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滨集团企业分析.docx
旗滨集团企业分析1旗滨集团:多元化、一体化的浮法玻璃龙头旗滨集团是一家集硅砂原料、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光伏玻璃、电子玻璃、药用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玻璃企业集团,是国内建筑原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1.1. .发展历程:长线规划铸就玻璃龙头公司于2005年成立,2011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纵观其十余年发展历程,公司于2005年收购原株洲玻璃厂,正式进入玻璃行业。初期公司专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并规划码头建设及产品拓展,以长线布局奠定公司发展路线;2009年首条在线1oW-E低辐射节能镀膜玻璃产线投产;2011年首条TCO太阳能光伏导电镀膜玻璃产线投产,成为国内首家实现TCO太阳能光伏导电镀膜玻璃工业化生产的企业。2013年,公司收购浙江玻璃,浮法玻璃产能大幅提升,自此成为国内浮法玻璃龙头企业之一;此后公司战略布局首个海外生产基地,2018年签约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项目,2019年投建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正式进军电子玻璃、药用玻璃领域;持续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丰富产品线。2019年公司发布中长期战略规划,深入贯彻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规模发展多元化玻璃产业链发展为一体,以产品优质化、产品高端化发展为两翼。1.2. 产品结构及生产布局:沿浮法玻璃原片打造多元化产品产品结构:以浮法玻璃原片为主,沿深加工、应用拓展布局多元化产品。公司的玻璃产品可分为浮法玻璃原片、深加工玻璃及应用拓展产品三大类。其中浮法玻璃原片包括透明浮法玻璃、超白浮法玻璃、着色浮法玻璃等;深加工玻璃是以浮法玻璃为原材料的节能建筑玻璃;应用拓展产品包括光伏玻璃,电子玻璃及中硼硅药用玻璃,这类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浮法玻璃原片收入、利润贡献均超65%。2023年,优质浮法玻璃原片营业收入占比65.46%,贡献营业利润70.90%;节能建筑玻璃营业收入占比19.32%,贡献营业利润19.32%;其他功能玻璃营业收入占比13.91%,贡献营业利润6.92%。S3:2023年秋演集团分产品管业收入及管北利消0.06%0.07%生产布局:经营布局多而广。截止至22年年末,公司已在福建漳州、广东河源、湖南醴陵、浙江绍兴、浙江长兴、浙江平湖、马来西亚建有七大浮法玻璃基地;在湖南郴州、福建漳州、浙江宁波、云南昭通、马来西亚建有或在建光伏玻璃基地;在湖南醴陵、广东河源、浙江长兴、浙江绍兴、马来西亚、天津建有六大节能玻璃基地。此外,除浙江基地外,其他生产基地均配套建设了硅砂(普通砂、超白砂)矿进行原料自给。截止至22年年末,公司在产产线共有25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2条光伏玻璃生产线,2条高铝电子玻璃生产线,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11条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线;在建5条光伏玻璃产线,2条高铝电子玻璃生产线,筹建3条光伏玻璃产线。1.3. 股权结构及下属企业: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公司股权集中,结构稳定。俞其兵先生是公司实控人。截止至2023年年末,俞其兵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4.21%的股份,通过福建旗滨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38%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俞勇先生持有公司0.82%的股份。俞其兵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0.41%的股份,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此外,公司积极规划和落实股权激励计划,2023年年末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占股0.93%,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占股0.79%o公司分五大产品板块控股子公司20余家,拟将旗滨电子分拆上市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旗滨集团浮法玻璃板块、电子玻璃板块、药用玻璃板块、光伏玻璃板块和节能玻璃板块五大板块共控股公司20余家。2023年10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将旗滨电子分拆至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上市后,旗滨集团和旗滨电子主营业务结构会更为清晰,旗滨集团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通过创业板上市加大旗滨电子投入,实现高性能电子玻璃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1.4. 业绩情况:中长期稳步提升中长期业绩稳步提升,短期随行业受市场影响承压。公司2019年、2023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3.06亿元、96.43亿元、146.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7%、3.63%、52.40%o2019年、2023年、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18.14亿元、42.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9%、35.71%.133.77%02023年实现高增长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加速叠加房地产竣工驱动玻璃产品价格上涨。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13亿元,同比下降9.42%;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同比下降68.95%。主要原因系疫情反复影响叠加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浮法玻璃销量、售价同比下降;大宗原材料及燃料价格受地缘冲突、全球通胀影响趋高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利润下降。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1亿元,同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78.42%,环比改善65.29%。图6:旗滨集团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盈利水平改善。