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设计.docx
XXX轨道换乘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工程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编制人:XXX复核人:XXX审核人:XXXXXX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X轨道换乘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工程项目经理部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目的2三、编制依据2四、试验路段确定参数要求2五、施工组织与工期安排3六、施工工艺流程、方法6七、质量控制措施U八、安全控制措施12九、环境保护措施13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起点位于黛山大道,平行于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延伸段,向东延伸,分别与G319、同期设计安居路、滨河路相交,终点接G319(璧渝路)。道路全线均为直线段,全长2180.696m。2、本次试验段选择K0+100至K0+300段右幅,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含量为4%,下底基层,厚20Cnb共计79712m2;下底基层,厚20cm,共计78923m2o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为5%,厚20cm,共计78142m2o3、路路路面各结构层交、竣工验收弯沉值:序号结构层位厚度(Cm)结构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0.0Immm)1上面层4.023.12中面层6.029.33下面层8.037.24基层20.061.95上底基层20.092.76下底基层20140.57路基顶面/242.94、基层和底基层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在施工设计图中未明确,经请示设计,同意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可以按照4.OMPa控制,底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按2.5MPa控制。二、编制目的水泥稳定底基层、基层摊铺是路面工程的一项重点施工,与路面工程的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摊铺试验是为了获取拌和、运输、摊铺等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领,确定摊铺系数、碾压方法、最佳施工含水量等各项技术参数,从而指导工程的全面施工。三、编制依据1、由重庆交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两阶段施工设计图。2、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3、我司已获北京方圆认证通过的IS09002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4、公司在其他公路项目施工经验的总结。四、试验路段确定参数要求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层试验段,确定试验段施工的各种参数如下:1、水稳层施工方案的可行性;2、确定人员安排,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是否科学合理;3、遇到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4、确定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5、确定混合料含水率的调整和控制方法,达到最佳含水量;6、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进行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等;7、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顺序、速速和遍数;8、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9、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10、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五、施工组织与工期安排1、施工准备情况为了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我项目部已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积极准备投入施工,拟投入的劳动力配备及主要机械设备如下:劳动力配置:劳动力配备计划表序号类别与工种计划人数1普工152机修工13电工14机械司机22合计39项目管理人员详见“项目管理人员情况表”。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施工主要机械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水稳拌合机WBC600E台12挖掘机卡特330台13压路机20T24平地机徐工PY180台25自卸汽车20T台126振动夯实机台27摊铺机台28洒水车IOT台29装载机徐工50台2本项目水泥稳碎石混合料为自拌,拌合站设置于K0+840道路右侧,此位置为弃土场,交通方便,水、电接入便利,水源采取钻井,抽取地下水,现场备用20吨的水灌2个。现场安装400千伏安的变压器,满足现场拌合和办公用电需要。现场设置三个料仓,设置有办公室及过磅房,拌和站占地面积约2000OnI2。拌合机选用WBC600E型拌合机,额定生产功率为600th,配料仓5个,配料仓容积为IOnI3,成品料仓容积为8.5m3,能满足本项目水泥稳碎石层的施工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情况表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备注1XXX项目经理全面协调2XXX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3XXX工程科科长技术负责4XXX道桥工程师负责现场实施5XXX现场施工技术员6XXX测量工程师施工测量7XXX测量员施工测量8XXX试验工程师负责现场试验检测9XXX试验员现场试验检测10XXX试验资料员记录现场试验资料11XXX安全工程师安全巡视12XXX资料员质检资料2、工期安排计划施工时间为2017年9月20日至2017年10月10日,施工工期为21天,具体施工时间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3、材料及配合比水泥材料要求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集料:采用铜梁采石场开采的自行加工的集料,分4档料进行配料:05mm机制砂,510mn碎石,1025mm碎石,1030mm碎石。