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docx

    • 资源ID:498625       资源大小:490.41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docx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Technica1specificationsforprocessbusthrntswitchinsmartsubstation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H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44 缩略语55 技术要求56 通信安全127 结构和外观138 可靠性13J23录录录录录录录1112rr>产品随行文件.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志运输贮存与相关标准的衔接.A(规范性附录)B(资料性附录)C(规范性附录)D(资料性附录)E(规范性附录)F(规范性附录)G(资料性附录)交换机建模.WEB界面规范.流量控制数据集示例.交换延时累加.CSD配置文件.交换机面板布局14141415151516334143525463为规范、指导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选型配置,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程,特制定本规范。本标准与Q/CSG1204005.67.7-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7分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都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标准,本标准规范了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部分,与Q/CSG1204005.67.7-2014ffi,主要差异如下:一一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延时累加技术要求; 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模型架构及内容;一一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CSD配置文件技术要求;一一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典型端口配置; 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调试端口及运维端口技术要求; 新增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默认出厂设置技术要求;一增设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参数设置专用菜单及相关技术要求。附录A、C、E、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D、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电网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丁晓兵、史泽兵、徐鹏、张弛、余江、杨贵、许平凡、黄佳胤、高宏慧、陈桥平、胡春潮、陈飞、谢尧。其中第1-4章由杨贵主要编写,第5章由史泽兵主要编写,第6章由高宏慧主要编写,第7-8章由黄佳胤主要编写,第9章由胡春潮主要编写,第IOTI章由徐鹏主要编写,附录A由杨贵主要编写,附录B由陈飞主要编写,附录C由杨贵主要编写,附录D-G由杨贵、许平凡主要编写。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技术要求包括供电气候环境接口、功能、性能、功耗、绝缘、机械性能和电磁兼容等,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的通信安全、检验规则、结构、外观、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范围内IO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及改造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GB/TGB/TGB/TGB/TGB/T2423.12423.22423.32423.5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420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GB/T14598.3-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15153.2-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GB/TGB/TGB/TGB/TGB/TGB/TGB/TGB/T17626.217626.317626.417626.517626.617626.817626.1017626.1617626.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电磁兼容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D1/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YD/T1099-2013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14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能安全201536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IEC60721环境条件分类(C1assificationofenvironmenta1conditions)IEC9314-3-1990信息处理系统.光纤排列数据接口(FDD1).第3部分:物理层介质依附关系(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FibredistributedDataInterface(FDDI)Part3:Physica11ayerMediumDependent(PMD)IEC62351-6电力系统管理及其关联的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6部分:IEC61850的安全性(Powersystems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DataandcommunicationssecurityPart6:SecurityforIEC61850)IEC62351-7电力系统管理及相关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7部分:网络和系统管理(NSM)数据对象模型(Powersystems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DataandcommunicationssecurityPart7:Networkandsystemmanagement(NSM)dataobjectmode1s)IEEE802.1q-2003IEEEStandardsfor1oca1andmetropo1itanareanetworksVirtua1Bridged1oca1AreaNetworksIEEE802.Ip1oca1andmetropo1itanareanetworks1AN1ayer2QoS/CoSProtoco1forTrafficPrioritizationIEEE802.3-2008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一第3部分:CSMA/CD接人方式和物理层规范(IEEE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1ogy-Te1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1oca1andmetropo1itanareanetworks-SpecificrequirementsPart3:CarrierSenseMu1tip1eAccesswithCo11isionDetection(CSMCD)AccessMethodandPhysica11ayerSpecifications)IETFRFC2030Simp1eNetworkTimeProtoco1(SNTP),Version4forIPv4,IPv6andOSI3术语和定义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processbusethernetswitchinsmartsubstation应用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交换延时累加、自动配置、统一管理、流量控制和智能告警等功能,简称交换机。存储转发storage-forward当整个帧已完全接收,再进行冗余码校验、过滤和转发处理的一种转发方式。吞吐throughput交换机在不丢帧情况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存储转发时延1atency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检测到该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交换延时switch1atency从输入帧的第1个比特到达输入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检测到该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时延抖动1atencyjitter存储转发时延的变化值。帧丢失率frame1ossrate交换机端口以特定频率转发特定数量数据帧情况下帧丢失的比率。背靠背帧backtobackframe最小帧间隔情况下,交换机一次能够转发的最多的长度固定的数据帧数。地址缓存能力addresscachingcapabi1ity每个端口/模块/设备能够缓存的不同MAC地址的数量。3.10地址学习速率address1earningcapabi1ity交换机在无洪泛和丢帧情况下能够学习新的MAC地址的最大速率。3.11队头阻塞headof1ineb1ocking交换机端口接收队列中因前序帧目的端口拥塞导致队列中去向未拥塞端口的帧出现丢失或时延增大的现象。3.12虚拟局域网VirtUa11oCa1areanetwork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划分成多个网段(子集)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3.13带外接口Out-of-bandinterface带外接口是指独立于业务端口之外的网络接口,与业务端口相互独立、物理隔离,用于实现对过程层交换机的运维和调试。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RT:交换延时累加(ACCUmUIatedResidenceTime)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p1icationProtoca1DataUnit)APPID:应用标识符(APP1iCatiOn1dentifier)CRC:循环冗余校验(CyC1iCRedUndanCyCOde)CSD:交换机配置描述(ConfigUredSWitehDeSCriPtiOn)DMAC:目的MAC(DestinationMAC)DoS:拒绝服务(Denia1ofService)FCS:帧校验序列(FrameCheCkSeqUenCe)GOOSE: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s)GSE:通用变电站状态事件(GeneriCSubstationStatusEvent)IED:智能电子设备(IntenigentE1eCtroniCDeViCe)IP:网间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1)1D:逻辑设备(1ogica1Device)1N:逻辑节点(1ogica1Node)11DP:逻辑链路发现协议(1ogiCaI1inkDiSCOVeryProtOCoI)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aAeCeSSCOntro1)M

    注意事项

    本文(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