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成中大《中药学》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507788       资源大小:48.1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中大《中药学》教学大纲.docx

    中药学教学大纲中医基础教研室前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类中药性能及应用知识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中医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我校讲授的对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中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应用配伍知识及现代研究,为今后应用及开发中草药奠定基础。教材重点包括总论部分的第四章中药的性能和第五章中药的配伍;各论各章节的药物功效、适用范围及配伍方法。中药学的理论教学为72学时,实验教学为9学时,共81学时。目录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4)第二章与第三章中药的产地、采集、贮藏与中药的炮制(4)第四章中药的性能(4)第一节概述及四气五味(第二节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第五章中药的配伍(5)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5)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6)各论第一章解表药(6)第二章清热药(6)第三章泻下药第四章祛风湿药 (7)第五章化湿药(7)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8)第七章温里药 (8)第八章理气药(8)第九章消食药(9)第十章驱虫药(9)第十一章止血药(9)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10)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10)第十四章安神药(11)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11)第十六章开窍药(11)第十七章补虚药(12)第十八章收涩药(12)第十九章涌吐药(13)第二十章杀虫止痒药与拔毒生肌药(外用药)(13)实验教学大纲(14)主要参考书目(20)中药学学时分配表(21)理论教学大纲上篇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2 .熟悉中汨的起标和中药摹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二)内容:1 .中药概念;2 .起源、发展史;3 .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第二章与第三章中药的产地、采集、贮藏与中药的炮制(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了解常用的炮制方法。2 .熟悉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3 .熟悉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二)内容:1 .产地与药效的关系。2 .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3 .炮制的目的:4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其目的主要有:(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2)增强药物的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5)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第四章中药的性能第一节概述及四气五味(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2 .熟悉四气五味的概念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二)内容:1. 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2. 四气的概念。说明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去认识四气。3. 五味的概念。说明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五味各自的作用。说明一个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它决定了药物可以具有多个疗效。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去认识五味。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气味相同,作用相近似;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第二节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一)目的要求:1 .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熟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2 .熟悉归经的概念和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熟悉毒性的概念,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掌握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二)内容:1 .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2 .归经的概念和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 .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4 .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第五章中药的配伍(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配伍(“七情”)的的概念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2 .熟悉配伍用药原则。(二)内容:1 .配伍的概念2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3 .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配伍用药原则)(1)通过药物配伍产生协同作用:一种情况是疗效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另一种情况则是毒副作用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必须避免的O(2)通过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一种情况是疗效减弱,这是临床用药时应该避免的;二种情况是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应尽量考虑选用。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一)目的要求:1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和配伍用药禁忌要点之十八反和妊娠禁用药;2 .熟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内容。(二)内容:1 .用药禁忌的概念2 .配伍用药禁忌要点:十八反、十九畏3 .妊娠用药禁忌:禁用药、慎用药4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5 .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目的要求:1 .掌握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2 .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悻化等不同要求)。(二)(二)内容:1 .用量的含义: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的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2 .确定用量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药物方面、应用方面与患者方面。3 .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4 .用法(1)入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洋化、冲服)(2)服药的时间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2 .掌握13味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 .熟悉9味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5 .熟悉使用解表药时发汗不宜太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二)内容:1 .解表药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 .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 .要求掌握和熟悉的药物:掌握药物为麻黄桂枝紫苏叶(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薄荷牛瞽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熟悉药物为香蕾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升麻蝉蜕蔓荆子辛夷葱白第二章清热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2 .掌握23味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了解药物8味,参考药物20味O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熟悉17味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5.熟悉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二)内容:1 .概述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2 .清热药的配伍方法;3 .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 .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桅子夏枯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2)清热燥湿药:黄苓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附引流熊胆粉)(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5)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5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第三章泻下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2 .掌握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的性能、功效与应用。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 .熟悉番泻叶、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的性能、功效与应用;熟悉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的用法(包括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二)内容:1 .攻下药、润下药与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临床应用;2 .泻下药的配伍方法;3 .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 .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润下药火麻仁;5 .峻下药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的用量用法6 .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的使用注意。7 .第四章祛风湿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2 .掌握药物1O味的性能、功效与应用。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 .熟悉的7味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薪蛇、金钱白花蛇不同品种。(二)内容:1 .祛风湿药的配伍方法2 .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3 .重点药物的性能、功效与应用:(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木瓜粉蛇(附金钱白花蛇)川乌(附:草乌)威灵仙雷公藤老鹳草乌梢蛇(附:蛇蜕)伸筋草(2)祛风湿清热药:秦无防己稀釜草丝瓜络海桐皮(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狗脊4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第五章化湿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化湿药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 .掌握药苍术厚朴(附厚朴花)广着香的性能、功效与应用;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 .熟悉化湿药的概念及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佩兰草豆蔻草果的性能、功效与应用。(二)内容:1 .化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 .化湿药的配伍方法;3 .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 .常用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5、苍术与厚朴、砂仁与白豆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六章利水渗湿药(一)目的要求:1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2 .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意饮仁车前子(附车前草)茵陈金钱草的性能、功效与应用;3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 .熟悉猪苓关木通滑石革解瞿麦地肤子虎杖垂盆草;了解药物:香加皮海金沙(附海金沙藤)冬葵子灯心草扁蓄石韦通草地耳草的性能、功效与应用;5 .熟悉木通与通草的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二)内容:1 .概述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 .利水渗湿药的配伍方法3 .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 .重要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5 .木通的使用注意:6 .茯苓与猪苓、茯苓与意饮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章温里药(一)目的要求:1.掌握温里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性能特点、用法、用量和2:金握

    注意事项

    本文(成中大《中药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