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全面提升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品质,提高度假区旅游服务水平、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根据党中央、浙江省政府有关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浙江的部署,按照淳安县“十四五”规划、淳安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深绿产业发展培育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框架方案,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总结(一)发展基础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改善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位于长三角和浙皖赣金三角经济圈交汇点,东距杭州129公里,距杭州萧山机场170公里,西距黄山149公里,是“杭州一千岛湖一黄山”国际黄金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进入性强,区位优势显著。2018年12月,千岛湖站投入使用,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干黄高速已于2023年12月建成通车;杭淳开高速纳入国高网,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2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化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系典型的山区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以水体资源为主题资源,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称,湖岸线长2200公里,是我国岛屿最多、湖岸线最长的内陆湖泊。度假区内水质、空气、土壤噪声质量等均达到国家I类标准,自然条件良好。“十三五”期间,开展临湖整治工作,51个整治项目全面顺利完成,拆除各类生态敏感点及环境不协调建筑26.28万平方米,实施生态修复项目22个,复绿面积26.97万平方米,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3 .规划体系健全,开发建设良好2015年,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启动浙江省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年,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完成“一个总体规划、两个概念性规划、四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十余个旅游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千岛湖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0.64平方公里扩容为30.8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包括:排岭半岛区块、主城区区块、进贤湾区块、界首区块,其中排岭半岛与主城区区块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优越,进贤湾区块远期打造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和特色温泉小镇,界首区块着力打造世界顶级湖岛生态度假目的地,度假区各项开发建设较好贯彻规划设计文件。4 .旅游度假项目有序推进,度假产品日益丰富截至2019年底,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内社会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一批酒店相继建成并对外营业,水下古城7D影院、自然博物馆等一批文创项目建成营业;2017年成功引进鲁能胜地项目,2019年4月场地自行馆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场地自行车场馆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室外五项赛事项目基础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近年来,度假区重点培育文创产业、运动休闲类、娱乐节庆、康体养生和特色专项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日趋多样化。5 .旅游接待设施完善,配套体系逐步深化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先后引进建成开元度假酒店、绿城喜来登度假酒店、伯瑞特度假酒店等10余家高星级酒店,多家主题文化酒店和精品民宿也精彩亮相,住宿接待设施达到In家,总客房数达到6652间。住宿接待设施分为不同的类型和档次,包括主题特色型、环保低碳型、舒适型、中档型、家庭型等,形成多种类型和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各类型接待设施比例合理,舒适度高,服务态度好,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建成环千岛湖景观绿道,沿线配套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度假区展馆、骑行驿站、营地、服务点等设施。6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健全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结合县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要求,补充完善以杭千高速、杭黄高铁为代表的外部道路与以淳杨线为代表的内部道路的“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代表性标识、标志牌,完成度假区内部指引牌与解说、警示牌。完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依托千岛湖APP及智慧旅游系统,提供网上预订、咨询路线等服务,建成度假区游客接待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排岭半岛与界首区电力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二)存在问题1缺少旅游度假大项目,产品品质有待提升目前,虽然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休闲度假产品包括了运动健身类、休闲娱乐类、康体疗养类、常态会节庆演艺活动等,但是缺少大项目引领,没有形成结构合理、差异化开发的度假产品群,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不同季节度假需求,游客过夜率低,省境外游客占比低,淡旺季矛盾仍旧存在,尚未培育出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淡季产品,特别是缺少冬季度假产品。围绕主题资源打造的部分主题产品未能做到精细化开发,主题产品规模有限,与地方文化结合的不够紧密,例如水下古城主题乐园内容缺少文化内涵,没能充分讲述当地历史故事,吸引力较低,游客容量小。以千岛湖游船、音乐喷泉、广场夜舞等为主要内容的夜游产品类型单一,与城市中同类产品趋同,综合品质不高;度假区旅游演艺产品水之灵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低,游客参与度不高。2 .区块分散,交通便利程度待提升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四区块排岭半岛、主城区、进贤湾、界首相距较远且分散,尤其是界首区块与进贤湾区块到其它两区块驾车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虽然设有旅游专线,但旅游巴士站点较少,且站点主要集中在排岭半岛和主城区区块,进贤湾和界首两区块站点少,等车时间长。度假区到机场和火车站之间没有可预约专线,连接交通枢纽或高速公路出口与度假区的交通线路没有形成旅游风景路。3 .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风景区相比,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远低于风景区,在携程网、去哪儿网、马蜂窝等旅游网站搜索千岛湖,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千岛湖景区,较少涉及到度假区内旅游度假项目,在上述网站搜索“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没有出现相关的主题产品。在品牌宣传上,度假区的官方公众号虽然保持一周一推送的频率,但是原创内容较少,发布内容的平均阅读量不高;度假区的官方微博几乎没有原创内容,截至2023年10月底粉丝数量少于50,且粉丝与官微基本没有互动;其它媒体端阅读量与关注度不高,功能有待丰富,缺少独立域名的度假区网站。4 .