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
目录1第一章施工项目基本情况31.1 工程概况31.2 新建框架桥与铁路相对位置关系31.3 工程地质条件3第二章技术标准42.1编制依据42.2编制原则5第三章运输条件63.1 线路状况63.2 线路运输63.3 施工对运输的影响6第四章施工程序74.1 总体施工程序74.2 施工阶段划分74.3 施工计划7第五章施工条件85.1 铁路及地方设备改迁105.2 既有线物理隔离措施1153施工技术准备115.4 施工机具设备准备125.5 管线探查及保护办法12第六章劳力组织136.1 项目组织机构136.2 劳动力组织计划15第七章施工方法及质量167.1 线路防护施工方法177.2 施工方法19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88.1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288.2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288.3 3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298.4 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308.5 保证工期的合同措施30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309.1 组织保证措施309.2 技术保证措施319.3 管理保证措施329.4 经济保证措施329.5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9.6 碎质量保证措施349.7 7质量保证体系36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3810.1 安全目标3810.2 安全保证体系3810.3 措施保证3910.4 安全风险管理43第十一章文明施工与环境措施51H.1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siI12环境保护措施51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5512.1雨季施工措施5512.2防汛抗洪措施5512.3冬期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56第十三章防洪5613.1组织体系561.1 2防洪应急响应591.3 3防洪应急处置措施601.4 4防洪、防汛措施641.5 5雨量信息制度6413. 6监测数据变化异常应急预案65第十四章应急预案6513.1 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组织6513.2 应急联系电话6613.3 应急组织人员分工6714. 4应急材料、设备6715. 5应急预案68第一章施工项目基本情况1.1 工程概况新建*立交桥位于既有320国道五号立交桥南侧约51m处。本工程在改线沪昆铁路里程DK174+647.92处,新建(8+13+13+8)In框架桥。1. 2新建框架桥与铁路相对位置关系新建桥涵与铁路相对位置关系:平面图2.3. 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分布埋藏特征,将路基区揭露土层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现将路基土的构成与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及桩基设计参数表土层编号岩土名称状态基本承载力钻孔灌注桩桩周极限摩阻力fi(kPa)素填土杂色,松散/1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140152粉土灰黄色、灰色100301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70152粉质黏土灰色,软塑12()403粉土灰色,稍密110351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1605()2粉质黏土灰色,软塑140451粉土草黄色,中密12()401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绿色,硬塑180602粉质黏土灰色,软塑1505()3粉质黏土灰色,硬塑2006531粉上灰绿色,中密180604粉质黏土灰绿色,硬塑200651粉砂灰色,中密密实2207()2粉质黏土灰绿色,硬塑25()7()1粉砂灰色,密实25()802含砾粉质黏土灰绿色,硬塑250801全风化泥质砂岩紫红色,呈土状25()8()2强风化泥质砂岩紫红色,呈短柱状30012()1。1全风化凝灰岩灰黄色,呈土状25()9()1强风化凝灰岩灰黄色,呈短柱状350150DK174+647.92处,新建(8+13+13+8)m框架桥基底位于1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第二章技术标准2.1编制依据1、杭州港航工程公司的关于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配套项目沪昆铁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委托书(2015年12月18日委2、上海铁路局(关干京杭运河二通道穿越沪杭铁路工程方案的复函(上铁师函2005979号)。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基础2008367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4、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基础2015228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6、杭州港航工程公司文件(杭港航工20162号)关于要求京杭运河下穿沪杭铁路的请示。7、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配套沪昆铁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上铁师函20181475号)。8、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配套沪昆铁路改建工程施工图审查会议纪要(2019年3月11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铁路工作办公室628号)。9、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沪昆铁路改建工程320国道五号立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2018年2月)。1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非设备管理单营业线施工安全禁止性行为及管控处置规定的通知上铁安监(2023)62号文。