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421805
资源大小:161.98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信息密集度高的特点,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扩大内需的“加速器”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四川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扩大内需规划、眉山市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眉山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眉山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4年)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丹棱县委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编制本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丹棱县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服务业发展,为丹棱全面建成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取得成效总量规模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丹棱县服务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2.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2亿元,年均增长36.7%o2023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9%,较2015年提高24.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8%,较2015年提高20.6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23年全社会服务业投资额达3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额比重的59.9%,较2015年提高20.8个百分点,社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快递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农村网络电商零售额7.6亿元,网商数量(含企业、个人)410个,知名电商企业的总数量达82家;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9亿元,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总数达107个,同比增长31%;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6.8%;批发市场、商品市场数量达9个。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总收入从2015年16.2亿元增加至2023年27.79亿元,旅游人数从207万人次上升到293万人次。快递物流增效提质,2023年,全县快递物流企业11家,涉农电商企业150余家,网店2000家、微店3000余家,线上销售额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9家,500万元以上的有6家;邮政快递物流业务总量为1213亿元,增速8%,位居全市第1。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丹蒲合作全方位推进,与蒲江签订“1+6”同城发展战略协议,加速同城进圈。交通同城实现新突破,G351、S1O4、S401丹蒲快速通道等国省干道改造升级稳步推动,争取市域铁路S5号线尽快实施,启动丹棱县通用机场、成峨高速丹棱段前期工作,为丹棱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渠道和空间。政策环境有力改善。扶持政策不断深化,市上出台关于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丹棱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丹棱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等文件,从项目资金、人才培养、创新创造、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四百工程”,开设“成德眉资投资专窗”,推进丹蒲“同城化无差别”政务服务,事项委托下放、提速增效、全程网办,实现企业开办4小时内办结。第二节“十三五”时期存在问题市场主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缺乏,企业结构以小微企业为主,2023年丹棱县服务业限上企业为3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为7家。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保险公司2家,缺少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以及信托、金融租赁、股权投资等新型融资渠道。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不充分。新兴业态相对较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丹棱县服务业仍以传统批发和零售业为主,满足人民多元化、高品质的新型消费场景业态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2023年丹棱县城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为70%o文化旅游业有待发展,虽然有多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区和特色村庄等,但文旅资源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少标杆旅游产品和区域特色品牌影响力,景点标识度低,留不住客源。夜间经济不发达,打造的特色街道吸引力不足,人气不旺,未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融合发展度低。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推进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高新技术尚缺,创新驱动不足。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产业园、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处于发展初期,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为300万人次,低于周边相邻县区,转型升级存在难度。对外交通大通道骨架网未全面建成,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三节“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一、发展机遇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提供支撑。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国家、省级战略以及市委提出“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发展战略,都将提升丹棱战略位势、增强发展能级,加快资源优势转化和做足做好配套文章,进一步扩展丹棱服务成都、融入成都空间。消费市场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首先,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丹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6764元,比2015年增长4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441元,比2015年增长56.0%。其次,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居民消费需求从“基本物质文化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转变,从“模仿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再次,服务性消费占比明显提升。从消费结构看,近几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商品性消费支出增速,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从大众化消费到个性化消费的转变趋势较为明显,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势头足助力行业发展。为加快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省政府印发实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的目标。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政策将有力促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探索智慧社区、智慧物流、智慧零售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为推动丹棱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面临挑战发展环境面临深刻且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矛盾新挑战,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棱服务业尤其是商贸业和文化娱乐旅游业,受到明显冲击。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各项经济指标显著下降,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经营成本明显攀升、外贸进出口下跌以及项目建设推进受阻等问题。相邻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相邻县(区)在服务产业发展上同质化现象明显,抢占市场资源要素较为突出,丹棱县服务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丹棱县虽毗邻成都,拥有地缘优势,但是受到成都市的辐射效应不太明显。丹棱县周边县(区)如仁寿县、洪雅县、青神县等县域经济基础良好、经济增速稳定,其产业规模对丹棱县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和县委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抢抓国际国内“双循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实施服务业发展“5大工程”,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1个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健康养老业、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4个成长型服务业,着力构建“1+4”现代服务业体系,统筹发展商务会展业、房地产、教育体育、金融、社区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建成省级服务业强县,高质量建成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第二节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服务业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和集聚。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供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主动适应科技日新月异、产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内部相互融合发展,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布局,集聚发展。依托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和创新载体等,引导服务业合理布局。将服务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围绕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条高度关联、资源要素高度集聚的特点,建设主体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空间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互动,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抢抓“双碳”机遇,推动传统服务业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安全底线思维,严格把好服务业领域安全关口,健全服务业源头安全治理体系,推动服务业高效安全发展。第三节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同城化交界地带先行先试示范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具有辨识度、显示度的成都都市圈现代文旅产业新高地和生态宜居生活城市。规模效益明显提升。与眉山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差距缩小,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商贸等产业成为眉山市产业名片。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7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1%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5%以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到202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亿元,争取高能级高水平的论坛、展会、国际国内重大会事、赛事落户丹棱。产业融合更加深入。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渗透质量显著提高,产业环节更加丰富、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全过程、综合性服务方式全面展开,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旅游商贸等融合性产业成效明显。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商业网点规划全面成型,专业市场辐射范围显著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亿元,创建4A级及以上景区1个。专栏1丹棱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指标年均/指标名称2023年2025年累计(%)总量服务业增加值(亿元)33.257发展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30.444目标从业人数比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37.87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102235元)重点社会物流总额(亿元)1.372.0领域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亿8.314.3发展元)指标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6.911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个)01第三章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做大做强支柱型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扩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