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对抗演练项目操作规程与评判细则(初稿).docx
-
资源ID:439420
资源大小:151.5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域救援对抗演练项目操作规程与评判细则(初稿).docx
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水域救援比赛项目操作规程与评判细则一、基础体能科目一、普考体能科目(一)科目一:200米游泳(5人)1 .人员着装参赛人员着泳裤(上不过腰、下不过膝),带泳镜、泳帽。2 .场地器材在50米长的泳池(一段设为起点处),从一号至五号,共五个泳道(每个泳道间距2.5-3米)3号裁判员4号裁判员1号裁判员发令员2号裁判员参赛人员着入水(以单手触摸起点池壁为准备开始标准)。听到发令员发出'、预备开始(以鸣枪为准)的口令后,所有参赛队员从起点处出发折返50米长泳池两个来回(最后以单手触摸起点池壁为结束标准)。整个比赛中,不限制泳姿。每次转身时,参赛人员身体的任一部分必须触及池壁。4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计取成绩:未在自己泳道内完成考核,或影响、助力其他泳道考核人员的。两次抢时出发的。出发前未单手触摸起点池壁的。到达池壁折返点转身时身体任一部位未触及池壁的。穿戴任何有利于浮力器具(如手、脚蹊等,不含泳镜)。未穿着泳裤(上不过腰、下不过膝)、泳镜、泳帽的。在整个比赛进行过程中,当正在参加比赛的参赛人员还未游完全程前,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果下水,应取消其原定的比赛资格。游泳中途停止,身体任意部分触碰池底。最终游完200米未单手(或双手)触摸起点池壁的。5 .成绩评定Q采取人工计时的方式时间4分钟4分30秒5分钟5分30秒大于6分钟分数100807060不得分(二)科目二:400米膜泳(5人)1 .人员着装参赛人员着湿式水域救援服(全身),佩戴面镜(含呼吸管)、双脚蹊(含潜水靴)入水。2 .场地器材在50米长的泳池(一段设为起点处),从一号至五号,共五个泳道(每个泳道间距2.5-3米)3号裁判员4号裁判员(妈西6)啊(呜DIb(I!线E7一)墟嬖器Z(1号裁判员发令员2号裁判员参赛人员以单手触摸起点池壁为准备开始标准,听到发令员发出、预备开始(以鸣枪为准)的口令后,所有参赛队员从起点处出发折返50米长泳池四个来回(最后以单手触摸起点池壁为结束标准)。整个比赛中,可采用任何泳式。每次转身时,参赛人员身体的任一部分必须触及池壁。4.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计取成绩:未在自己泳道内完成考核,或影响、助力其他泳道考核人员的。两次抢时出发的。出发前未单手触摸起点池壁的。到达池壁折返点转身时身体包含脚蹊任一部位未触及池壁的。穿戴任何有利于浮力器具(如手、脚蹊等,不含泳镜)。未穿着湿式水域救援服(全身),佩戴面镜(含呼吸管)、双脚蹊(含潜水靴)入水。在整个比赛进行过程中,当正在参加比赛的参赛人员还未游完全程前,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果下水,应取消其原定的比赛资格。游泳中途停止,身体任意部分触碰池底。最终游完400米未单手(或双手)触摸起点池壁的。5、成绩评定。时间6分30秒7分钟7分30秒8分30秒大于8分30秒分数100807060不得分二、水域救援分队技能科目(一)科目一:水域救援(1人)1 .人员着装参赛人员着水域救援服(厚度不限,分体,连体都可以)、水域救援靴,佩戴水域救援头盔、手套,穿急流专用救生衣。2 .场地器材在开放水域设置长120m、宽20m的操作区域。岸际设起点线(终点线),距岸际50m处预设1号水上平台,停靠1艘机动救援艇,从1号水上平台向外每IOm设16号浮球(半径50Cm);距岸际25m处预设2号水上平台,一侧固定拖带假人(模拟溺水者)1具。