随着公司产能扩张,规模效应提升,公司整体净利率水平逐年提升。公司2019年、2023年、2023年的净利率分别为14.36%>18.76%及28.97%;毛利率分别为29.44%、37.27%及49.90%o2023年净利率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原因系优质浮法玻璃售价涨幅较大及公司降本成效显著实现。2023年净利率为9.95%,毛利率为21.22%,同比下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玻璃售价下降影响。2.浮法玻璃行业:需求回暖带动价格提升,利润弹性可期2.1. .需求端:浮法玻璃持续去库22年地产承压致浮法玻璃需求下滑。房地产是浮法玻璃重要下游应用,浮法玻璃下游需求结构中,房地产占比高达71%。然而,2023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面临冲击和压力,多项数据指标持续恶化,市场承压。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90万亿,同比下降25.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50亿平米,同比下降7.2%;房地产竣工面积8.62亿平米,同比下降15%。地产政策频出,楼市回暖在即。2023年,一系列房地产积极政策频出。供给端方面,为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大力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需求端方面,各地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下降,减少购房成本;不少城市还通过降低首付、优化限购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实施税费补贴、优化购房流程等举措,积极促进住房合理消费。在大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不变的背景下,随着政策效力的持续释放,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底反弹。数据端显示23年房地产市场需求明显好转,23年3月多维度数据增速转正。23年13月房地产销售市场修复好于预期。22年11月、22年12月、23年2月、23年3月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3.3%、-24.3%、-3.6%、0.1%,修复趋势明显。23年13月房地产资金压力略有缓解。22年11月、22年12月、23年2月、23年3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5.7%、25.9%、-15.2%>2.8%。23年13月房地产竣工端修复逻辑得到验证。22年11月、22年12月房地产竣工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9%、5%,23年13月房地产竣工端累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2月累计同比增长8%,3月累计同比增长高达32%,竣工端修复逻辑得到验证。22年延期交付房地产项目致23年预交付项目超4000个。根据奥维云网地产大数据,22年精装修楼盘计划交付3162个项目,277万套精装房。23年计划交付3270个项目,284万套精装房。然而,22年由于房地产多方承压,延期交付项目占比高达30%以上,即22年预交付项目有1/3将在23年交付,23年预期交付项目将超4000个,将带动玻璃行业需求提升。图12: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30j浮法玻璃持续去库。随着玻璃市场需求逐渐恢复,浮法玻璃库存得到有效削减,各地区库存削减至正常水平,库存压力缓解明显,主产区湖北库存较低。截止至2023年3月29日,重点省份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总库存为5476万重箱,较上月库存下降1571万重箱,降幅为22.29%,库存天数约为28.41天。3月底全国浮法玻璃企业总库存为8624.9万重箱,较2月底减少21.35%;3月全国浮法玻璃产量8804.5万重量箱;全国平均产销率为126.6%。2.2. 供给端:产能弹性较大浮法玻璃产量略有收缩。22年浮法玻璃总产量10.94亿重箱,玻璃在产线从最高263条下降至年末239条,玻璃日熔量从17.57万吨下降至16万吨,整体供给在一年内下降了10%。23年1月、2月、3月浮法玻璃产量分别为8741.8万重箱、7921.7万重箱、8804.5万重箱;产销率分别达82.14%、88.33%、126.60%。产线调整积极,产能弹性较大。随着市场需求恢复、价格上涨,厂商亏损收缩,产线调整较为积极。截止至23年3月底,全国浮法玻璃产线共306条,在产产线239条,日熔量为161580吨,环比上升0.91%;3月新点火产线1条,复产产线2条,3条产线进入冷修。预计4月份3条产线出玻璃,个别产线点火,无冷修计划。厂商产线视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待行业信心提振多条产线可迅速点火或复产,产能弹性较大。2.3. 利润端:利润有望改善2.3.1 .玻璃价格:23年玻璃价格震荡上行22年浮法玻璃价格大幅下降。22年浮法玻璃价格由最高点2450.5元/吨下降至最低点1615.8元/吨,全年平均价格为1884.22元/吨。23年12月浮法玻璃价格逐渐改善。分每月上、中、下旬来看,12月下旬浮法玻璃价格为1700.6元/吨,进入23年以来,价格呈现抬头趋势,至23年3月中旬,价格升至1765.7元/吨。23年浮法玻璃价格有望随着房地产行业需求复苏而改善。S17:浮法平版或"市华价及同比(我月)2.32玻璃成本:纯碱、燃料价格高位回落纯碱、石英砂、燃料成本占浮法玻璃总成本约85%。在浮法玻璃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和燃料成本占较大比例,而原材料主要是纯碱和石英砂,具体而言,纯碱成本占比约28%、石英砂占比约13%,燃料成本占比约44%。因此,纯碱、石英砂、燃料价格的波动对玻璃的成本影响至关重要。22年整体纯碱价格震荡上涨。22年纯碱行情主要分为3段,年初的上涨行情(2493元/吨3043元/吨);年中的下跌(3043元/吨-2759元/吨);年末的震荡上涨(2759元/吨-2789元/吨)。当前纯碱价格弱势走低,后期预计受新增产能影响价格高位回落,玻璃成本压力缓解。截止至23年4月3日,重质纯碱主流送到价格为2950-2970元/吨。从纯碱需求端来看,根据生意社的数据,23年4月10日至23年4月14日,周末玻璃现货市场均价为20.44元/吨,同比上涨1.98%,整体信心尚可,库存窄幅下降;浮法玻璃日熔量稳中有涨,光伏玻璃产能平稳,纯碱消费量有望增加。从供给端来看,根据潮汛财经的数据,目前国内纯碱总产能为3295万吨,有效产能3150万吨,在产产能3090万吨,23年纯碱产能呈增加趋势,新增产能涉及安徽红四方、重庆湘渝、连云港德邦及远兴能源等,预期新增600-800万吨,其中,远兴能源新增产能高达500万吨。根据隆众资讯23年4月14日的最新数据,周内纯碱开工率约为92%;4月纯碱企业检修零散,预计整体维持较高的开工率,约94%,月产量269.44万吨。库存方面,根据潮汛财经的数据,截止至23年3月30日,纯碱厂商库存为25.23万吨,环比-1.89万吨,下跌6.97%,社会库存下降1.6万吨左右,总量约10万吨。中长期而言,预计纯碱价格以弱势盘运行为主。广泛需求推动石英砂价格上涨,根据中国粉体网的数据,22年底普通石英砂、精制石英砂价格分别上涨至330元/吨、450元/吨。石英砂可根据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