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488882       资源大小:97.46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

    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据调查统计,我国台风、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季风较严重的年份,倒伏和弯曲的甘蔗约占30%-40%,倒伏倾角30°以下的约占15%,台风、季风影响较轻的年份,倒伏和弯曲的甘蔗也占10%-20虬甘蔗倒伏后,产量减少5%-20%,含糖量降低约10%o同时,甘蔗倒伏造成了机械收获质量下降,收获损失率增大(留茬高度平均增加6.4cm),甘蔗宿根破头率平均增加24.8%,严重阻碍了甘蔗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和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成为了甘蔗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倒伏是植株与其生长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引起倒伏的环境条件不是年年发生。品种、植期、下种量、耕层深度、土壤肥力和化学生长调节剂施用等栽培管理条件都会影响甘蔗倒伏的发生。目前我国主栽甘蔗品种中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占比仍然较小。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价甘蔗抗倒伏性是培育甘蔗抗倒伏品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也可为相关农业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并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与作物栽培和育种研究的有机结合。许多专家对作物的倒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多方面对作物倒伏研究了很多评价方法,其中一些方法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很多方法在甘蔗上的应用价值不高。针对甘蔗抗倒伏评价方面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缺乏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规范甘蔗抗倒伏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形成一套简单可行的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可以实际推广应用。因此,20XX年2月我单位向XX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了制定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及提纲。20XX年7月31日,根据XX糖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厅际联席会议工作部署,为推进我区糖业标准编制修订工作,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XX糖标委办公室在南宁市组织召开20XX年第三批糖业标准立项评估答辩会,对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进行了立项评估答辩,答辩通过后同意立项。20XX年3月27日,XX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XX年第一批XX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XX)418号),由XX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负责该标准的起草任务。二、主要工作过程20XX年8月,XX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组织召开标准制修订启动会,成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收集有关甘蔗抗倒伏评价方面的资料,于20XX年4月完成了标准初稿的编制,形成“标准草案”,经多次集中研究讨论,进一步完善,于20XX年4月形成“征求意见稿”,拟发送到高校、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单位、品种选育单位征求意见。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收集有关作物抗倒伏评价和甘蔗抗倒伏评价方面的资料。2、确定该技术规程所主要采用的方法和分级、评价标准。3、 本规程在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和隆安基地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及调查。结果表明,该规程操作简便、快捷、符合实际生产情况,适用于甘蔗品种及甘蔗实生苗的抗倒伏性评价。4、 根据试验结果补充完善技术规程,形成征求意见稿。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目前国内尚无针对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方面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新标准是依据GB/T1.120XX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作物抗倒伏的评价方法很多,根据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主要从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和运用QT1定位方法来入手,从力学和数学的原理进行评价,此外,还应当考虑到作物外观株型特点来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标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上述方法操作繁琐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本标准编制的技术内容主要来源于田间试验及调查,充分考虑甘蔗抗倒伏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尽量以规范、通俗易懂、数量化的语言进行描述。1、制定原则本标准是最新起草的地方标准,并无其他标准被废止或替代,因此编制小组在编制工作中始终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起草单位是XX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甘蔗科研单位。XX是我国甘蔗种植的主要省份,种植面积和甘蔗产量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对我国蔗糖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标准编制遵循“科学、先进、适用、可行”原则,内容力争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强。