水域救援场地示意图参赛人员在起点线处站好,听到“预备”口令后,做好操作准备,听到“开始”口令后,按下计时器入水游至救援艇,上艇驾驶以S形依次绕过13号浮球;绕4、5号浮球进行两圈半8字驾驶;绕6号浮球进行两圈半。型驾驶后直接回到1号平台处;熄火固定救援艇后入水游至2号平台拖带假人至岸边,上岸冲出终点线。4 .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实施。驾驶救援艇须控制速度,避免倾覆。启动绳事先连接,配有一个快挂。橡皮艇固定在一号平台的左侧,固定方式为船边绳或船头绳固定(固定结不限,但要牢固,以人为拉不动为准)。橡皮艇返回停靠一号平台时固定船的方式不限(人离开船,船不漂走为准),船外机必须熄火。被救者为假人(由组委会提供),位于二号平台左侧,救人方式不限,被救者必须靠岸(以被救者触碰起点平台为准)。入水后游近救援艇和假人过程中须采用攻击式泳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未按程序要求操作的,不得操作分。5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取操作评分(60分)和计时评分(40分)综合评定。计时采用人工方式,用时自下达开始口令后,到参赛人员冲出终点线止。(1)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计取成绩:违反操作程序和要求的。驾驶救援艇过程中参赛人员落水的。6 S型、8字、O型绕标少绕的。拖带过程中出现任何对假人失去控制的动作导致假人脱手的。超过操作时限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作扣分处理:7 操作过程中个人防护装备掉落的,每件扣10分。8 熄火绳未固定或固定错误的,扣10分。9 绕标过程中碰到浮标的,每次扣5分。假人拖带过程中,须保证口鼻始终在水面以上,出现口鼻没水情况的,每次扣5分。(3)时间要求:采取人工计时的方式时间1分钟1分20秒1分40秒2分钟超过2分钟分数40分30分20分10分不得分(二)科目二:翻舟自救(5人)1 .人员着装参赛人员着水域救援服(厚度不限,分体,连体都可以)、水域救援头盔、水域救援靴,佩戴水域救援头盔、手套,穿急流专用救生衣、个人抛绳包(15米以上)、水域救援割绳刀。2 .场地器材在长度为I1O米的开放水域设起点线即终点线、舟艇线(离岸扁5米)、距离岸边80米处设置1个浮台为马达维修区(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距离岸边100米处设置1个圆形浮球,翻舟区(离水岸线100米至110米),舟艇线上放置充气式动力艇一艘(船头朝向起点),3.8米充气式动力艇1艘,30匹动力马达1台(不与船体提前挂接),马达固定绳1条(约4.5米)无动力船桨2副(4支)、船外机含螺旋桨防护罩1个、维修工具若干,舟艇及救援装备不得改装。场地示意图3 .操作程序参赛队员穿戴整齐后在起点线处打OK手势,由指挥员向裁判员报告“准备完毕”,裁判员下达“开始”的口令后开始计时,五人协力将充气动力艇拖拽入水并安装好30匹马达,驾驶员迅速启动船外机,其余人员顺势上艇,驾驶员将艇开至100米处,舵手将船外机马达熄火,1、2号员用力拉绳将充气动力艇翻覆,所有队员随艇一起翻入水中,翻覆舟艇时所有队员要避开船外机位置,防止螺旋桨伤人,舟艇翻覆后1、2号员迅速游回艇边,并迅速将翻舟绳抛于艇上,两名队员爬上艇,抓住翻舟绳准备将艇翻正,所有人员全部上艇,所有翻舟自救动作需在翻舟区(IOO-I1O米)完成翻舟自救动作,无动力划艇(带浆)将艇划向80米处的马达维修平台,对船外机进行故障排除,待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船外机行驶100米处浮球,绕过浮球完成试航,然后全速返航至起点线,舵手熄火,所有人员下艇冲出起点线喊好计时停止。4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计取成绩到达翻舟区域,船外机马达未熄火进行翻舟自救的。少于2人进行舟艇扶正的。未在翻舟区域完成整个翻舟自救动作的马达排除故障时零部件掉落,因零部件掉入水中至排故无法完成的,安全操作不计分。