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种新型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研发与实验.docx

    • 资源ID:408962       资源大小:140.2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种新型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研发与实验.docx

    一种新型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研发与实验2023-04-1408:33【摘要】目的:初步评估新型柔性、双臂、主从操作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一DREAMS(dua1-armroboticendoscopicassistantforminima11yinvasivesurgery)系统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1dissection,ESD)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新鲜剥离的健康猪胃作为模型,设计不同大小的类圆形病变10个(胃窦和胃体各5个),由2名内镜医生(甲和乙)独自完成内镜下剥离操作,观察DREAMS系统辅助下的剥离效果(黏膜下剥离速度)、安全性(肌层损伤、穿孔发生率)和操作性能(抓取效率:用每个病变需要夹钳夹取的次数来评估)O结果:10例机器人辅助下的ESD均顺利完成,10个病变均实现整块切除,病变直径(22.34±2.39)mm,剥离时间(15.00±8.90)min,剥离速度(141.79±79.12)mm2min,平均每个病变需要夹取4.2次,共有4例(40.0%)ESD出现肌层损伤,无一例穿孔发生。结论: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REAMS系统辅助ESD安全、可行。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能够切除直径2cm的病灶,且具有更高的完整切除率和较低的原位复发率,已成为早期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应用传统单通道内镜进行ESD手术难以形成操作三角,不能为ESD提供充足的手术视野;同时,现有手术器械自由度较少,使得ESD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存在较高的出血和穿孔风险。以上因素限制了ESD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充分的视野暴露与精巧、灵活的手术器械是高效、安全ESD手术的关键。良好的对抗牵引力是视野暴露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体位牵引、金属夹联合丝线牵引、金属夹联合弹力圈牵引等多种方式被应用于临床,这些辅助牵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黏膜下剥离视野,但是其在牵引力大小和方向的控制、黏膜下层张力的调节和牵引位置的改变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将机器人技术与微创手术技术相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潜在方法。通过模拟外科手术实现双臂操作,消化内镜机器人一方面可以提供高效的对抗牵引,另一方面多自由度、精准控制的手术器械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灵活性,保证了手术质量,有望降低ESD的技术要求。近年来,多种消化内镜机器人被研发出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尺寸较大、技术垄断等。针对这种情况,本中心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柔性、双臂、主从操作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DREAMS(dua1-armroboticendoscopicassistantforminima11yinvasivesurgery)系统,又寸其进彳亍了充分的应用前测试,并初步评估了其在离体猪胃ESD术中的剥离效果、安全性和操作性能。材料与方法一、DREAMS系统总体描述DREAMS系统是一种柔性、双臂、主从操作的内镜机器人系统,由柔性双通道内镜、柔性手术执行器(从手)、操作主手、六自由度定位臂和控制系统组成(图1)。整个系统均为自主研发,针对消化道狭长、多曲的特点,结合消化内镜手术操作要求和医生的操作习惯进行设计,进入人体部分尺寸小、长度大,与软组织交互部分刚柔相济,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注:为柔性双通道内镜;为柔性手术执行器;为操作主手;为六自由度定位臂图1DREAMS(dua1-armroboticendoscopicassistantforminima11yinvasivesurgery)系统整机展示二、机械结构1柔性双通道内镜:柔性双通道内镜具有成像、吸引、副送水、充气、冲洗镜头的功能,通过操作手轮,可实现蛇管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摆动,摆动角度可达上210。、下90。、左100。、右100。前端部外径118mm,集成有双工作通道、超细双照明光纤、彳散型CCD成像镜头、水气喷嘴和副送水口,其中工作通道分别为3.8mm和2.8mm,兼具尺寸小、工作通道大的特点。插入部有效工作长度103Omm,可以覆盖食管、胃、结肠。图2为柔性双通道内镜实物图。注:A指示的是上下摆动;B指示的是左右摆动;为内径2.8mm工作通道;为超细双照明光纤;为副送水口;为水气喷嘴;微型CCD成像镜头;为内径3.8mm工作通道图2柔性双通道内镜组成及功能展示2 .柔性手术执行器:柔性手术执行器即从手(图3),分为左手和右手。左手为夹钳,集成于柔性操作臂末端。右手为电刀,集成于柔性并联腕关节末AOuU而。注:16为左从手各部件,其中1为轴向平移,2为旋转,3为外展,4为内收,5为俯仰,6为夹钳开合;79为右从手各部件,其中7为前进,8为偏转,9为俯仰图3柔性手术执行器组成及功能展示柔性操作臂(含末端夹钳)共由五个连杆串联构成,形成6个自由度:轴向平移、旋转、外展、内收、俯仰(提拉)、夹钳开合。柔性操作臂的轴向平移和旋转自由度是通过长距离弹簧管从内镜工作通道入口处传递至柔性操作臂基座实现的,平移范围-5555mm,可以覆盖病变组织的直径为20-30mmo柔性操作臂的外展和内收自由度采用绳索驱动的方式实现,运动范围均为060。通过外展和内收自由度可形成操作三角,避免柔性操作臂连杆遮挡黏膜下视野。柔性操作臂的俯仰自由度旋转轴与外展/内收自由度旋转轴垂直,其运动范围为-6060。