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室性早搏伴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特发性PVC评估治疗导管消融诱发心肌病评估治疗及药物治疗.docx

    • 资源ID:375383       资源大小:46.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室性早搏伴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特发性PVC评估治疗导管消融诱发心肌病评估治疗及药物治疗.docx

    室性早搏伴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特发性PVC评估治疗、导管消融、诱发心肌病评估治疗及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及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于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称为特发性PVC。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恶化,最终发展为心肌病,而给予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后,部分患者心功能可得到完全逆转,由此提出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PVeTCM诊断属于回顾性诊断,需满足如下条件:频发PVC,左室射血分数(1VEF)50%,除外任何潜在器质性心脏病;在有效控制PVCs后1VEF恢复50%或1VEF改善15%;PVCs有效控制的标准为PVCs负荷减少280%(PVCs负荷指期前收缩频次占24h总心搏数的百分比)。特发性PVC评估与治疗根据阴性病史和阴性查体结果推测为特发性PVC/VT的患者中,12导联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是排除潜在结构性心脏病重要第一诊断步骤,通常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确定PVC负荷。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无法确定,或临床表现怀疑有SHD可能时,应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CMR)。对于无SHD患者,PVC相关症状是决定是否启动治疗的根本指征。右心室流出道(RVOT)PVC首选导管消融,而左心室流出道(1vOT)PVC药物治疗失败后才考虑导管消融。抗心律失常药物PVC患者如有症状,应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首选B受体阻滞药或非二氢毗咤类钙离子拮抗药(CCB),但仅10%15%患者能达到治疗目标一将PVC的出现频率降低N90%。不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具体如下:对于快速心率或运动后诱发PVC的患者,应首选受体阻滞剂。当怀疑存在局灶性触发活动机制时,也应选择B受体阻滞剂。CCB是调节束起源的PVC/VT的首选药物,但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慎用CCBo由于氟卡尼可能有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受体阻滞剂或CCBS应作为非RVoT/左调节束起源的PVC的首选药物。胺碘酮与严重的全身毒性有关,仅作为导管消融或其他药物失败或存在使用禁忌时的替代治疗。导管消融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不良反应且难以根除PVCs,对于频发PVCs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推荐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成功消融PVCS后,大部分PVC-ICM可逆转,左室功能恢复的时间大多在6-12个月。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早期1VEF提高对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完全恢复有预测价值。PVCs消融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PVCs的来源部位,消融成功的预测因素包括右室流出道起源和单形性PVCso消融失败的预测因素包括心外膜、乳头肌起源和多形性PVCs。无症状患者随访无症状频发PVC/VT十分常见。在PVC>1000次/24h,1VEF正常的患者中,随访5年后出现心室功能障碍的比例<5虬一般将PVC负荷10%作为发生左室功能障碍的阈值,当PVC负荷220%时风险更高。因此,这部分患者需定期评估1VEFo在PVC负荷10%的患者中,如果出现新症状,需要重新评估。特发性PVC/VT患者评估和治疗建议A定期评估PVC负荷10%且心室功能正常患者的心室功能。对于RVOT/左调节束起源的症状性特发性PVC/VT,建议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IC)A超声心动图正常,但临床表现与典型特发性PVC/VT不符的患者,应考虑接受CMR。(aOA对于RVoT/左调节束起源的症状性特发性PVC/VT,建议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IB)aB-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毗咤CCB适用于非RVOT/左调节束起源的特发性PVC/VT症状患者。(IB)A对于无条件、不愿意进行导管消融术或手术风险高的RVc)T/左调节束起源的特发性PVC/VT的症状性患者,应考虑使用-受体阻滞剂、非二氢毗陡CCBS或氟卡尼治疗。(I1aB)A对于非RVOT/左调节束起源的特发性PVC/VT的症状性患者,应考虑导管消融或氟卡尼治疗(I1aC)A无症状的PVC/VT患者,若随访心电图发现每日PWC占比20%,可考虑导管消融术。(1ibB)A维拉帕米不推荐用于1岁以下的PVC/VT儿童,尤其是有心力衰竭症状或同时使用其他AAD者。(IIIC)A特发性PVC/VT患者不建议使用胺碘酮作为一线治疗。(IIIC)A不建议对5岁或体重GOkg的儿童进行导管消融术,除非先前药物治疗失败或存在VT诱发的血流动力学不耐受。(IIIC)图1.特发性PVC/VT不伴明显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治流程PVC诱发心肌病评估与治疗PVC负荷是PVC诱发心肌病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大多数PVC-ICM患者的PVC负荷较高。PVC患者发生心肌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主要包括PVC持续时间、QRS波群时限长、PVC起源部位、插入性PVC、PVC负荷昼夜节律变化、局灶性瘢痕及性别等。PVC-ICM是无SHD患者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重要继发性原因。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评估疑似PVC-ICM患者的基础。对于怀疑患有PVC-ICM的患者,应考虑行CMR以排除其它的SHD潜在诱因(图2)。对于SHD患者,PVC相关的症状也是决定是否进行治疗的根本指标。即使CMR发现显著的心肌瘢痕组织,只要消除引起左室功能障碍的PVC高负荷(21096),仍能改善左室功能。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导管消融可能有助于消除频发的PVC。对PVC诱发或加重心肌病患者评估和治疗建议A对于不明原因1VEF降低且PVC负荷N10%的患者,应考虑PVC-ICMoA对于疑似PVC-ICM的患者,应考虑行CMR。A对于怀疑由频发单形性PVC-ICM的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术。A在怀疑频发单形性PVC-ICM的患者中,如果患者不希望导管消融、导管消融手术风险高或消融治疗失败后,则应考虑使用AADs(仅在植入ICD的患者中使用氟卡尼,仅中度左心室功能障碍)治疗。A在怀疑为频发单型性PVCTCM的SHD患者中,应考虑AAD(胺碘酮)治疗或导管消融。A对于CRT无应答,尽管接受药物治疗,但频发单形性PvC限制双心室起搏的患者,应考虑导管消融或AAD。BWtSHD图2.PVCs诱发/加重心肌病患者的诊治流程频发特发性PVC/VT或PVC诱发心肌病患者治疗PVC类型导管消融B受体阻滞剂CCB氟卡尼胺碘酮RVe)T/调节束起源的PVC/VT:有症状,左室功能正常I级IIa级Ha级I1a级川级非RVoT/调节束起源PVC/VT:有症状,左室功能正常I1a级I级I级Ha级川级RVoT/调节束起源的PVC/VT:左室功能障碍I级I1a级川级IIa级I1a级非RVOT/调节束起源PVC/VT:左室功能障碍I级I1a级IH级I1a级I1a级PVC负荷>20%:无症状,左室功能正常I1b级川级

    注意事项

    本文(室性早搏伴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特发性PVC评估治疗导管消融诱发心肌病评估治疗及药物治疗.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