舟艇扶正后向马达维修区域划行,舟艇越过IOO米,5名队员未全部上船的。未触碰到马达维修区浮台就开始返回进行绕标的(舟艇任意位置触碰即可)。参赛队员除携带必要的维修工具外,不得携带火花塞等配件。违反操作顺序,未按程序要求操作的。5 .有下列情形之一,做扣分处理船外机马达未用绳索与舟艇连接,进行安全固定的扣10分。船外机马达未进行安全固定就开始启动的扣10分。未按要求装备器材或数量不足,丢失、缺失的每件扣5分(例如船桨、个人防护装备丢失)。绕标航行时触碰浮标的每触碰1次扣5分。舟艇在用船外机马达行进时,参赛人员坐在船边的每人次扣5分。6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取操作评分(60分)和计时评分(40分)综合评定。计时采用人工方式,用时自下达开始口令后,到参赛人员冲出起点线止。时间6分钟8分10分15分超过15分钟分数40分30分20分10分不得分(三)科目三:孤岛救援(6人)1 .人员着装每支参赛队由6名队员组成,其中1名干部任队长(兼安全员)。参赛队员要具备一定的绳索救援资质或实战经验。个人防护装备:参赛人员着抢险救援服,绳索救援个人防护装备全套(绳索救援头盔、手套、三类安全吊带、下降器、O型钩10个,手持上升器(含动力短绳)、脚踏绳、牛尾绳、止坠器2个、双人势能缓冲带2条、短链接)。团队器材装备:全部团队器材装备由各参赛队自带,比赛对器材种类和数量不做限制,但须符合GB494-2004、EN1891.EN892、EN362、NFPAI983等标准,且必须是本救援队长期熟练使用的(水域和绳索救援)器材,不得临时借用,不得使用电动、油动类器材。2 .场地器材现场设置起点线,终点线,限位线,工作区,抛投区,河道宽约50米,A点设6名队员(指挥员、先锋、担架手、岩角手、拖拉手2名),B点被救者1名,B点预设强壮锚点36千牛,抛投器、单架、绳索(直径应在10-11毫米的静力绳)及其它团队装备若干。场地示意图3 .操作程序。6人绳索救援小分队着抢险救援服穿戴绳索救援个人防护全部装备,从起点线出发一次性携带救援需要的器材(不允许折返取器材),到达A点工作区,利用抛投器打至B点抛投区,B点被救者利用牵引绳,牵拉绳桥,指挥员指导被救者将绳索挂接至B点强壮锚点内,A点收紧绳桥后先锋员携带担架、牵引绳横渡至B点救助被救者,横渡至B点人员不限,装有伤员的担架需要有救援人员伴随,待担架过限位线,方可解除所有挂接,将被救者抬至安全区后拆除所有架设在现场的器材装备,所有队员携带装备到达终点线计时停止。4 .操作要求(1)从“开始救援”口令至最终将被困者救至岸边到拆除系统,并回到终点线限时60分钟,超时或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被裁判员以危险动作叫停三次或救援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判定为救援失败并立即终止比赛。(2)强制暂停。强制暂停的口令由现场裁判及安全官下达:裁判在比赛中发现“必须要立即纠正的安全隐患”时,可随时申请强制暂停,但计时继续。在人员救助过程中,裁判有两次技术暂停时间。当担架受力(装入伤员)离地Im时,裁判将进行强制暂停并对系统、人员等进行安全核查,此时计时停止。发现问题时,向参赛队长指出,随后发出“继续比赛”的口令(恢复计时),参赛队伍开始继续比赛作业。系统即将受力(例如:先锋手接近伤员与绳桥挂接离地时悬空受力),裁判将进行强制暂停对系统、人员等进行安全检查,此时计时停止。发现问题时,裁判向队长指出,随后发出“继续比赛”的口令(恢复计时),参赛队伍开始继续比赛作业。(2)违例项目:搭建的绳索救援系统不限,整个绳索救援系统必须采用DRT双绳救援系统(必须有采用双绳救援、保护点不能少于两个)绳桥必须是双绳以上,绳桥承重不能超过2个人。锚点必须是36KN以上的强壮锚点。器材分为个人穿戴的的防护器材,团队公用器材包(滑轮、锁扣、扁带、控制器、提升器材等)和绳包(绳包内的绳结可以提前制作),但搭建的救援系统、倍力提拉系统不得与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