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docx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一、材料与配合比(一)原材料控制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 .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Omni;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Ommo3 .宜采用质地坚硬、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4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确认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5 .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验(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6 .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参加耐老化剂。(二)混凝土配合比1 .混凝土配合比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技术要求。2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二、拌合与运输(一)拌合1应提前标定混凝土的搅拌设备,以保证计量准确。3 .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合物的和易性、均质性、强度稳定性确定。4 .严格控制总拌合时间和纯拌合时间,最长总拌合时间不应超过最高限值的两倍。(二)运输1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以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到场。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铺筑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规范规定。2,城市道路施工中,一般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3.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漏料和离析,夏季烈日、大风、雨天和低温天气远距离运输时,应遮盖混凝土,冬季要保温。三、常规施工(一)摊铺1模板选择应与摊铺施工方式相匹配,模板的强度、刚度、断面尺寸、直顺度、板间错台等制作偏差与安装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2,摊铺前应全面检查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及钢筋位置、传力杆装置等。3.铺筑时卸料、布料、摊铺速度控制、摊铺厚度、振实等应符合不同施工方式的相关要求,摊铺厚度应根据松铺系数确定。(二)振实1宜采用专业振实设备。2.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过振。(三)做面与养护1混凝土板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去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2.做面时严禁洒水、撒水泥粉,抹平后沿横坡向拉毛或压槽。3.混凝土强度完全到达设计强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