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docx
-
资源ID:532082
资源大小:12.8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docx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一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1、城市用地组成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城市用地组成有两个层面的划分,一是行政管辖区划层面的,称市域或城市地区;二是规划建设层面的,称城市规划区。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城市用地受城市规模的影响。中小城市用地构成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两部分,而大城市的用地构成比较复杂,一般有中心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远郊新城或卫星城等(参见教材第85页“城市用地构成示意”图)。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用地是指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用地。建成区是指某一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的客观反映,是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建设用地,例如机场、铁路编组站、通讯电台、污水处理厂等。建成区标志着该城市某一发展阶段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分布特征,反映了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建成区的内部,根据不同功能用地的分布情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仓库区、港口站场等功能区,实际承担城市功能的运作,并共同组成了城市的整体(参见教材第8687页图)。2、城市用地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参见教材第84页“城市用地分类表”)。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达到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规划阶段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达到小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