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2、标准基本架构依据GB/T1.120XX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标准文本。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分级评价标准等方面。与同类技术规程的标准相类似。3、技术依据根据应用资料、文献资料及试验结果,确定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D术语和定义的确定根据调查了解收集的有关资料,总结评价方法的特点,结合标准的描述需要,以GB5262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和QB5017糖料甘蔗术语为参考依据,确定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2)分级标准的确定倒伏级别:参照郝文录等(2008)的划分方法,并作部分修改。根据倒伏角进行分级,甘蔗植株顶部生长点和茎秆基部联线与地面垂直线间的夹角为倒伏角。根据倒伏角度划分倒伏程度,倒伏角在0°30°之间为不倒伏,倒伏角在30°60°之间为中等倒伏,倒伏角大于60。为严重倒伏。见表1。表1甘蔗倒伏分级标准倒伏级别倒伏角倒伏程度160o严重倒伏230°60°中等倒伏330o不倒伏或轻微倒伏3)抗倒伏指数的确定抗倒伏指数(1Odgingresistanceindex,1RI)计算参照李朝生(20XX)、谢子四(2009)的方法。抗倒伏指数=E(各级级别数X该级别株数)/调查株数。4)抗倒伏系数的确定依据多年的甘蔗实生苗选拔的调查数据和材料性状表现综合建立。抗倒伏系数=植株基部茎径平均值/植株中部茎径平均值。5)评价标准的确定根据试验结果、历年甘蔗倒伏情况的观察以及相关研究结果建立田间抗倒伏评价标准。甘蔗品种抗倒伏评价标准的确定:试验材料:选取经过多年田间表现观察确定的倒伏性不同的4个甘蔗品种(系)作为材料,不同甘蔗品种的单株倒伏外观见图I0桂辐98-296(GF98-296),为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筛选的一个品种,特点是高产、高糖、萌芽率和分窠率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差(李翔等,20XX)o新台糖22号(ROC22),目前XX乃至全国的甘蔗主栽品种,具有高产、高糖、脱叶性好的特点,抗倒伏能力中等(黄曲燕等,20XX)。桂糖10-2003(GT10-2003),为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一个表现较好的品系,已参加20XX-20XXXX甘蔗品种区试试验,特点是早熟、特高糖,蔗茎比重大,脱叶性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桂糖42号(GT42),为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已成为XX主栽品种之一,脱叶性好、早熟高糖,抗倒伏能力强(王伦旺等,20XX)。GT42直立GF98-296严重倒伏R0C22严重倒伏R0C22中等倒伏R0C22直立图1不同甘蔗品种的单株倒伏外观试验设计:试验在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2°51,N,108o14,E)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田土壤基本性状见表2。新植蔗于20XX年3月2日种植,20XX年2月25日砍收后留宿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7m,行距12m,每行种植88芽。基肥每公顷施复合肥(N-P2O5-K2O=25-10-16,总有效成分N51%)750kg;追肥于苗期每公顷施复合肥375kg、尿素(N46%)150kgo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生产一致。表2试验田土壤基本性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类型(gkg1)(%)(mgkg1)(mgkg1)粘壤5.720.10.99931.753.8土调查指标和方法:分别于20XX年1月和20XX年1月对新植蔗和宿根蔗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小区所有植株均需调查:倒伏角:使用自主发明的甘蔗倒伏角度测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XX20386605.2)进行测量。茎径:于成熟期从甘蔗基部和中部使用游标卡尺在蔗茎节间中部量取。试验结果:从表3可知,新植和宿根蔗试验的结果相似,不同倒伏类型的甘蔗品种的抗倒伏指数有显著差异,且与田间表型调查结果完全一致。直立类型GT42的抗倒伏指数接近3.0,严重倒伏类型GF98-296的抗倒伏指数小于1.2,中等倒伏类型R0C22和GT10-2003的抗倒伏指数介于两者之间。不同倒伏类型的甘蔗品种的抗倒伏系数差异不明显。表3不同倒伏类型甘蔗品种(系)的抗倒伏指数和抗倒伏系数抗倒伏指数抗倒伏系数品种(系)1RI1RC新植GF98-296宿根新植R0C22宿根新植GT10-2003宿根1.16±0.113e1. 15±0.022e2. 28±0.303b2.05±0.101be1.90±0.433cd1.72±0.037d0.97±0.015be0.94±0.031e0.98±0.041be0.97±0.033be1.01±0.075ab0.97±0.057be新植2.98±O.OOOa1.04±O.040aGT42宿根2.95±0.OOOa1.04±O.020a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土标准误,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DUrICan'S新复极差法,下同)。甘蔗实生苗抗倒伏评价标准的确定: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XX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0XX年度的实生苗材料,随机选取组合30个,其中包括母本28个,父本31个,以RoC22为对照材料,亲本及组合信息见表4。表4参试甘蔗组合组合组合亲本组合亲本组合编号编号GT05-ym3×142CP07-1618×YG229751C03-1137229GT04-112×977YT94-128×YC90-33GT09-1163GT06-3283×SWS09-001×2839811T07-95CP92-1641Nong18×C1-2003×289989GT09-1009YZ95-128GT02-761×327GT04-1023×FN391124YF90-95GT01-25×370CP07-1618×FN391245CP09-4707CP07-1618×GT05-3661×37112521C03-1137CP09-4256GT05-wm48×381Y12R0C28×YT00-236GT07-229Co1OO1×YT00-318×399Y44GT10-20XXYT93-159YZ99-596×430Y50YT01-71×DZ93-88GT10-20XX506GT06-1264×YT96-833Y57YT91-976XROC23564GT02-761×YC07-71Y65YT93-159×YC07-71593GT06-3283×YZ06-80Y70YT94-128XROC22643GT02-901×GT06-178Y86ZZ33×GT92-66670CP00-1630×GT06-1184R0C22R0C5×69-463875FR93-865×PR83-1248试验设计:试验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

    注意事项

    本文(甘蔗抗倒伏评价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