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docx

    • 资源ID:370319       资源大小:24.8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docx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甲像乙。标志词语: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暗喻:甲是乙。标志词语:是、成为。借喻:甲代乙。例句: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三、李二狗等。(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学习修辞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2 .借喻和借代有什么不同?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3 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4 .怎样区别排反复?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三、排比(-)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四)典型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榛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三)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三)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四)典型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五、设问(-)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二)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三)设问的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四)典型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六、反问(一)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三)反问的作用: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四)典型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七、对偶(-)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二)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三)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四)典型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二)判断要点: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三)典型例句:(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大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