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方法探究.docx

    • 资源ID:51185       资源大小:8.4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方法探究.docx

    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方法探究摘要:探究儿科护理实践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方法。选取91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方式,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接受程度、满意度。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依据儿科护理工作内容、特点、要求,强调肢体语言沟通,便于患儿接受、认可护理工作,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关键词:儿科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接受度;满意度儿科患儿的年龄较小,其临床护理工作直接关乎到患儿的康复。儿科护理工作繁杂、琐碎,涉及的相关护理内容较多,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部分医院开始尝试使用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拉近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的联系,提高患儿在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配合度,促进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双向提升2 o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选取2018年12月一2019年11月91例儿科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0.57岁,平均年龄(3.75±0.44)岁。病程210d,平均病程(6. 21 ±0. 45)d。观察组男女各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53±0.31)岁。病程110d,平均病程(5.52±0.41)d。两组基线材料(性别、年龄、病程)未见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法。依据患儿的病情、为其提供用药指导,饮食干预,提醒患儿家属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加强日常监护,适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成立肢体语言沟通组。依据儿科护理需求,成立肢体语言沟通小组,安排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参与,结合儿科的护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注意护理时的面部表情。在护理工作中,始终面带微笑,言语温和,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使患儿感受到亲切、安全,自愿配合。护理人员要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动作轻柔,避免露出紧张、厌恶、恐慌、害怕等情绪,以免对患儿及家属造成不良影响。借助点头、微笑、拥抱、手势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帮助家属了解护理流程、注意事项,消除其恐惧感。肢体语言的运用切忌过急过快,要轻柔缓慢,获得患儿认可。在与患儿互动中,给予其轻柔抚触,赋予其舒适感,保持肢体温度适中,手部整洁。借助鼓励、支持的眼神语言,向患儿传达表扬、认可等信息,消除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恐惧感及抵触情绪。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每隔一段时间,就召开一次护理小组会议,总结肢体语言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优化护理内容及流程,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体验。L 3观察指标。护理接受度。依据患儿的护理接受程度,划分为完全接受、部分接受、较为抵触、非常抵触。完全接受:患儿在饮食、用药等方面完全遵医执行,无排斥行为及心理。部分接受:患儿能够接受护理人员的绝大部分医嘱,但仍有排斥、抵触情绪。较为抵触:患儿仅能遵从医护人员的小部分医嘱,存在一定的排斥、抵触情绪。非常抵触:患儿几乎不能遵守护理医嘱,哭闹、抵触等情绪严重。满意度:邀请患儿家属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涵盖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方法,共计100分,划分非常满意(分值范围90100)、比较满意(分值范围6089)、不满意(分值范围<60分)。不良事件:坠床、跌倒、液体外渗。L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接受度、满意度)用例闾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珈土s)表示,行t检验。P<0. 05表示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的护理接受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V0. 05),见表1。2. 2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见表2。2. 3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V0. 05),见表3。3讨论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特殊,护理对象主要是缺乏自我约束、表达能力不足的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3。常规的沟通模式过于单一,仅从用药、饮食、情绪等方面与患儿家属沟通,患儿及其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难免存在距离感,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比较低,很难达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近年来,肢体语言沟通逐渐被应用到儿科护理实践中,对开展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肢体语言指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身体动作、神态等进行沟通,具备真实性、可视化的特征4。依据儿科护理工作内容、特点,应用肢体语言沟通,便于患儿理解、接受5 o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接受率为91. 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达97. 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虬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占4. 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 00%。护理后,观察组患儿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V0.05),提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接受度,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依据儿科护理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接受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

    注意事项

    本文(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方法探究.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