,用来实现对黏膜的提拉,最大提拉高度约为17mmo末端夹钳采用单边开合的方式,从而减小夹钳开合与外展/内收自由度的耦合。柔性操作臂的外径为3.5mm,可以顺利通过内径3.8mm的内镜工作通道。柔性并联腕关节采用并联式结构,利用四根记忆合金银钛丝连接基座和末端连杆形成2个自由度:偏转和俯仰,最大弯曲角度均可达90oo电刀集成于柔性并联腕关节末端连杆上,其到柔性并联腕关节旋转轴的直线距离约为14mm,在偏转自由度作用下,电刀最大可覆盖横向28mm的病变组织。为了增大电刀的纵向覆盖范围,柔性并联腕关节还具有轴向平移自由度,其运动范围为-3939mmo柔性并联腕关节的外径为2.5mm,可以顺利通过内径2.8mm的内镜工作通道。3 .操作主手:操作主手为串联式结构,分为左手和右手,分别控制左右从手的运动。操作主手具有3个位置自由度和3个姿态自由度(图4),3个位置自由度用于控制从手的空间位置,3个姿态自由度用于控制从手的姿态,此外,左主手还具有第7个自由度,用于控制左从手末端夹钳的开合。注:13为位置自由度;4-6为姿态自由度;7用于控制左从手末端夹钳开合图4操作主手组成及功能展示4 .六自由度定位臂:六自由度定位臂用于承载双通道内镜及柔性手术执行器,其运动可以利用控制面板实现,也可以通过自由拖拽实现。与操作主手类似,六自由度定位臂为串联式结构,具有3个位置自由度和3个姿态自由度(图5)。注:13为位置自由度;4-6为姿态自由度图5六自由度定位臂组成及功能展示三、控制系统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采用主从操作的控制方式,其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控制台(主端)、软件系统和从端硬件系统。主端控制台包括左右主手、显示设备和若干功能开关。首先,内镜通过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器将目标图像反馈至控制台的显示设备。然后,医生根据内镜反馈的图像控制定位臂自由拖动的功能开关,调整定位臂末端执行器(内镜)的位置和姿态,使其定位到目标组织。之后,医生通过操纵主手控制从手运动。此时,主手的控制指令发送至软件系统,在完成主从映射之后,从手各关节的控制指令发送至从手控制器(Ga1i1,DMC4183),从而实现对从手的控制。此外,在ESD手术过程中,当出现烟雾、出血等情况时,医生可以通过控制台的功能开关打开内镜的送水、送气、吸引功能,快速实现对镜头的清洗,提高内镜视野的清晰度。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模式如图6所示。注:ESD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图6机器人系统工作示意图四、DREAMS系统应用前测试1 .生物相容性测试:DREAMS系统与人体接触部分均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备。为了保证DREAMS系统的生物安全性,在应用前对其接触人体部分进行了生物相容性测试。DREAMS系统接触人体的部分主要包含柔性双通道内镜的插入部和柔性手术执行器的插入部。参考标准ISO10993-1:2018,根据其接触人体的性质和时间,选择细胞毒性、皮内反应和皮肤致敏。按照GB/T16886.102017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取样、测试。2 .电气安全测试:为了保证DREAMS系统的电气安全性,在应用前对整机进行了电气安全测试。依据GB9706.12007,开展接地电阻、漏电流和电介质弓勰测试。五、动物实验1离体猪胃模型:选用新鲜剥离的健康猪的胃作为模型。为了保证胃壁的柔软和导电性,研究者将猪胃保存于室温环境中,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为了充分验证机器人的可操作性,研究者设计不同大小、不同部位的类圆形病变10个:5个病变位于胃窦,直径为1520mm,按实验先后顺序编号15;5个病变位于胃体,直径为2025mm,按实验先后顺序编号15。将离体猪胃放于提前准备好的托盘中,保证人工病变位于重力低位。由1名内镜医生预先完成黏膜下注射和环切。3 .手术机器人辅助ESD手术过程:机器人辅助黏膜下剥离由2名操作者(编号:甲和乙)完成。实验开始前,2名操作者接受为期1d的机器人辅助ESD培训I,包括Ih的ESD步骤讲解、1例传统ESD操作观摩和4h的机器人操作练习。实验应用的高频发射器为华博A350(中国)。主要步骤如下:(1)安装和调试机器人;(2)操纵机器人左手夹持黏膜边缘,暴露黏膜下视野,操纵机器人右手进行黏膜下剥离;(3)剥离完成后,利用左从手夹钳将切下的病变组织取出;(4)向胃内充气,观察有无漏气,以判断有无穿孔;(5)观察剖面。4 .结局指标和相关定义:主要结局指标为黏膜下剥离速度,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肌层损伤率、穿孑碎以及机器人的抓取效率。黏膜下剥离速度由切除黏膜面积(mm2)/黏膜下剥离时间(min)计算得来,切除黏膜面积按照圆形或椭圆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黏膜下剥离时间为开始黏膜下剥离至整个病变切除的间隔时间。机器人的抓取效率用每个病变需要夹钳夹取的次数来评估。结果一、DREAMS系统应用前测试结果生物相容性测试显示其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和皮内反应,无潜在的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电气安全测试结果显示接地阻抗、漏电流及电介质强度均满足国家标准。二、DREAMS系统在离体猪胃ES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成功完成了10例机器人辅助ESD手术(图7),10个病变均实现整块切除,病变直径(22.34±2.39)mm,剥离时间(15.00±8.90)min,剥离速度(14179±79.12)mm2min,平均每个病变需要夹取4.2次,共有4例ESD出现肌层损伤,无穿孔发生,具体情况见表I0图7DREAMS系统辅助下离体猪胃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图中左从手夹持黏膜边缘并提拉黏膜,暴露手术视野,右从手进行黏膜下剥离表1两名操作者DREAMS系统辅助离体猪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完成情操作者实验先后顺序编号病变部位病变直径剥离时间病变面积剥离速度否2(mm)(min)(mm2)(mm2min)甲1胃窦24.8315.981935.90121.152胃窦23.2413.571695.91124.973胃窦22.0312.331523.91123.594胃窦23.3610.831713.47158.215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新型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研发与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