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秦岭添新绿.docx

    • 资源ID:345032       资源大小:15.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秦岭添新绿.docx

    秦岭添新绿早春的午后,站在西安市南部的秦岭山坡上,仰望。天空,湛蓝湛蓝,蓝得让人惊诧。那一团团白白胖胖的云朵,迤迤遮遍,直达天际。像什么呢?似羊群。如此海量的肉食,天下还有饥饿吗?又似棉花。这样丰足的布匹,人间还有寒冷吗?再看周围的大山,高高低低,绵延千里,默默无言,形状各异,像将军出征,似美人侧卧,如矫兔腾跃,若雄狮酣睡。秦岭,东西横列五百公里,南北纵深三百千米。这,委实是一座天造地设的神圣之山。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秦岭,横卧于中华地理版图的中央,北携黄土高原,南握巴蜀盆地,东挽华北平原,南接荆楚大地。夏季时,海洋上方的湿润空气吹向内陆,遇到秦岭阻隔,导致西北地区降雨量减少;冬季时,西北和东北季风行至秦岭,也会受到拦截。于是,这里,便成为一条奇妙的风水线:秦岭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零摄氏度,以北地区则低于零摄氏度。秦岭,是我国冬季气温零摄氏度分界线。还有,秦岭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而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则不足800毫米。秦岭,又是我国800毫米降水量分界线。再者,秦岭以南地区植被冬季很少落叶,而以北地区以落叶林为主;秦岭以南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以北地区则以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基于此,秦岭淮河一线,被称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山南是南方,山北是北方。秦岭,还是中国的中央水塔。以此为界,北部为黄河流域,南部为长江流域。秦岭,不仅是中央水塔,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野生动植物的宝库。止匕外,秦岭不高不矮,身形适中。如果太矮,无法阻止水汽流动,无法将南北气候分开;如果太高,则会导致水汽完全无法深入内陆,以至于西北地区干旱加重,甚至形成荒漠或者沙漠。更神奇的是,它是唯一坐落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大山脉。就这样,它不高不低、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地端坐中央,制衡天下,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影响分明。秦岭,是一条风物线。山南是稻,山北是麦;南人喜甜,北人爱咸;南方细腻,北方豪壮。秦岭,还是一条文明线。少年时读李白名篇蜀道难,总有怀疑,总以为是李白的夸张。殊不知,夹在秦岭中的蜀道,确实难如登天。深山密林之中,老虎如老鼠繁多,毒蛇似蚂蚁稠密。那里是文明的禁区,人类如何进入?文明,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渐化的过程。太慢,不免步人后尘、贻误良机;太快,则又要屡屡试错,付出惨痛代价。秦岭,更是一条历史线。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兴盛主要位于秦岭北部的黄河流域。秦汉时期,则扩展至秦岭南部的长江流域。其北关中平原,是秦国的根脉所在。正是依靠这里的肥沃土地,建立了大秦帝国;其南汉中盆地,又是汉朝的发源地,刘邦正是从那里出发,开辟了大汉王朝。山南山北,一秦一汉,均是中华民族历史早期的辉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岭名为“昆仑”,又因为位于秦国南面,也被称为“南山”或“终南山”。后来,人们认为“秦为天下之脊,南山为秦之脊背”,于是,南山愈加被人推崇。秦岭的命名,还要感谢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这是“秦岭”之名首次出现在古籍中。江河,犹如大地的血脉。中华大地上无数“血脉”之中,长江和黄河是最重要的两条。而为这两条“血脉”提供最多血源的宝地,正是秦岭。千百年来,秦岭,宛若一位时间老人,端坐在国之中央,统领着这片国土,护佑着这个民族。秦岭,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如今,我站在秦岭深处,看天空,望群山。天地无言,天地有眼,天地有心,天地有道。如此天道,便是科学,便是自然规律。天道无言,却似钢铁。天道有心,便是文明。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秦岭天然植被大面积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再加上矿产资源开采、旅游资源和房地产的无序和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这些年,经过全面、科学、精准的治理,生态系统全面恢复。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秦岭,终于又绽放出欣慰的笑容。春天来了,秦岭的山坡上,漫溢着鲜嫩的新绿,间或有浓浓淡淡的红红黄黄白白,那是榆梅、迎春和杏花。春风柳上归,真是的。风儿甜甜的,暖暖的,亿万条柳丝之上,悄然蠕动着一粒粒密密麻麻、饱饱满满的紫褐色的痘痘,像一枚枚静谧的鼓槌。一夜之间,万鼓齐擂,即将奏响一个明媚的春天。春天的队伍,已经鲜衣彩妆,敲打锣鼓,正在“铿铿锵锵”地从秦岭的山坡上浩浩荡荡地走来。美丽,已经出发。凝望秦岭,祈祝国泰民安、中华恒昌!(作者:李春雷)(2023年)

    注意事项

    本文(秦岭添新绿.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