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职称考试高频考点汇总.docx
医学检验专业职称考试高频考点汇总1 .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分钟,如超过2分钟,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使分子质量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或缺氧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使检查结果增高或减低。2 .血液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血浆在4。C保存24小时后,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减少95%。低温(4°O保存血液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3 .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以1mo11的HC1清洗。载玻片应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4 .染色过深、过浅与血涂片中细胞数量、血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PH密切相关。过途纠正方法是缩短染色时间、稀释染液、调节pH;过逡纠正方法是延长染色时间、调节pH。5 .红细胞计数参考值:成年男性(45.5)X10121;成年女性(3.55.0)X1012/1;新生儿(6.07.0)X1012/1。6 .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1;女性:110150g10新生儿:170200g107.红细胞平均指数参考值:成人:MCV80100f1;MeH2634pg;MCHC320360g1°8 .血沉管置血沉架上应完全直立,血沉管倾斜时,红细胞沿管壁一侧下沉,而血浆沿另一侧下降,会加速红细胞沉降,如血沉管倾斜3°,沉降率增加30%o9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10 .火焰状浆细胞:浆细胞体积大,胞质红染,边缘呈火焰状。见于IgA型骨髓瘤。1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1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f1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1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峰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12 .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13 .抗球蛋白法配血法:又称COombS试验。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但操作繁琐。抗球蛋白法配血法是最早用于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直接抗球蛋白法可检查受检者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间接抗球蛋白法可用于鉴定Rh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14 .聚凝胺法配血法可以检出IgM与她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乎所有规则与不规则抗体。15 .卡式配血/血型鉴定检测法国或为国际安全输血检查的推茬方法。16 .Rh血型系统的抗体多由获得性免疫产生,血清中很少有天然抗体,故不需要做反定型。17.血液制品贮存温度和时间血液制品贮存温度时间全血和红细胞制剂26°C26°C21天(ACD)35天(CDPA-I)洗涤红细胞26C24天浓缩血小板2024°C7天浓缩粒细胞2024°C24小时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冷沉淀物<-30oC1年低温冰冻红细胞<-6510年18 .尿标本采集容器应符合以下条件:材料由不与尿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一次性环保型材料制成;一般应能容纳皿1以上尿的容积;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无化学物质。19 .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20 .冰乙酸用于检测尿5-羟色胺、醛固酮等的尿防腐。21 .无尿指尿量100m124h,或12小时无尿液产生。肾受汞等毒性物质损害,常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突然引起少尿及尿闭。22 .胆红素尿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23 .脓尿、菌尿均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24 .相差显微镜法:是以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照射标本,产生明暗不同的反差进行识别,有助于辨别透明管型、不典型红细胞、新鲜尿中血小艇。25 .偏振光显微镜法: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的物体进行鉴别,如可显示盐类结晶的精细结构。26 .正常尿中无白细胞管型。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可见淋巴细胞管型)。27 .正常尿中无蜡样管型。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羞。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和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于肾小管炎症和变性、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28 .草酸钙结晶属正常代谢成分,但在新鲜尿中大量出现此结晶伴随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的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尿路结石约90%为草酸钙结晶。29 .磺基水杨酸法:又称磺柳酸法。被NCe1S作为干化学法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为检查尿蛋白的确证试验。30 .肝细胞性黄疸见于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败血症等。31 .梗阻性黄疸因无胆红素排入肠腔,粪便呈白陶土色,尿胆原阴性,尿胆素亦阴性。32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尤其当尿清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20ugmin尿,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1E)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33.尿液标本必须甑鲤,不能含有强酸、强碱等物质。使用干化学尿比密测定时,变化范围为pH6.27.0,当尿液pH27.0时,造成结果偏低,应在干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由于碱性尿损失的补偿。34 .尿亚硝酸盐试验是组邕感染的指标。阳性结果的产生取决于3个条件:尿液中的致病菌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体内有适量硝酸盐的存在。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小时)_且排除药物等干扰因素。