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下学期《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与指导.docx

    • 资源ID:465496       资源大小:17.9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下学期《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与指导.docx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重点:1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3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能默写这首诗。4 .能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感受诗人洁身自好、高洁的精神品格。教学过程:一、引入古诗,读懂题目1 .背诵古诗,了解诗人。(1)教师背诵王昌龄出塞的前两句,学生接背后两句,引出诗的作者王昌龄。(2)学生交流对王昌龄的认识,教师相机补充:王昌龄,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因极善写诗,人称“诗家天子”;又因他的诗作以七绝最为绝妙,人们也称之为“七绝圣手”。2 .板书诗题,理解题意。(1)范写讲解:“芙”“蓉”二字,都是草字头,形声字。两个字具有对称美,注意撇捺左右舒展如鸟翅。学生临写。(2)朗读诗题并提问:从芙蓉楼送辛渐这个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想知道哪些信息?预设1: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地点:芙蓉楼。人物:王昌龄与辛渐。事件:王昌龄给辛渐送行。预设2:芙蓉楼在哪里?什么时间送别?两人说了什么?心情如何(3)指导朗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注意停顿)点拨:问题的答案藏在诗句中,藏在注释里。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读懂古诗,获得答案。设计意图:背诵出塞,引出诗人、揭示诗题,增进学生对诗人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从芙蓉楼送辛渐这个题目中,思考“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想知道哪些信息?”培养学生针对题目思考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二、初读古诗,疏通诗意1初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1)自己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2.检查朗读,落实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读读,记记,比比,写写)指导书写“洛”,与“落”“格”比较。指导书写“壶”:上中下结构,中部承载上部,覆盖下部。3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流畅。教师范读前两句,学生仿读后两句,最后练读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小结读好古诗的方法:声断气连,音断意连,古诗的节奏就出来了。4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要点:(1)结合注释,了解地名:吴、楚山。(2)寒雨连江:指江上下了一夜的冷雨,下得很大,铺天盖地。在弄清楚要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顺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初读古诗的基本任务。学生已具备了这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给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三、再读古诗,体会情感1 .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寻找离别景。提问:送别诗中往往会写到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三角号标出来。要点:雨、江和楚山。(2)感悟离别情。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J前两句诗,王昌龄藏情于景中。思考:他在景物中藏了什么情感?你是怎么找到的?预设1:离愁别绪。从“寒”字看出,秋雨连江,“夜”幕之中,更显凄清,离愁更浓。预设2:孤独离情。从“孤”字看出,楚山非人,怎会孤独?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所以感到楚山也“孤"零零。练习朗读。点拨:诗人融情于景。朗读诗句,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读出依依惜别及孤独之情。2 .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读懂内心志。点拨:这首诗一半写景,另一半写王昌龄临别时对辛渐的叮咛。思考:叮咛什么?追问:“冰心”“玉壶”都是比喻。猜猜:比喻什么?要点:“冰心”是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玉壶”是用玉石制成的壶,比喻高洁。了解“冰心”“玉壶”的典故。讲解:王昌龄之前,“冰心”“玉壶”就已被人写进诗中。(课件出示)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一一南朝鲍照代白头吟译:人像垂下的红丝绳一样耿直,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透。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一一初唐骆宾王送别译:离别的时候心里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的真情。(2)自由读。指名读。思考:鲍照用“玉壶冰”比喻清透的人品,骆宾王用“玉壶冰”比喻纯洁的真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王昌龄怎样的精神品格呢?预设:冰清玉洁、清廉正直、光明磊落、坚持操守等。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谆谆叮咛和对内心的坚持。总结:这是诗人的心声,同学们要读出叮咛和嘱托的意味。3 .引导质疑:读了这首送别诗,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王昌龄没有请辛渐给亲友捎带平安、祝福等话语,只让带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为什么呢?(1)了解诗人的经历。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被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思考:王昌龄想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告诉大家什么?预设:自己无罪,问心无愧等。(2)指导读诗诵诗,读出诗人的离愁,更要表现诗人的品格。(3)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借相关典故帮助理解“冰心”“玉壶”的比喻意义,进而补充诗人经历,感悟其高贵人格及心境,读出诗人言外之意。循序渐进,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四、拓展阅读,感受心境1 .拓展阅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2 .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比较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景中藏情:心情孤寂;“明月心”表品格,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设计意图:学一首,带一首,拓展赏读,既实现古诗学法的迁移,又扩大阅读积累,还进一步了解了诗人的品格。五、布置作业1先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再默写这首诗。3 .尝试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下学期《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与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