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规则.docx
XXXXXXXXX公司风险辨识规则1目的为加强作业风险和岗位风险控制,便于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本规则。2辨识范围公司所有现场作业、岗位、部位、设备等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3术语3. 1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1)及后果的结合。风险R=可能性1X后果严重性S3.2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4职责4. 1安技部组织风险评价工作,成立评价组织;4.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风险评价归口管理;4.3 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价。5风险辨识方式和程序5.1作业风险等级判定5. 1.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1判定准则: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1判定1值防护措施经验其它5现场没有采取防范、保护、控制措施正常情况下曾重复发生危害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4现场没有采取防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当正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不易被发现,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现场没有采取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当异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容易被发现2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当未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发现1现场有防范、保护、控制措施极不可.能发生危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1.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S值人员财产损失/万元行车其它5造成人员死亡>50交通事故死亡4造成人员重伤>25交通事故重伤3造成轻伤>10交通事故造成轻伤2造成人员轻微伤<10交通事故轻微受伤1无人员伤亡无损失安全驾驶无影响5.1.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表3:风险等级R判定风险等级风险(R=1×S)控制措施巨大风险2025在米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重大风险1516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中等风险912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可接受风险48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可忽略风险<4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保存记录5. 5.2岗位(部位、设备等)风险等级判定6. 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1EC)评价法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1;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用公式表示危险性,则为:D=1XEXC5.2.2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1判定准则: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考虑一个系统的危险性,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情况不确切。所以,以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0.1。人为地将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IOo表4:事故或危害发生可能性1判定1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1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10完全会被预料到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不经常0.1实际上不可能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5.2.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判定准则: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表5:暴露频率E判定E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E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暴露一次6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出现在?替在危险环境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5.2.4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判定准则: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规定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表6: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判定("直可能结果C值可能结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严重伤害40灾难,数人死亡3重大,致残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5.2.5危险性D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表7:危险性D判定风险等级风险(D=1×E×C)可能结果巨大风险>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重大风险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中等风险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可接受风险2070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可忽略风险<20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5.3工作危害分析(JHA)5.3.1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5.3.2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5.3.3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5.3.4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5.3.6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5.3.7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XXXXXXXXXXXXXXXXXX公司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