11、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新开挖航道)沪昆铁路改建工程DK174+647.92*新建(8+13+13+8)m框架中桥施工图12、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2019)129号)13、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14、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1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1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16、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2-2017)17、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1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1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1、室外排水设计规苑(GB50014-2006)(2014年版)2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2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苑(JTGD50-2017)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4. 2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坚持做到运输、施工兼顾,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3、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技术规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4、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力求经济、适用、可行。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贯标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6、推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做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第三章运输条件3.1线路状况*新建框架中桥对应既有沪昆铁路上DK174+647.92m°、处于曲线地段,曲线半径为122Onb缓和曲线长IOOnb曲线全长IO(M.14m,偏角为47度09分29秒,曲线超高为IIOmIIb为上下行双线线路,线间距4.996m,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轨枕,电气化区段,轨道电路,新建框架中心线与铁路正线斜交63度5. 2线路运输施工区段为沪昆线临平站一长安镇站区间,列车运行速度W160kmh.既有沪昆铁路为双线繁忙干线,60kgm钢轨无缝线路,电气化区段,自动闭塞区间,行车密度为110对/天,沪昆k163+626-k177+295下行线天窗时间段为02:03-04:03,120分钟。3. 3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序号施工项目施工等级(类别)影响范围备注1*西侧高压旋喷桩施工A类既有铁路中心线30m内(限速60kmh)*新建框架桥2桩基施工、基坑开挖施工(DK174+647.92)C类既有铁路中心线30m内*新建框架桥第四章施工程序3.1 总体施工程序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总体要求,施工将采用平行流水法进行,综合考虑各阶段工程量的均衡和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工程总体施工按如下程序进行:新建箱涵施工顺序为:桩基施工一基坑排水一帽梁施工一地基加固一基坑开挖一底板钢筋掷扎一底板及侧墙模板一底板混凝±顶板支架一侧墙内模及顶板底模一侧墙及顶板钢筋侧墙外模一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4. 2施工阶段划分箱涵主体施工阶段总体划分为工作坑施工、箱身制作。工作坑施工阶段内容包含:基坑排水、围护桩、地基加固、基坑开挖等施工;箱身预制阶段内容包含:箱身制作、箱涵防水层施工、桥面附属施工;5. 3施工计划根据现场条件,箱涵施工计划分为两部分,封闭左侧半边通行车道,现浇施工1孔8m与1孔13.Om框架桥及其挡墙结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从右侧半边车道通行。封闭右侧半边通行车道,现浇施工1孔8m与1孔13.Om框架桥及其挡墙结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从左侧半边车道通行。西半幅箱涵部分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止水帷幕施工时,沪昆铁路上行线限速60kmh,下行线限速60kmho第五章施工条件5.1 铁路及地方设备改迁1、我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已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和配合项目。2、设备管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进行管线设备书面安全交底,明确地下管线及设备确切位置,确定了管线设备迁移、保护措施。我单位施工前向设备管理单位提报具体施工计划,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督员到场后开始施工。3、施工期间需配合项目(1)工务段配合安全监督,配合施工。(2)通信段配合本次工程特大桥施工队沪昆铁路两侧既有通信光、电缆造成影响,需监护。(4)电务配合本次工程下行线慢行设置临时过道需电务配合。(5)车站配合施工期间我单位按要求安排驻站联络员在临平站进行驻站防护。铁路单位配合内容序号配合单位配合内容完成时间1杭州工务段安全监督,配合施工。施工全过程2杭州通信段管线保护及迁改、安全监督。施工全过程3杭州电务段管线保护及迁改、安全监督。施工全过程4杭州车务段(临平站)施工配合,驻站巷口桥站。施工全过程5.2施工技术准备本工程计划在2023年11月10日前完成施工准备工作,主要进行场地平整、施工便道、等工作的施工,同时进行材料设备的调查和组织。并完成相关工程的技术准备工作:测量复核、专项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材料试验、详细工期计划编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