旅游度假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低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与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乡村振兴等融合程度较低,例如度假区内健康养生产品主要依托高端酒店的接待设施,包括足浴、SPA、保健等,这些项目没有和旅游产生较高的连接性;进贤湾区块的毛岭民宿村、安龙民宿村、屏湖民宿村,界首区块金山坪民宿、柑橘中心等有很好的乡村旅游资源,没能将旅游和乡村振兴充分融合,产业融合程度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单一度假产品很难对游客产生较大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偏低。5 .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有待优化相对于东钱湖、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成熟而功能齐全的管理模式,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管理功能不强、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内设机构功能相对单一等问题。例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在145平方公里范围内行使相关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当于县级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实际管辖范围约130平方公里),但是千岛湖度假区管委会在村庄、社区、土地、林地、库湾、水域等资源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属地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编制不足也无法满足度假区自我发展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需要。二、发展形势(一)发展机遇1国家级品牌创建扩大影响力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命名了第一批共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8年命名了第二批共9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了第三批共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公布3批共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新一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工作。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对度假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全国度假休闲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家级品牌的加持可以扩大度假区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质扩容升级。2 .各级政府支持政策持续赋能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淳安县作为浙江省特别生态功能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发展旅游度假的先天优势。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积极发展“一核五城七带”旅游业空间格局,其中就包括以“杭州一千岛湖一黄山”为主的名山名水旅游带。千岛湖在省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均被作为独立的旅游功能区列入加快开发建设区域,为区域内重点旅游发展区,例如在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中提出加快千岛湖、舟山群岛普陀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以西湖、千岛湖等核心吸引物为龙头,充分发挥杭州作为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环千岛湖等十大重点板块建设。在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3)»中,千岛湖为杭州市近期重点打造的十一大品牌产品之一,同时也属于杭州市“一心一轴八区五翼”旅游空间结构中的八区(优先发展区)。这些难得的战略与政策机遇将对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3 .亚运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杭州举办,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牵头负责亚运分村建设,主要包括场地自行车馆、五项赛事、亚运分村等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亚运会将在度假区内产生25块亚运金牌。亚运会筹办和举办工作,将加快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为淳安产业结构提升、增长方式转变、开放新格局构建,实现跨越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亚运会将打响“走进亚运,拥抱绿色"千岛湖品牌,加快千岛湖国际化步伐,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让人民群众从亚运会筹办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4 .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日益旺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持续发展和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休闲放松、回归自然、康体养生、躲避烦恼、增长见识、增加友情等休闲度假因素成为游客出游的主要目的,也是新时期各地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放松的焦点。特别是经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们选择文旅产品,将会更加关注生态、关注健康、关注亲情,旅游度假区对生态、健康、亲情有着重大的承载能力。(二)发展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共有5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市太湖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市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其中,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拥有多家高端品牌酒店以及特色民宿的多层次环湖住宿体系,游客接待承载实力雄厚;围绕着休闲度假和运动体验主题,培养了温泉、高尔夫、帆船、皮划艇、游艇、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形成车行、步行、骑行、舟行为代表的“四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了休闲型、度假型、观光型、节赛型等旅游产品。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特色,拥有竹博园、灵峰山、欢乐风暴、田园熊出没等景区,以及目莲坞、蔓塘里及大竹园浙北田园新民居等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亲子旅游、竹文化体验、山地运动、商务会议等主题的度假产品体系。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坐落于长三角和浙皖赣金三角经济圈交汇点,周边旅游度假区数量众多,发展态势良好,对度假区未来的发展构成一定的挑战。2. 土地资源紧张近年来,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土地资源紧缺。“十三五”期间,经过临湖整治,度假区拆除各类生态敏感点及环境不协调建筑,收回土地40宗3325.57亩。按照资源保护要求,除了必要的登山等生态游览项目外,高程170米以上以及坡度30-40的山地不宜开发,坡度45以上和高程300米以上的山地严禁开发建设;除生态旅游项目外,独立岛屿无论大小一律严禁开发建设;除道路(含机动车道、环湖景观道)、游船码头、游览休憩设施、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外,距湖岸线20米范围内原则上不进行开发;景观核心区和景观影响范围、历史文化保护区、生态湿地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地质灾害隐患区等严禁开发。度假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大多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地块可以达到净地出让条件,给项目招商造成较大的挑战。三、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