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名词解释异染颗粒.docx

    • 资源ID:514342       资源大小:17.2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词解释异染颗粒.docx

    一、名词解释。1、芽胞:是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2、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操作对象的方法称为无菌操作。3、异染颗粒:常用奈瑟染色或AIbert等染色,菌体一端、两段或中央可见明显浓染颗粒,称为异染颗粒。4、正常菌群:寄居在正常人体不致病反而有益的微生物群。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6、串珠试验:炭疽芽胞杆菌在含有0.050.5Um1青霉素的培养基中,35°C孵育6小时可发生形态变异,显微镜下见大而均匀的圆球状并相连成串珠状排列,而类炭疽杆菌及其他厌氧芽胞菌则无此现象。7、卡介苗(BCG):就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变异株,是CaImette与GUerin两人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传种230代,过得的减毒活菌苗。8、汹涌发酵试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酸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散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棉塞,称为“汹涌发酵现象。9、内基质小体:病毒增值可形成胞质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10、抗原漂移:由病毒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而引起的变异,属量变,变异幅度小,仅引起流感的局部中小型流行,这种变异称抗原漂移。二、问答题。1、乙肝“两对半包括哪些抗原抗体?它们分别有什么意义?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梵制,更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 .HbeAb乙肝病揖e抗体:对HBV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2、写出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变形杆菌在KIA、M1U、IMViC生化基上培养的结果?沙门菌:在K1A中,斜面产碱、底面产酸、产气或不产气;M1U中的反应为+一;IMViC结果为+-+/一;大肠埃希菌:KIA中的结果为AA+-;MIU中的结果为+TMViC中结果为+-;痢疾志贺菌:KIA中结果为斜面产碱、底面产酸,不产气,H2S为阴性;M1U中为-+;IMViC中为T-;变形杆菌:在K1A中斜面产碱、底面产酸,产气,H2S为阳性;M1U中结果为+;在IMViC中结果为+-。3、试述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方法:细菌标本经涂片、干燥、固定后,先用5%苯酚复红液加温染色至少5分钟,促使菌体着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然后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玻片几乎无红色脱出为止,水洗后再用吕氏亚甲蓝液复染,水洗后吸干镜检。结果:用普通光镜观察,抗酸菌染成红色,背景、其他细胞和非抗酸菌染成蓝色。4、写出葡萄球菌属血液、脑脊液标本检验程序,致病性葡萄球菌的坚定依据。5、厌氧菌分离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标本须注意:不被正常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采集深部组织标本时,需用碘酒消毒皮肤用注射器抽取,穿刺针头应准确插入病变部位深部,抽取数亳升即可,抽出后可排出一滴标本于酒精棉球上。若病灶处标本量较少,则可先用注射器吸取Im1还原性溶液或还原性肉汤,然后再抽取标本。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棉拭取材,并用适合的培养基转送。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检查材料是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渗出物中更易生长。6、试述药敏试验(K_B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己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1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影响因素有:1培养基的质量,如pH、深度、硬度和表面湿度等。2药敏纸片的质量,含药量和保存方式;3接种菌量正确与否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4试验操作质量;5孵育条件,温度和时间;6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7质控标准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

    注意事项

    本文(名词解释异染颗粒.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