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一章 义理.docx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一章义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老子“义者”所包含的内容。我们说“义”是用来确定君臣、父子、朋友、贵贱、亲疏者关系与地位的。人类社会是伦理社会,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形式的关系将大家联系起来。在这些关系中最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明确了辈份与贵贱之分,这里的“贵贱”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贵贱,只是古代定义长辈与小辈关系的定位词。在这些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关系是政治关系,君臣上下关系,确定和明确了两者的政治地位,而维系这种关系的是“事”,就是君主提供平台与俸禄,臣子供职理事侍奉君主。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君臣关系和,国家兴盛百姓幸福,君臣关系不和,国家百姓受害。除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外,还有朋友关系,这是第三种人与人之间明确的关系,“知交朋友之接”中的“知交”是彼此恩德相结,彼此感情所致而交往密切者。可见韩非子对朋友的定义不一般。维系朋友之间关系的是“接”就是知心朋友之间的来往交流。最后一种关系是亲疏关系,这种关系是以距离的远近来定义的,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关系脱离并高于血缘、政治、朋友关系,而现实社会中这种关系最为重要,与领导的亲疏决定了你在职场中的状况,与父母的亲疏决定了你在家庭中的状况,这一点相信许多朋友都有切身体现,尤其在职场与领导的亲疏关系,真是门学问。亲疏关系只与距离有关系,与其它没关系,决定亲疏关系的是内外,你是否在领导的圈了里。这种关系很难讲,个人有个人的体会,既复杂又微妙,看似简单却含意无限。贵贱关系,是长辈与小辈、上级与下级、老师与学生、老人与新人之间的关系,维系这种关系的方式就是“敬”,尊敬、敬畏。凡是用“敬”来维系的关系都是贵贱关系。韩非子明确了“义”所确定君臣、父子、朋友、亲疏关系后,接着讲了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关系间的两者如何相处才能维系好这种关系。韩非子非常重视关系的和谐,因为他知道这些关系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而这正是法家所要达到的治国目标。韩非子认为“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意思中臣子侍奉君主适宜,下属依恋上司适宜,孩子侍奉父亲适宜,卑贱礼敬尊贵适宜,知交朋友互助适宜,内亲外疏适宜。这一段道出了“关系”的核心价值:臣事君,上怀下,子事父,贱敬贵,友相助。这也现代社会基本的相处方式,圣贤在二千多年前就为在社会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我们明确了行为方式,而我们也遵从这样的设定生活着。关系相处韩非子用了一个“宜”字,很是得体,宜是适合,适当的意思,而适合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的意思。韩非子没有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准,而是说要符合实情况或客观要求,也就是实事求是,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处理两者的关系。事、怀、敬、助必是因具体的事情而发生关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关系是否能继续,所以如何解决问题是关键,韩非子的答案就是要符合实情况或客观要求。现实社会中,就有许多关系因问题没有解决好,结果关系破裂了。【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在公司管理中,老板要确定并明确这五种关系,管理好这五种关系也就管理好了公司。管理这五种关系要依靠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要符合实情况或客观要求。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上级和下级之间的领导关系、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公司制度确定的正式的组织关系,这是公司的核心关系。而贵贱关系、朋友关系是公司里的非正式的组织关系,老板同样要重视,因为它的举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突发性,难控制性。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