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

    • 资源ID:368868       资源大小:199.4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

    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六次党代会精神,高标准建设淮河生态廊道,展现千里淮河百里画廊,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愿景提供生态支撑,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采取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培、森林抚育、自然修复等综合措施,扩大淮河干支流两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资源和林地产出。(二)因地制宜、景观优美。根据淮河干支流两侧滩头、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立地类型,选择适生的树种,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花则花。按照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要求,乡土植物和乔木树种合理配置,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科学搭配,把淮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成“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森林景观带。(三)统筹谋划、多规衔接。结合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修复和森林信阳建设规划森林信阳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河南省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信阳市"四水同治"规划等有关规划,以及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等工程项目,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规划管控、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加强政策性引导,创新激励机制和投融资模式,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实现生态空间共建共享。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要求,统筹林、草、湿,着力构建“一廊、七园(区)、多点”生态空间布局。“一廊”:淮河生态廊道,包括淮河干流及其支流两侧区域;“七园(区)“:淮河干流沿线七个县(区)在干流附近各新建或提升一处以上湿地公园或者湿地自然保护区;“多点”:把淮河干流两侧2000米范围内的村庄建设成森林乡村,在淮河干支流沿线重要节点打造多处休闲观光的景点、新建一批市级湿地公园。(二)具体目标。规划总任务17.69万亩,其中新造林4.21万亩,补植补造1.11万亩,更新改造3.03万亩,退化林修复0.47万亩,封山育林0.30万亩,森林抚育8.01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56万亩。新建森林乡村161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3处,市级湿地公园11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9.28万亩。按年度分:2023年规划任务4.15万亩,其中新造林0.59万亩,补植补造032万亩,更新改造0.73万亩,森林抚育2.36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15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2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新建市级湿地公园2处。2023年规戈IJ任务4.60万亩,其中新造林11O万亩,补植补造0.26万亩,更新改造0.83万亩,退化林修复0.14万亩,封山育林015万亩,森林抚育1.99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3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2024年规划任务4.54万亩,其中新造林1.20万亩,补植补造0.26万亩,更新改造0.88万亩,退化林修复0.19万亩,封山育林。万亩,森林抚育176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5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0个,新建市级湿地公园3处。2025年规划任务4.40万亩,其中新造林1.32万亩,补植补造0.27万亩,更新改造0.59万亩,退化林修复0.14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1.90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3万亩。新建森林乡村39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三、重点任务(-)干流生态廊道贯通工程对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100300米以内目前仍没有绿化且适宜造林绿化的空间(包括空档地段、绿化宽度不足10030。米地段),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全部进行造林绿化,贯通左右岸“绿廊”。项目范围内涉及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等按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项目完成后,通过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一调整土地用途。规划任务2.78万亩,均为新造林(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1)。(二)干流生态廊道提质增效工程对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已绿化但质量不高的地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提升生态廊道质量。一是对近三年绿化但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地块进行补植补造。二是对沿河两侧低质低效林,通过改种或补栽油茶、薄壳山核桃、油栗、杜仲以及其它林果等高效经济林树种或生态林树种进行提质改造。三是对退化林采用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渐进改造等方式进行修复,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树种组成,营造混交林,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四是对杨树成过熟林进行更新改造,改种落羽杉、水杉、池杉、泡桐、银杏、乌柏、楸树、栾树、法桐、薄壳山核桃、油茶、油栗等树种,降低杨树占比。五是对郁闭度过大的中幼龄林,采取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等方式进行抚育,调整林分结构;对近年来新成林的有林地,采用割灌、修枝、定株、松土、除草、施肥等措施进行抚育。六是在河岸边种植蒲苇、黄菖蒲等水草植物,在沙滩种植草本植物,保土固沙,保护淮河沿岸水环境。七是在生态廊道绿化带内因地制宜开展林菌、林药、林茶、林草、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农收入。规划任务8.47万亩,其中补植补造1.11万亩,更新改造132万亩,退化林修复0.47万亩,森林抚育5.57万亩(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2)。