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九章 身死国亡.docx
-
资源ID:445815
资源大小:14.1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九章 身死国亡.docx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九章身死国亡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详解了十二个“思小利而忘法义”人的不法行径。从这十二个人的简介中我们知道他们是以竖刁、易牙为代表的君主身边的左右亲侍与宠臣亲信,最容易蒙蔽和蛊惑君主,瞒上欺下,祸乱国家。类似这十二人的奸臣在宫内蒙蔽君主掩蔽贤良,让君主看不到贤臣良将,听不到忠言善语,知不道为君之道,晓不得圣贤明论,君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自然也就变得阴暗昏庸,是非不明,黑白不分。这是所有奸臣的不法行径,诛人诛心的做的,控制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控制他的思想。十二不法近臣在宫外扰乱百官而兴祸作乱,他们凭借在君主身边建立起来的威势和特殊地位对朝臣指手划脚,扰乱正常的政务处理,为了一己私利,无视国法朝规,威逼朝臣枉法徇私,兴风作乱。内臣干拢政务,威逼朝臣,既打破了宫廷规矩,又破坏了国家律法,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十二不法宠臣为了获得君主的信任不惜自残杀亲,竖刁自残进宫,易牙“杀子以适君”足以说明他们本质。韩非子说他们为讨君主欢心可以“破国杀众。多么可怕。问题的关键是齐桓公却被易牙“杀子以适君”的行为感动了,更加信任他。齐桓公如此之为,必然会引起朝堂臣子的效仿,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歪风邪气盛行于国,国家能不乱吗。十二不法之臣的行为在韩非子看来即使是贤明君主在位他们都敢篡权夺位,更不要说是昏庸无道的君主在位。凡是信任重用此类十二人的君主皆是身死国亡,被天下耻笑,成为历史的笑柄与反面教材。齐桓公单凭易牙“杀子以适君”就能成为天下笑柄。正了君主身边有了类似十二人的臣子,才会有“故周威公身杀,国分为二;郑子阳身杀,国分为三;陈灵身死于夏征舒氏;荆灵王死于乾谿(Xi)之上;随亡于荆;吴并于越;知伯灭于晋阳之下;桓公身死七日不收。”意思是:所以周威王被杀,国家分成两半;郑君子阳被杀,国家一分为三。陈灵公死于夏征舒之手,楚灵玉死在乾溪之上,随国被楚国所灭,吴国被越国吞并,智伯被消灭在晋阳城下,桓公死后六十七天不得收殓。看看,这就是君主信任重用类似十二奸臣的恶果:身死国亡。周威烈王,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景侯(韩虔)、赵烈侯(赵籍)、魏文侯(魏斯),此即“三家分晋”。这就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乙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看看齐桓公的凄残,难怪管仲在临死前极力劝诫他不要重要竖刁、易牙等四人,很可惜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四人,四人专权,结果就是这样。韩非子就此认为“故日:谄谀(Chdnyu)之臣,唯圣王知之,而乱主近之,故至身死国亡。”意思是:所以说:阿谀奉承的臣子,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识别,而昏君乱主却去亲近他们,所以得到身死国灭的下场。【故周威公身杀,国分为二;郑子阳身杀,国分为三;陈灵身死于夏征舒氏;荆灵王死于乾谿(X1)之上;随亡于荆;吴并于越;知伯灭于晋阳之下;桓公身死七日不收。故曰:谄谀(Cheinyu)之臣,唯圣王知之,而乱主近之,故至身死国亡。】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为什么要这样,是因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原因就这么简单。中兴之象,在于贤士在位。事业兴旺发达,是人干出来的结果,凡是能让事业兴旺的人就是贤士。如何识别贤士,这就是识人之术,成事者必具备。你的事业为什么会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你没有识人之术,更无容人之怀。知人善用,这才是天下最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