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庆元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533539       资源大小:30.6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庆元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庆元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在我省提出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大背景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正确把握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于增强庆元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打造“平安庆元”、实现庆元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五”教育工作回顾“十五”期间,我县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坚持从山区实际出发,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加大教育投入,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我县积极推进“两高”普九工作,“两基”水平不断提高。2004学年,全县在园幼儿5853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9.3%,比2000学年提高了13.12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12936人、初中在校生5584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89%,99.71%,向“两高”普九目标迈了一大步;高中在校生4009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到75.09%,比2000学年提高了22.1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2.3%o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新机遇,确定了“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做实做宽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2002年以庆元中学迁建为契机,整合优化县城教育资源,扩建县职业中学,办学规模从18个班提高到45个班。扩建后的职业中学发挥场地、设备、师资优势,已成为我县农民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县农民“双证制”、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毕业生学后职前技能培训的任务。2002年在全县农村组织开展“百村万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4.05万人次,成为全市唯一受省教育厅表彰的县。目前,全县20个乡镇均办起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教育干部队伍,积极为服务“三农”发挥作用。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度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63.10%.96.74%.98.06%、96.41%和92.11%,且幼儿教师中大专学历达到17.35%,小学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56.11%,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34.72%o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在职培训、校本培训,不断促进年轻教师专业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广泛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名师工程”建设,开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等评选活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改造,大大推进我县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以改造危房和破旧校舍为重点,通过改建、扩建、迁建等手段,加大布局调整和资源优化力度,校舍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县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统战部、教育局、团县委等部门均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扶持教育项目,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自20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855万元,新建、扩建校舍7.6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破旧校舍4.8万平方米,确保了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大了教育信息化装备力度,全县每年新增电脑200多台,彩电、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装备也逐年增多。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2000年来,共撤并小学123所,减幅达70.3%,校均学生数从2000年的74人提高到现在的249人;撤并初中2所,撤并小学附设初中4所,减幅为18.2%,校均学生数从655人提高到698人;撤并高中2所,减幅为50乳校均学生数从685人提高到1875人。从而使我县目前具有一所普高、一所职高、五所完中、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十八所乡中心小学、十所完小、五个教学点的新格局,扩大了优质教育面,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化水平,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基础。素质教育开创新局面紧紧围绕“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教育评价机制和教育教学发展保障机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骨干学校:庆元中学被评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县职业中学被评为省二级重点职业高中;庆元二中被评为省级示范初中,菊隆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村初中,松源镇一小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荷地中学、岭头乡校、县实验小学、竹口镇小评被为市级示范学校,新村中学、五大堡中学、黄田镇小、官塘乡校等一批学校特色教育初显成效。二、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由于受历史、区位、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一)办学模式比较单一,民办教育发展不成规模。高中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均是公办,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是以民办幼儿园为主,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公办幼儿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难以形成辐射作用。(二)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更好教育的需求,教育均衡化水平偏低,城乡教育水平有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更好教育的需求,教育均衡化水平偏低,城乡教育水平有较大差距,县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义务教育生源激增,现有教育资源不足与市民教育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县城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三)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虽然省政府对我县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县财政也极力倾斜教育,但由于我县地处偏僻山区、经济总量小,加上受自然环境制约和影响,办学成本相对要更高。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实施“4+1”工程、按标准配备中小学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都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四)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学校体制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教育科研工作依然薄弱;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较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质量在省市还缺少竞争力。三、“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背景分析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力在依赖物质资源及市场资源,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成为地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人才的奠基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正确判断当前及今后教育发展背景,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制定和实施庆元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欠发达山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庆元作为浙江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山区县,只有进一步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参与全省教育交流与合作,才能融入全省教育发展潮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为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保证。对刚刚迈进工业化门槛的庆元来说,只有加快发展教育,培养出更多人才,才能为庆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需求为实现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时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为断发展,人们对接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愿望不断增强,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巨大的教育需求必将带来更多更好的教育发展机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教育方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实现共享成为可能,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虽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受区位经济和历史等因素制约,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县域经济总量小,教育投入不足。由于庆元县是浙江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县之一(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1亿元,人均GDP仅7634元),整体社会资源动员机制不够完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投入仍难以满足教育规模扩大和办学水平提高的需求,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不公平的状况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如何消除适龄儿童有了上学机会后接受教育的质量差异,让所有孩子都尽可能接受同等或相近水平的教育,享有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由于目前各种教育机构功能的分割或重复,教育结构体系封闭性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缺乏理想的衔接,加快实现教育不公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紧迫。随着教育赞赏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有更高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以及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协调各方,建立和完善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四、“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力。把普及十五年教育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坚持以普及十五年教育主题,以促进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各类群体,面向各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根据县内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学校布局。到2010年,在县城办好2所高中,3所初中;在中心乡镇办好一所小学;在各乡镇所在地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和优化。一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到2010年,办成两所以上达到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的幼儿园,同时完成城区范围内幼儿园(含学前教育)的规划布点工作;有80%以上的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不断提高庆元中学办学水平,县职业中学通过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一一师资素质明显提高。到2010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普通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以上;普通高中、职高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并有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省、市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50人以上,培养县级骨干教师、名教师150人以上。一一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县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左右;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9%以上;“初升高”比例达到90%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95%左右;职业中学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保持在1:1,职高毕业生一次性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O(三)主要任务为更好更快的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教育发展空间。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落实促进教育发展的政

    注意事项

    本文(庆元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