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包括自由水、束缚水,相对电导率测定及低温半致死温度的计算,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醵、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与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油橄榄抗寒品种引种选育及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理论支持。2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的设置依据2.1 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对于木本植物抗寒性与抗旱性的鉴定及评价方法虽有很多,但尚未能有系统的鉴定及评价办法,目前最多的是通过室内试验,实验室模拟低温环境,测定与植物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关于植物的抗寒研究有不少的报道,抗寒生理的研究认为电导率大小与植株的抗寒力呈负相关,同时配以Logistic方程拟合曲线,其拐点温度可被认为是植物的半致死温度,可以更好的区别出物种或品种之间的抗寒性差异。但其缺点也很明显:电解质渗出率与低温曲线随抗寒锻炼和休眠进程变得扁平,很难得出适应曲线,因为此时没有明显致死点,很难揭示受害情况与温度曲线之间的关系。在低温胁迫试验中同一品种在不同生理指标的表现情况不尽一致,植物抗寒反应机制相对复杂,以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作为抗寒性衡量指标得到的结果并不一样,因此单用某一个指标来判定油橄榄的耐寒性过于片面,综合低温地域田间区域试验结果和室内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值进行评价更具有科学性。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充分考虑到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和多重性,综合了各个指标的影响,目前已在多种苹果、梨、枣树,葡萄多种果树上被运用,评价方法科学可行,综合评价结果更具有可信度,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评价能较全面地反映植物的抗寒和抗旱特性。2.2 抗寒性评价试验中温度梯度设置前期实验中,曾尝试按温度梯度设定,进行点状数据获得,减少工作量,试验程序上也好把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很多苗木死亡。通过请教专业人员和查阅文献初步判断,可能是因为温度点状梯度下降,变温幅度较大、比较突然,使得油橄榄苗没有适应过程,无法抵御瞬时低温,发生死亡的现象。后期经过优化温度梯度设置,达到设定温度保持12h,之后逐步升温至5放置8h,然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获得的数据比较可靠。2.3 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前国内有关油橄榄抗寒性与抗寒性的标准还是空白,可以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极少,本标准中引用的是“DB62/T 4026-2019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技术规范”中的相对电导率测定及低温半致死温度的计算方法,与植物种类关系不大。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1油橄榄种质资源抗寒性综合评价1.1 试验方案1.1.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7份品种均来自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长期科研基地。采集露地栽培的长势良好、无病虫害,且树龄一致的一年生枝条。每个品种50枝,长度约10cm,按不同种质分别装入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置于5c条件下贮臧备用。1.1.2 样品预处理摘取油橄榄植株中部且大小一致的叶片,将供试叶片用蒸谓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滤纸将叶片上的水分吸干。每个油橄榄品种称取鲜样3份,每份0.2g,将同一条件处理的各品种叶片用干净锡纸包好,放入自封袋中,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分别在5,(),5,15,20等不同温度模拟低温处理。并以常温5c处理为对照,处理温度误差±0.5,以4C/h的速率降至目的温度后持续12h,之后逐步升温至5c放置8h,然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所有指标重复测定3次。1.2 试验结果1.2.1 低温处理对不同品种油橄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低温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植物细胞膜造成伤害,使膜的通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渗。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出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程度。45 - -40 一1I11III15O-5-10-15-20-25 Doinal Odcmis Yamalaksarisi Mcmccik Ayvalik Cckistc A Gcn】lik 温度 I )图1低温处理对油橄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在7个油橄榄品种中,5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余2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的趋势,总体变化曲线呈S形,其余6个品种的电导率呈缓慢持续上升趋势。1.2.2 低温处理对不同品种油橄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如表1所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V0.05)。从5c降到20, Yamalaksarisi>Domain Odemis降幅较小,分别为12.16%、15.22%和16.78%,抗寒性较强。而Memecik和Cekiste在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随胁迫的加剧而呈下降幅度较大,最大降幅分别为16.30%、23.92%,表明这2个品种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表1不同油橄榄品种低温胁迫叶绿素含量变化序号品种5胁迫温度C-200-5-10-151Domat1.71+0.111.42+0.181.52+0.241.49±0.181.39+0.231.45+0.652Odemis1.54+0.311.49±0.061.45+0.131.47+0.091.43+0.381.28+0.123Ayvalik1.84+0.151.83±0.161.46+0.291.68+0.211.70+0.181.47+0.324Gemlik1.86+0.142.13+0.022.03+0.151.80+0.231.64+0.171.46+0.025Cekiste2.05+0.212.13±0.351.86+0.132.16+0.141.77+0.381.56+0.266Yamalaksarisi2.22+0.372.14±0.151.86±0.101.69+0.242.40+0.161.95+0.167Memecik2.24+0.032.01+0.111.64+0.232.22+0.191.96+0.131.65+0.181.2.3 低温处理对油橄榄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根据图2可知,不同品种油橄榄品种叶片的MDA含量随胁迫加剧呈不同程度的先升高再下降趋势,各品种油橄榄叶片丙二醛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除Gemli

    注意事项

    本文(油橄榄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规范-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