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混龄班教育问题及策略.docx
浅谈幼儿园混龄班教育问题及策略摘要:学前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幼儿 人数也在逐渐下降,由于人力物力及教舍的短缺,混龄教育 在村幼儿园就显得尤为重要。混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幼 儿的交往能力和情感的发展都能得以提高,特色宽松的混龄 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与进步。关键词:幼儿教育混龄班策略一、混龄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首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幼儿年龄层的不 同和认知行为的差异,在他们交流时,较小的幼儿就会接收 到更多的“高级词汇”,在这些词汇的熏陶下,从而获得更好 的语言理解能力。而大一点的幼儿则会在交流中更加自信, 从而更健谈。他们会吸收到各种语言,并进行模仿,从而发 展自己的语言。其次,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在混龄班, 较小的幼儿往往不需要老师直接教,他们会通过模仿、观察 进行学习。而大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幼儿园的榜样,就会更加 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最后,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在混龄 班,每个孩子都会有多重身份,刚开始,他们是弟弟妹妹, 跟着哥哥姐姐去学习,需要被他们照顾,渐渐地,他们就变 成了哥哥姐姐,需要照顾弟弟妹妹,而在这些角色的转变中, 孩子们就会自发的进行合作学习,会学会调节自己与他们之 间的关系,都在一种充满关爱照顾的环境下长大,对于孩子 们的感恩的美德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二、幼儿园混龄班的现状L教师水平有限当前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有限,这样教师在驾驭混龄教 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很难真正的达到理 想当中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混龄教育模式开展的过程当中, 无疑是对教师教育的新挑战。这样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部分 教师在混龄教育的模式下产生困惑和抱怨心理。甚至在课堂 控制、内容选择、活动安排等方面也常常力不从心。12 .混龄班课程资源的缺乏尽管蒙氏混龄课程在西方幼儿园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 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幼儿教育界流行,到2008年为止已有 300多个蒙氏教室。2但我们现在的混龄教育的课程和活动 是相对缺乏的,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要构建 具有中国特色的混龄班的教育教学还是不容易的,理论支持 不到位,实践起来就会比较困难。3 .幼儿家长观念较为陈旧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是在为小学打基础,知识或者习惯 都是在学校培养和巩固的,在家就荒废了。还有一些家长会 认为在混龄班,大孩子会欺负小孩子,从而使小孩子产生自 卑的情绪,大孩子则会变得霸道等。三、混龄班的教育实时策略L创建适合本土幼儿组织模式的混龄课程。虽然幼儿在 不同年龄所表现出来的认知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所 不同,但是他们在同一时期得发展水平是基本一样的。因此, 幼儿园一方面既要考虑幼儿发展的共性目标,也要兼顾目标 的层次性,在明确混龄课程宗旨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教育目 标。3在制定本土课程时,要贴近生活,并照顾到每个年龄 阶段的幼儿。比如在跳绳活动中,小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在大 孩子的带领下学着带跳、单人跳,而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尝 试双人跳,甚至是花式跳,跳大绳等。2 .合作探究,鼓励式教育。幼儿园的很多活动都不是一 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这时,就需要教师 来引导幼儿,大孩子帮助小孩子时,教师可以评出“最有爱 的哥哥姐姐”“最好学的弟弟妹妹“,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 到表扬,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便显得更加出色。让孩子去教 孩子,更加自然有效,营造出一种协作共享的氛围,每个孩 子都坐着不同层次的事情,不会形成竞争,最大程度的保护 了孩子的自信和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43 .转变家长观念,争取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家长是幼 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只有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 的发展,在混龄的教育中,家长可以将混龄班的教育带入家 庭中,在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家中 做客,让幼儿相互学习合作,自发的掌握社交礼仪,从而自 发的进行自我完善,将课堂中的小社会融进大社会圈中,让 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学校和家长共同行动起来,混龄 模式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当中不断地加大混龄教 育模式的有效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让教育资源 得到优化,更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力,这就需要教师转化 教育观念,家长转变观念,丰富活动形式,从而保障混龄教 育可以顺利实施下去。参考文献:1、葛晓英.混龄班幼儿教育活动实例M福建:福建 人民出版社,20112、苏月贵.幼儿园混龄班教育浅谈.教育研究学 刊,20173、幼儿园混龄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徐东, 张艳;宜春学院学报;2016-04-164、孙俊影,张博.关于提高混龄班异龄交往质量的教师指导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16.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