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及教案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
-
资源ID:439443
资源大小:61.4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及教案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一、单元计划二、教学设计三、课时计划上课老师:上课地点:上课班级:三年级上课时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足球运动最基本的传球动作,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并掌握传球时机和击球部位,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实践的意志品质,同时在竞争与合作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课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活动11、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中助跑与支撑脚站位的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其力量、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3、激发学生学习传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1、助跑2、支撑脚站位重点:助跑后支撑脚的位置难点:动作协调连贯1、球性练习2、讲解示范助跑与支撑脚站位3、个人自主练习4、足球游戏5、体能课课练6、点评自评21、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的击球动作,体验准确的击球部位。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其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以及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击球重点:传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难点:传球时踢球腿的外展1、球性练习2、讲解示范击球技术3、个人自主无球模仿4、2人、多人的有球练习5、体能课课练6、点评自评31、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的完整动作,体验足球的乐趣。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其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3、激发学生学习传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脚内侧传球完整动作重点:踢球腿外展与触击球点难点:动作协调连贯1、球性练习2、讲解示范脚内侧传球的完整技术3、三角传球4、多人传球5、体能课课练6、点评自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二(三年级)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2011版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灵动教育”的特色,以发展学生为本,运用我校“灵动课堂五字教学模式”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教材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选自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用书。足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也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能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内容所吸引,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有浓厚的足球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学习与锻炼足球的时间不多,运动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差,绝大部分同学能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四、教学目标1、运动技能: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的击球动作,体验准确的击球部位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其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3、心理、社会适应: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以及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五、教学内容脚内侧传球六、教学重难点重点:传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难点:传球时踢球腿的外展七、设计思路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遵循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重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学习。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氛围,吸引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思,在思中悟,从而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并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八、教学流程1、首先进行课堂常规教学,接着是听音乐走成2个同心圆,然后在老师的语言引导、带练下做体能热身操,使体能热身更吸引,更有趣,达到热身与激趣目的。2、采用跳跑拿球游戏来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发展协调性。3、采取自主选择练习的形式,让学生熟悉球性,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能。4、采用激励法,培养学生主动练习的意识,引出本课课题,接着讲解示范动作。5、教师带练做无球模仿练习,学生自主体验。6、采用小球击大球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准确的击球部位,发展其传球能力。7、通过灵动传球来准确把握脚内侧传球的触球部位。8、采用穿越时光隧道的练习巩固脚内侧传球的准确性。9、通过课课练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10、师生一起听音乐做体能放松操,放松身心,调节情绪。11、师生评价,总结收获。九、教学策略脚内侧传球的形式是多样的,本课以选拨足球小将为主题精心设计内容,采用启发引导法、探索模仿法等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满足学生追求新颖有趣的心理特点,创设活跃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和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宽松、愉快地学习,达到“学中有乐,乐中有获”的效果。十、教学亮点1、本课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在玩中练,在练中思、,在思中悟,从而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充分发挥音乐的教学功能,以音乐为教学工具引领各种体能练习,达到激发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参与练习。3、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鼓励,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十一、安全保护措施1、加强教师巡回指导时的安全提示;2、自主练习避免高难度、危险动作。学校班级三年级单元课次执教教师学习目标1、运动技能: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的击球动作,体验准确的击球部位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其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3、心理、社会适应: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以及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学习内容脚内侧传球重点传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难点传球时踢球腿的外展场地器材篮球场1块足球41只标志盘100个小体操垫24张绳梯8条音响1套安全措施】、加强教师巡回指导时的安全提示;2、自主练习避免高难度、危险动作。教学流程教学常规-体能热身-体能游戏-熟悉球性-引出课题-讲解示范-一无球模仿-以小击大一-灵动传球-穿越隧道-体能课课练一-体能放松-教学评价课的结构达成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活动组织方式教师活动练习时间练习次数运动量课堂常规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报告人数自律小将齐步走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动作自然摆臂有力四列横队ftttfIftfttIttttfI教师宣布内容,提出目标O安排见习生指挥提示21小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与韧带,提高兴趣,增强体能活泼小将体能热身自编操集体练习动作自然、舒展、大方司心圆O语言引导带练互动参与音乐伴奏41中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协调小将体能游戏跳跑拿球合作练习互相提高注意安全4人小组tItttItt引导带练语言提示巡视指导提示安全43大课的达成目标学习学生组织教师练习练习运动结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次数量各种球性练习,发展学生控球能力百变小将熟悉球性自主练习动作协调满天星t评价鼓励提示安全2若干中技能学习90%以上的学生学会脚内侧传球的击球动作,体验准确的击球部位脚内侧传球无球模仿以小击大灵动传球集体练习小组练习合作练习2人小组讲解示范引导带练师生互动评价表扬提示安全12若干中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灵动小将穿越隧道合作练习小组练习动作协调2人小组tt5人小组tttt引导激励讲解示范师生互动评价表扬提示安全6若干大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强壮小将体能课课练集体练习小组练习5人小组tttf引导带练语言提示巡视指导提示安全52大身心身心放松,调节情绪柔韧小将瑜伽放松轻松愉快自主练习满天星ttIt引导带练师生互动31小放松自我评价,总结收获教学评价总结收获O分析点评21小平均心率预计135140次/分强度指数预计1.51.6练习密度预计50%-55%运动130j心率120曲线110/Z图预100Z4计0102030402016年11月3口下午,阳光灿烂,在海珠区大江苑小学的操场上,4个阳光的小伙子认真地课后布置好上课的场地,2点30分准时开始我的异地课堂教学足球:脚内侧传球。上课的对象是反思大江苑小学三年2班的学生,初次见面对他们没有了解,感觉他们朝气活泼。这次的课堂教学同一目标,抽签决定上课班级,没有见面,没有试教,挑战性极大。我利用上课前仅有的15分钟见面时间,跟同学们简单讲解了这次课的流程、组织形式、练习方法与要求,就开始正式进入课堂。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这次课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认真回想,还有多个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课堂里能更好地把握。一、音乐的运用处理不够恰当。在课堂里,老师在讲解的时候,音乐没有停顿,在处理音乐时没有准确预设好讲解与练习的实际,练习时音乐停了学生没有马上停下来听讲解,容易拖时间,到下一个音乐响起时,讲解没有结束,导致学生听不清楚一些练习方法与要求。二、学生对于分组的要求不清啦。上课前,我利用小球贴纸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分成单号、双号,要求在每个环节时是用谁的球进行传球练习。由于贴在脚内侧上的贴纸贴不稳,多位同学都跑过来要求重新要贴纸而没有练习,造成课堂的连贯性掌握不好。而且学生不清晰用谁的球进行练习,多出来的球随意摆放,影响练习的场地,妨碍练习的组织。三、场地的布置充分,但是没有及时调整一些练习内容的组织形式,给讲解示范造成难度。如:在强壮小将体能课课练中,分成8个小组向外练习,老师要每组都讲解,非常不合理,如果改成8个小组向内练习,老师在中间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