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

    • 资源ID:499419       资源大小:42.4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

    浙江省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1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绍兴市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3年)等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绍兴市“十四五规划体系的一般专项规划,也是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准期为2023年,规划期为2023-2025年。2现状与形势2.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市辖越城、柯桥、上虞三区,诸暨、竦州、新昌三县(市),共有103个建制乡镇(街道)。总面积为8279.3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959.3平方千米,人口527万。“十三五期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紧围绕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人均生产总值达11.6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5亿元,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十三五期间,绍兴市全面实施"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方案,消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建设,让群众安居乐业。2.2 地质灾害概况绍兴市位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过渡区,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市域内地质构造,以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及与之相伴的褶皱为特点,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起着控制作用。境内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自西向东依次有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山脉,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呈山字形,地貌类型多样。境内丘陵地带是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尤其是玄武岩台地前的斜坡地带、片理化发育的变质岩地带和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区,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五大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面沉降分布于北部滨海平原一带。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短时强降雨及人类不规范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主因。截止2023年底,全市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威胁212人,威胁财产1115万元。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810个,影响5218人和64212万元财产安全。2.3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62起,直接经济损失351.8万元,无人员死亡。成功避险9起,避免人员伤亡91人。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约89%,IO0%和87%o-除险安居成效显著2017市政府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显著加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24亿元,共实施综合治理项目378个,其中工程治理309个,避让搬迁68个,搬治结合1个,使13264人解除地质灾害威胁。特别是“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期间,全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82处,减少受威胁9222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3个集体、8名防灾工作者和2名群测群防员受到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调查评价不断深入全面组织开展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等基础调查工作。累计完成6县(市、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面积7062.43平方千米,进行了易发区修编,确定易发区125个,面积5335.53平方千米,划定重点巡查区261个;组织开展风险排查,确定风险防范区810处,完成了竦州市刻湖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试点,为地质灾害防治向隐患和风险双控转变奠定基础。-监测预警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按照“专群结合,全面覆盖的要求,结合“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借助全科网格深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群专结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托自然资源部新昌滑坡灾害观测基地建设,开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累计建成专业监测点28处,新增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26处,初步形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联合气象、应急等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90次,发送防灾短信34.5万余条,印发防灾明白卡6265份,组织各类检查达8239组次3.1万余人次,对1.1万余人(次)实施紧急转移。-防灾机制持续完善“十三五期间,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专业指导、全民参与、群测群防的共同防灾机制。全市共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5个,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国土资源所92个,2019年机构改革后,根据“三定”方案,及时调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和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初步构建“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按照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乡镇“七个有、村社“八个一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建设,将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防控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管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防灾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做到市、县、乡镇、村、隐患点五级贯通和全覆盖,累计编制修订预案1318份,每年及时编制印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操作手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全市共组建应急技术小分队67组345人,落实市、县两级应急专家49人,常驻应急专家10人。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全市进文化礼堂841次,校园讲座184所,播放影片674场,张贴地质灾害宣传画2702张,发放知识手册2.2万余册,宣传教育公众9.7万余人次,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全民共同防灾的局面已经形成。2.4面临形势2.4.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期间,虽然我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市复杂的地质环境背景没有改变,梅雨期持续降雨和台汛期降雨等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更加严峻。未来十四五全市处于建设提升期,战略目标的实施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将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风险和压力将持续增大,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市地质灾害仍将呈易发多发态势,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依然存在,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很大压力。一些未发现或者新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将继续出现,需要即查即治,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任务艰巨。-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更高要求随着防灾理念的改变,地质灾害防治不再是单一的隐患点管理,而是转向了隐患风险双控的模式。自然资源部要求我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试点,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切实纠正和克服四种错误思想,切实加强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预报预警、风险管控和应急指挥,努力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地质灾害风险区风险管控能力,并部署开展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打造15分钟应急救援圈。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既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4.2 存在问题面对繁重而艰巨的防灾形势,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掌握不足地质灾害风险管控需要高精度的风险区划作支撑,而目前以乡镇为单位的高精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尚处于启动阶段,全市的风险底数尚不清楚,降雨阈值研究也不够深入。风险调查进度相较于风险管控的新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有待构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己进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双控的新阶段。但是我市地质风险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特别是2019年机构改革后,根据"三定"方案调整,如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健全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有待完善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当前新兴技术的结合初显成效,但还比较薄弱。亟须瞄准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防控中的关键环节,加强专业监测网建设、提升风险预警预报能力、推进“风险码和地灾智防APP的使用等,提升科技防灾能力。3总体要求3.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坚持“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以地质灾害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为主线,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推进地质灾害数字化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着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能力,为绍兴市“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和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而贡献力量。3.2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整体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努力把地质灾害威胁降到最低程度。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六大能力建设,突出防范和化解重大地质灾害风险,强化关键环节补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施策,整体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统筹部署各项具体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依法依规,合力防灾。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县(市、区)、乡(镇)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汇聚各方面专业力量,合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技创新,整体智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常规方法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能力,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实效。3.3 规划目标3.3.1 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围绕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防范、治理、和管理等六大能力的提升,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建立“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管理新体系,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做到地质灾害隐患即查即治、地质灾害风险有效管控。到2035年,率先建成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市域管理样板,为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3.3.2 具体目标-调查监测精度大幅提高。全面完成6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31个重点防治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20处,新建山区雨量监测站130个,影响3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专业监测全覆盖,累计建成地下水动态监测井26个。-预警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升级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预报系统,建成市县一体化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并纳入省一体化系统;地质灾害应急装备设备配备和应急队伍建设更加到位,灾险情及时有效处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强化,打造十五分钟应急应急救援圈,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灾害风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