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少浆体理论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docx
-
资源ID:448430
资源大小:173.6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最少浆体理论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docx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基于最少浆体理论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完成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大学完成人:项目类别:技术来源:产学研合作技术领域:交通运输项目简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及公路建设对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公司近年承揽了大量的高速铁路及公路施工任务,年混凝土需要量在150万m3以上。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推动公司混凝土生产技术进步,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解决的关键或共性技术及创新点:1、通过对砂石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计算,确定了合理砂率及最少浆体体积用量,丰富了最少浆体理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提出的基于开裂系数与龄期积分的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方法,可以在混凝土环形试件不裂的情况下推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取得的主要成果:本项目取得了“水泥安定性检测辅助装置”、“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辅助装置”等2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项目研究实施期间发表了1篇论文Amixproportiondesignmethodofmanufacturedsandconcretebasedonminimunpastetheory。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本科研项目在技术路线选择与技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制定总体研究方向及研究目标,由福州大学季韬教授进行了全过程技术指导。科研项目设立以总工程师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的科研攻关小组。通过本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培养了在配合比优化方面的技术型人才。项目对促进相关产业或社会发展的作用,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课题利用粉煤灰和矿粉大量取代水泥,同时将最少浆体理论成功应用于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指标达到或优于规定的设计指标。大量的工程需要会促进矿物掺合料相关行业的发展,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设计方法的转变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企业混凝土设计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让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奢金埃谱科技V-Sorb2800一孔结构分析仪正在进行吸附试验利用抗裂环实验系统进行抗裂性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