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尿液中尿胆原、维生素C、尿PH大于6,尿量过多,都有可能造成亚硝酸盐假的陛结果。35 .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的妇选,干扰的程度随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6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定量参数主要包括:红细胞(RBC/u1)、白细胞(WBC/u1)、上皮细胞(EC/u1)、管型(CAST/u1)、细菌(BACTu1)°37 .粪便检验,检查虫时需要用透明薄膜拭子或棉拭子于清晨排便前拭取肛门四周,并立即镜检。38 .消化道溃疡经治疗后粪便颜色己趋正常,但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隐血试验转为阴性可作为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39 .隐血试验免疫学法主要用于下消化道出血检验,而40%50%上消化道出血不能检出;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抗原)浓度过高造成的与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即后带现象),亦可出现假阴性。40 .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检验。滴加2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上,以竹签挑取含有黏液或血液等可疑部分的少量粪便,若外观无异常则需粪便内外多点取材,混悬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涂片,厚度以通过悬液能看清纸上的字迹为宜。进行显微镜检验时,原则上要观察10个以上的高倍视野。41 .蛋白商反映了脑脊液球蛋白与清蛋白的比例变化。蛋白商增高:提示脑脊液球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神经梅毒、脑脊髓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蛋白商减低:提示脑脊液清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期、脑肿瘤、脊髓压迫症等。42 .目前,将浆膜腔积液的检验分为三级:一级检验:一般检验项目,包括比密、总蛋白、RiVaIta试验、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计数及细菌学检验;二级检验:主要为化学检验、包括CRP、1D、ADA、1ZM、AMY、葡萄糖等;三级检验:主要为免疫学检验,包括CEA,AFP、肿瘤特异抗原、铁蛋白等。43 .室温下正常精液常在排出后30分钟内自行液化。若超过60分钟仍未液化,则称为精液迟缓液化症O44 .先天性精囊腺缺如,果糖为阴性。精囊腺炎时,果糖含量减低。在无精症和射精量少于ImI者,若精浆中无果糖为精囊阻塞;有果糖,则为射精管阻塞。45 .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46 .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为:线索细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后形成;PH:>4.5;胺试验:阳性;4.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凡有线索细胞,再加上述任意其他2条,诊断即成立。47 .胃液检查对胃泌素瘤、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果空腹胃液量大于100m1,BAO大于15mmo1h,MAO大于30mmo1h,且BAO/MAO大于0.6,即可考虑胃泌素瘤。临床上通过胃液检查和血清胃泌素的测定,95%的胃泌素瘤可确诊。48 .高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以表层细胞为主。癌细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低分化腺癌:胞体较小,多成团互相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甚样。49 .骨髓检查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各种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淋巴瘤的骨髓浸润、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藏。50 .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增高。在细菌性感染中球菌性感染较杆菌性感染为高;在球菌性感染中,急性较慢性为高。病毒性感染时,NAP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染色法有时可帮助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51 .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52 .氯乙酸AS-D蔡酚酯酶染色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沉淀:(-)胞质无色;(+)胞质呈淡红色;(+)鲜红色沉淀布满胞质;(+)深红色沉淀充满胞质。53 .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前者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后者为阴性。54 .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经有效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增多。因此,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重要方法。55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又称RoUS试验。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氟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置鲁士蓝色的亚铁霞化铁沉淀。尿沉渣肾小管细胞内外可见直径13um的蓝色颗粒。慢性血管内溶血时阳性。56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特殊试验:脆性试验:红细胞常于0.68%NaC1液中开始溶解,0.4%NaC1液中完全溶解,盐水渗透脆性增加,孵育后脆性更高,ATP或葡萄糖能够纠正筛选试验,红细胞寿命期缩短;自溶试验:溶血大于5%,加ATP可减轻溶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红细胞骨架蛋白、收缩蛋白缺陷。57 .阵发性唾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IeSI)、蔗糖溶血试验、蛇毒溶血试验、尿潜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等,其中两项阳性或一项阳性,但对照阴性,结果才可靠;排除其他需鉴别的溶血性疾病;作为研可采用补体溶血敏感试验,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查GPI锚蛋白及PIG-A基因。58 .异丙醇沉淀试验临床意义:不稳定血红蛋白(包括HbH)于5分钟时出现沉淀,20分钟内沉淀逐渐增加,甚至成絮状或粗颗粒状。血液中含有较多HbF、HbH、HbE时也可出现阳性结果。59 .G-6-PD缺乏症分为4种类型:蚕豆病、急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60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筛检试验:PK荧光斑点法:中等缺乏者(杂合子型)2560分钟荧光消失,严重缺乏者(纯合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