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小学教研专项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427823       资源大小:18.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小学教研专项发展规划.docx

    实验小学教研专项发展规划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使我校教研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根据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从“底线+特色”的要求出发,特制定以下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工作的引领下,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以常规教研为抓手,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高效课堂”建设为重点,守住底线,突出特色,完善研训网络体系,增强校本研训实效,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我校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思路从“减负增效”和“精准教研”两方面入手对学校的研训工作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在做好学校整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以教研组、备课组为行动单位,充分发挥教研、备课组长的引领作用,通过研讨交流,在碰撞中思变,在共鸣中提升,以带动学校研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从“精简中添动力”“融合中寻特色”“细致中出实效”“钻研中求创新“四个方面引领老师们稳步踏上学习成长的快车道。开展研训工作注重“研而有行”,将“研”的成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打通教研与课堂的最后一公里。双减政策下,教研科研相结合应该成为常态,课题研究要提上日程。以教研带科研,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政策落实。三、工作重点继续完善深化“三课一讲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注重“两学”优化,立足现实需要,借力信息化手段,追求有效研训,在本学期学校教研大主题“依据学科性质,落实基本的学科素养”的引领下,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确定学科教研主题,围绕“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等中心任务分项目开展实践与探索,凸显学校特色,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四、工作安排(一)追求有效研训,助推专业成长1探索“三课一讲”研训合一的教师研修模式,聚焦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把“三课一讲”研修活动问题化、课例化、竞赛化、理论化、流程化,开展专题化、系列化的研训合一的研究与实践。“三课”指磨课、赛课、写课,“一讲”指实小的教师活动阵地一一汇泽讲堂。2,推进“五步式”集体备课研修流程,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备课组为组织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必要时可以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务必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3,明确“四步法”主题教研的研修流程,使校本教研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将“课堂观察量表”引入主题教研活动中,每次主题教研前,教研室会连同学科教研组,根据教研主题精心设计观察量表,将主题解构,从教师、学生等不同的观察视角确立观察点,力争最大限度突破问题,凸显主题教研的靶式追踪效能。4 .进一步完善实验小学骨干教师管理考核细则,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力度,引领各级骨干教师在校本研训、课题研究、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管理、指导与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5 .抓好青年教师成长关键期,完善“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师徒权利、义务,定期总结考核,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实施落实“青年教师成长引领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团队建设等组织形式,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沃土。6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健全教育科研专项工作制度。充分调动课题主持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的引领、指导作用,发挥教导处、教研室、课题主持人的管理、督导职能,以点带面,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深化。完善教科研管理网络:“教研室一一教研组一一备课组一一教师”的四级教研工作管理网络。7 .幼小衔接、"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政策落实势在必行。本学年学校将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工作,认真指导好已经立项的省、市级课题,特别是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严格把关,防止研究流于形式。充分发挥课题组的职能,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学校教研室根据课题分工以及时间安排进行课题跟踪,充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开展,特别鼓励在课题研究中采用案例研究法,将课题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本学年学校将大力倡导校级小课题研究,消除课题研究的神秘感,从平时的教研活动入手,鼓励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当中来,从而使自己在不断地学习与摸索中培养课题研究的能力。6.依托实小“汇泽讲堂”,充分发掘身边教师的智慧,互相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讲堂主要围绕“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展开,探讨学科素养落实策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堂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配合“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达标课”等活动开展。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流程分三个阶段:一是课堂教学阶段,由教研组长连同本教研组的骨干教师商讨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展示;二是研讨对话阶段,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对话、提问等形式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三是归纳反哺阶段,由教研组整理资料,归纳提升,然后反馈给每一位学科教师,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坚持活动引领,搭建展示平台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培训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争取最大机会让教师外出培训,回来后对全体教师作报告,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2,融合新教育理念,营造书香校园和缔造完美教室,积极推进“十大行动”,开展“十新”项目研究。3鼓励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认真实施实验小学书香荟朗读者计划,开展好每月一期的教师主题读书朗读活动。4 .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推普周、经典诵读、古诗考级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安排:九月份1暑假师生、家长读书方面的征文汇总上报。5 .部署本学期教研工作,教研室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各备课组制定课程纲要。6 .安排本学期的业务学习内容。7 .幼小衔接研讨系列活动。8 .各学科常规集体备课活动和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6,完善实验小学骨干教师管理考评细则9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及相关活动开展。10 .推普周活动开展。11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12 .教师黑板板书比赛活动。13 .组织线上学习培训活动。十月份1 .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亮相课(近三年)。2 .各学科常规集体备课活动和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3 .微课录制培训。4 .微课录制评比活动。5 .第四届数学节活动。6 .课题申报研究相关工作。H一月份1 .各学科常规集体备课活动和主题教研活动。2 .加强教师培训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贝1外出学习老师进行二次汇报活动。3 .结合学校实际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4 .精品教案设计评比活动。十二月份1 .搞好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学习。组织好优秀教案、课件、优秀课、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组织优秀备课组的、优秀教研个人评选。2 .教师的业务及读书笔记检查。3 .骨干教师考核。4 .期末复习研讨。5 .迎接督导评估。一月份1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总结,并进行相关活动评选。6 .期末复习研讨。7 .安排寒假教师学生读书活动。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小学教研专项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