集料经过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委托重庆市璧山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详见集料检测报告)。集料颗粒组成范围层位通过下列方孔筛(In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31.5199.54.752.360.60.075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5<6底基层100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25<6水泥:用唐山冀东牌P.O32.5级水泥,水泥检验符合规范要求(详见水泥试验报告)。碎石:细集料、粗集料由铜梁碎石厂供应。(3)配合比设计: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理论配合比试验。经驻地办平行试验并批准的配合比分别为(详见4%底基层、5%基层配合比组成设计报告):底基层水泥用量4%,0-5mm机制砂30%,510mm碎石38%,10-30mm碎石碎石32%,最大干密度2.301gcm3,最佳含水量5.2%;基层水泥用量5%05mm机制砂30%,510mm碎石22%,1025mm碎石碎石48%,最大干密度2.345gcm3,最佳含水量5.5%o六、施工工艺流程、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1、准备工作面应在施工前一天准备好已精平路基,交验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对于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2、施工放样应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时,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边缘的设计高挂基准线。要用白灰划出边缘线。3、拌和与运输(1)底基层:底基层材料应在稳定土集中拌合厂内进行机械拌合。拌合前的集料应具备良好的储藏条件,拌合时应准确配料,施工时的水泥含量可相对试验值提高最多0.5%,含水量宜根据施工气温比最佳含水量稍高(AW10%),材料拌合应尽量均匀。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具有严格的时效性,从投料拌和到碾压成型完毕的过程(延迟时间)不应超过6h,最好控制在4h以内,否则应通过加缓凝剂进行水泥凝结时间的调整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至工地,在运输过程中,车上的混合料应采取覆盖措施以减少其水分的损失。(2)基层:施工时应认真参照推荐级配范围确定集料组成,注意严格控制最大粒径以免离析,严格控制粗集料与0.075mn以下细料用量使混合料形成密实骨架结构。拌合含水量可视延迟时间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但应严格控制增量在1%以内,其它工序及其要求同于底基层。4、摊铺(1)底基层厚度40Cnb基层厚度20Cnb上底基层和下底基层厚40Cn1采用平地机摊铺,基层20Cn1采用摊铺机摊铺,为了确保上底基层和下底基层的整体性,上底基层和下底基层厚40cm采用分层摊铺,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摊铺时应严格掌握底基层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取1.25),混合料应均匀一致,平地机根据各控制点标记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初平作业,测量人员对各控制点进行高程核实,同时做好标记,由平地机细平,该工序进行时应有专人跟随平地机走动,以手势指挥机手整平,平地机行走速度应控制在5kmh以内,保证整平效果;在初平、细平时,不时对整平中出现坑曲及时由人工添料填补。摊铺后要有专人检查质量,防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离析,产生离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及时调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以及路拱横坡度在评定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2)基层:基层20Cn1采用两台摊铺机并排,呈梯队方式同步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一般错开10-20m,两幅之间应有20-4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横向搭接位貉宜错开2n以上,上、下层的纵向搭接位宜错开20Cm以上。靠前的摊铺机在中线(或边线)的一端利用自动找平装貉沿已控制好高程的导向钢丝向前摊铺,在距离中线6.5米的一端利用铝合金直块控制高程;靠后的摊铺机一边利用自动找平装路沿已控制好高程的边线(或中线)的导向钢丝向前摊铺,另一边利用雪橇沿已按高程控制铺筑好的水稳向前摊铺,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时压实机具应与压实厚度相匹配,基层、底基层要求用摊铺机一次摊铺碾压成型。水稳碎石成型时间较短,从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碾压成型时间不得超过试验路确定的延迟时间要求,并不得超过2小时。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除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其它要求同底基层。5、碾压在高程检查无误、平整成型后,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在±1%时,即可进行碾压。当水分不足时应先洒水补充水分,等到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采用先静压一遍再振压3-4遍,最后胶轮静压一遍的方法。对于直线段和不设曲线段部分先从外侧向路中碾压,在设置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重叠30cm以上);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密实度为止。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对两遍碾压完的结构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并保证最后碾压结果到达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外观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21;111/11为宜,以后用2.03kmh,最后静压4km/ho其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以免发生推移,形成不适宜结构。路面的两侧,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集料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蒸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