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504631       资源大小:28.9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规范.docx

    ICS65.150CCSB51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XXXX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送审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发布XXXX-XX-XX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东港利泓水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玉声、黄姝、苏延明、左然涛、刘胥、刘宪杰、卢亚楠、任同军、衣启麟、赵小然、马野本文在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联系电话:0411-84762692DB21/TXXXXXXXX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的环境与设施条件、准备工作、虾苗选择与放养、水质调控、饵料投喂、病害防控、生产记录及出苗等技术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的盐碱地及内陆淡水区域凡纳滨对虾苗种淡化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22919.5水产配合饲料第5部分: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GB/T25878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PCR法GB/T28630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2002对虾配合饲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场址选择d1选址选址环境应符合GB/T18407.4和NY5362的要求。养殖场应与居住区隔离,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地点。选址前还应对养殖场址所在地以往和目前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可能存在的污染因素。d5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NY50水规定的要求。5设施条件41培育车间车间为塑料薄膜棚、钢架温室、水泥浇筑框架温室等结构,并满足对温度、光照、通风、防敌害生物及生物安全等要求。其车间设计与建造宜遵循如下原则:a)塑料薄膜棚采用钢架结构、钢绳结构等,以单层或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棚顶及棚底部塑料膜留有可调节通风口,棚外设有可调节的保温被。b)钢架温室、水泥浇筑框架温室具有保温透明屋顶,屋顶结构采用钢架、钢木混合架等。c)在风力较强的海边,优先采用抗风力强的低拱屋顶结构,可为单跨、双跨或多跨,跨距一般8m到18m。车间的顶部及墙体为保温材料,顶部留有透明带,墙体四周设采光窗户。Kj)蓄水池蓄水池为覆膜土池或混凝土水池,水容量为培育总水体的1/3以上,池底能排干。S1培育池池壁为豉结构、隔热水泥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并涂水产养殖专用漆,或采用PVC夹网布结构。面积宜为30in?60痛,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方形池四角以弧形为宜。池深宜为12m,最高水位宜保持在1Om左右。池底由周边向集污口倾斜,坡度3%5%之间,集污口设在池底中央或靠近集苗池一侧,用管径I1Omm到16Omm的PVC管与集苗池相接。集苗池长1.2m,宽21m,高20.4m。<A尾水处理池根据培育车间总育苗水体和培育期间换水量确定尾水处理池容积,其有效容量为培育池水体的30%以上。采用过滤、沉淀、消毒、曝气、施用微生态制剂等措施使养殖尾水达到排放要求。55卤虫卵孵化设施孵化设备以500110001的圆锥底玻璃钢桶为宜,配备充气、温控等设备。勺A增氧设施采用罗茨鼓风机等方式进行增氧,气石(60目),布放密度4个距池底5cm左右:也可采用微孔管方式充气。配置的增氧动力保证IOW20w/水体。有条件者可备纯氧辅助。耳7升温设施加温可以用天然气锅炉(21t/1000/水体)或地源热泵(功率10kw1000胡水体)等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IiA其他设施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组;常用水质检测设备。6放苗前准备工作A1消毒处理蓄水池使用200mg/1300mg/1生石灰或30mg180mg1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消毒,浸泡2天3天,清刷干净。培育池投苗前用20mg/1高钵酸钾全池泼洒消毒,冲洗后排干水待用。Aj)进水进水需经有效过滤,可在进水口装置150目的漉水网。进水后施用肥料、有益细菌制剂,繁殖优良单细胞藻类、小型微型多毛类、寡毛类、有益微生物、菌胶团等,施用有机肥需充分发酵。7放苗71苗种选择虾苗应是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活力强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必要时按照GB/T25878和GB/T28630进行检疫。应查验虾苗培育过程中药物使用记录,使用违禁药物的虾苗不得用于养殖。79放苗环境蓄水池塘水深应Im以上,以绿藻、硅藻、金黄藻类为主,池水透明深度应大于30cm。水温应在25以上,PH值=7.88.6,盐度1532。71放苗规格虾苗生物学体长0.5Cm0.7cmo74放养密度虾苗放养密度为5000尾/15000尾8日常管理R1换水和排污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cmIOCnb3天5天开始排污换水;养殖后期需每天按时排污换水,换水量均在5%10%。培育过程中使用芽抱杆菌、光合细菌及其它有益的微生物制剂调节浮游微藻藻相和菌相。R)投喂管理使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NY5072、SC/T2002、GB/T22919.5的规定。前期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0%100%,每日投饵4次6次,中、后期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30%,每日投喂4次。R1检测管理关键指标实施定期定时检测:a)每日早、中、晚定时巡检,凌晨测定溶解氧和水温;b)定期测定盐度、透明度、PH值、氨氮等水质指标;c)定期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d)定期测定对虾数量及生长情况。fi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宜遵循如下原则:a)随时观察对虾活动、分布、摄食情况,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b)不应纳入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应投喂带有病原的鲜活饵料;c)人员接触病死虾后要进行消毒处理,及时切断病原传播途径;d)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0、NY5071的要求。9虾苗出池01出池规格经过IOd15d4上的中间培育后,小苗规格21.2CIn可以进行出池销售,或继续培育。95外观质量个体大小均匀,体色透明,体表干净,无损伤和畸形,肠胃饱满,活力强。Oq病原及药残检测出苗前进行应对WSSV、EISAPHND、EHP、IHHNV等重要病原及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吠喃类等违禁药残检测。0A出池方法采用虹吸出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放水,集苗出池,也可用绢网抄捕。育苗池水温与养成池水温相差V2C,育苗池盐度与养成池盐度保持一致。10生产记录应认真做好有效数据积累,包括但不限于做好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水质监测记录、育成后苗种去向痕迹记录。

    注意事项

    本文(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