(三)干流森林乡村建设工程按照森林乡村建设标准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围村林建设,实施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把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2000米范围内的村庄建设成环境优美的森林乡村。规划建设市级以上森林乡村161个(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3)。(四)干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按照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标准,在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2000米以内的平原农区,进一步提升农田林网建设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助力粮食增产增收。一是对网格不达标,缺株断档的地段进行补植,对网格控制面积超过400亩的地块,结合沟河路渠新建林网。二是对现有林网的退化林带进行生态修复,对杨树成过熟林带进行更新改造。农田林网建设要选择防护效果好的优良乡土高大乔木树种,以乔为主,乔灌结合,科学设置栽植密度和林带宽度,建设高质量平原生态绿网,提高林网防护效能。规划任务I-OO万亩,其中新建林网0.44万亩,完善提升。56万亩(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4)o(五)淮河沿线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生态补水、水生植被恢复,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在淮河干流建设罗山省级淮河湿地公园、潢川县省级淮河湿地公园和出山店省级湿地公园,在淮河一、二级支流建设一批市级湿地公园,全面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积极推进乡村小微湿地保护示范建设。重点加强对淮河干流、南湾水库、出山店水库、站鱼山水库、泼河水库、石山口水库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对库区周边原有森林植被,通过封育、抚育、改培等措施,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在河库岸边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在水库消落区营造落羽杉、池杉,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打造。对已建成的平桥区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自然保护地,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生态修复,完善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拟新建省级湿地公园3处、市级湿地公园11处,增加湿地保护面积9.28万亩,初步形成沿淮干流7个县(区)都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格局,确保湿地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湿地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5)o(六)支流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前提下,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为重点,重点对境内淮河一级、二级支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1530米范围内生态廊道进行完善和提升,确保淮河干流生态廊道与骨干支流生态廊道的互联互通。一是对淮河一级、二级支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1530米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坡耕地进行造林绿化,建设相对连贯的生态廊道。二是对支流周边的受损山体和工矿废弃地采取植树种草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三是对已绿化但质量不高的地段,采取更新改造、补植补造等措施,提升廊道建设质量。四是支流两侧为山区的地段,对可视范围内原有森林植被通过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残次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措施,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此项工程涉及全市1。个县(区),规划任务5.44万亩,其中新建0.99万亩,更新改造1.71万亩封山育林0.30万亩,森林抚育2.44万亩(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6)o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指挥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和茶产业局,负责统筹协调、信息调度、督导检查以及专班办公室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二)积极作为尽责。林茶部门要科学制定时间表、施工图,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确保生态廊道建设质量。发改部门要将淮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纳入重点项目库,配合财政、林茶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水利部门要做好淮河干流“四水同治”、河道疏浚、滨岸植被缓冲带修复、河岸边水生植物种植和护岸固堤林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淮河沿线景观道路和旅游码头的规划建设工作。自然资源管理规划部门要制定廊道建设用地性质调整规划,依法做好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1。一30。米土地性质的调整,确保淮河生态廊道建设顺利实施。农业农村部门要突出做好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三)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区)要发挥政府投入带动作用,把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进行安排。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统筹安排国储林项目、退化林修复、造林补助、外资造林、碳汇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支持生态廊道建设。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形成多渠道多途径投入氛围。(四)严格考评奖惩。市政府将淮河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每年进行考评,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批评问责。附件:1.淮河干流生态廊道贯通工程规划表2 .淮河干流生态廊道提质增效工程规划表3 .淮河干流森林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表4 .淮河干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规划表5 .沿淮湿地保护工程规划表6 .淮河支流生态廊道提升工程规划表7 .主要造林树种及水生植物推荐目录附件1淮河干流生态廊道贯通工程规划表单位:亩单位未绿化或已绿化不达标面积规划任务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合计未绿化宜林地一般耕地基本农田其他农用地不宜绿化地段合计未绿化宜林地-般耕地其他农用地新建新建新建新建123456789101112131415全市156055705649658.365779.81108822473277

    注意事项

    本文(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