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新塘溪片区)施工图设计说明(调节池基坑工程).docx
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新塘溪片区)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新塘溪片区)(2)建设地点(3)项目建设单位(4)项目性质:新建和改造1.2.项目总体概述为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同步提升城市基础市政设施水平,全面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渝北区城管局计划从全面完成渝北城区范围内的雨污水分流改造,对管道渗漏、破损问题进行修复,对暴雨积水点、错搭乱接管网进行治理,补充缺失排水管网,对小区、工业区、临街商铺违规排水问题进行整治,对城市主干道电力/通信架空线进行下地改造,理清地下管网,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步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完成城区老旧片区综合整治。13.项目总体范围本项目整体范围涵盖渝北区9个街道:龙山、龙溪、龙塔、两路、回兴、双龙湖、宝圣湖、双凤桥、仙桃(空港新城)街道,基本覆盖渝北区整个中心城区,覆盖面积约68.9km(调节池基坑工程)EB1.1项目总体范围图14.项目片区划分本项目主要涉及区域内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按照排水流域及建设方建设计划,将整个区域划分为12个片区,详见表表1-1流域划分序号片区所属街道覆基面积(kf)1新华水库片区龙塔、龙溪街道82南方翻译学院片区回兴2.53龙山片区龙山5.74龙溪片区龙溪5.05双龙湖片区双龙湖、两路36汉渝路片区双凤桥、两路0.17宝圣湖片区宝圣湖、回兴5.18长河溪片区宝圣湖、回兴6.29为家河片区宝圣湖、回兴8.410平滩河片区双凤桥5.211新塘溪片区两路、双凤桥6.512空港新城片区仙桃(空港)13.213合计68.9其中新华水库片区及南方翻译学院片区已作为“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一期)”项目提前实施,覆盖面积约10.5km2;其余10个片区纳入“重庆市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中实施,覆盖面积约58.4km2o1.5.本次设计范围及内容(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宸通用规范(GB55002-2023);(7)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3.相关基础资料(1)与业主签定的工程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该片区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的综合管网物探资料及排水管网完好性检测资料;(4)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3年);(5)渝北区“十三五”排水(雨水、污水)管网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3):(6)重庆市主城区排水(污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15-2023);(7)1#调节池: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二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2023年4月)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8)2#、3#及4#调节池:重庆市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2023年12月)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9)渝北区城管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3.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场地属剥蚀丘陵地貌,拟建管线大部分沿公路及房屋周边布置,地形纵向平缓,地形坡度角约210°,横向大部分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角约315°,仅局部为陡坎,斜坡现状稳定。新塘溪片区拟建管线地面标高(钻孔位置)为本次设计的新塘溪片区为渝北区新塘溪流域范围,属于两路街道和双凤桥街道区域,覆盖面积约6.5km20现状排水管网总长约115.5km(其中雨水管网约47.3km,污水管网约57.2km,雨污合流管网IIkm)。涉及道路总共44条,总长约31.3km(其中主干路7条,次干路4条,支路33条)。本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新塘溪片区1#、2#、3#、4#四座雨水调节池的基坑施工图设计。2.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2.1. 设计原则本次边坡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综合经济性等因素确定边坡设计方案。本次边坡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边坡设计充分结合已有地质勘察资料,根据边坡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作用和风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可靠。(2)加强地质勘探和现场踏勘,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增强工程研判,增强边坡处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3)有条件放坡的路段,尽量以坡率法放坡达到自然稳定,减少支挡工程,提高坡体的自稳性。(4)边坡采用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边坡动态设计时应充分结合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及时根据边坡的变形情况调整工程措施。2.2. 设计依据(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5)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3);根据地面调查,新塘溪片区产状多为80105°1626°,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对场地内基岩出露地段测得岩层裂隙产状,主要裂隙特征如下:裂隙:35°/58°。裂隙间距1.03.0m,延伸3.06.0m,一般张开宽度约13mm,压扭性裂隙,裂隙较发育,无充填,裂面平整,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329°N72。o裂隙间距2.04.0m,延伸2.05.0m,一般张开25mm,压扭性裂隙,裂隙较发育,无充填,结合程度差,裂面平整,属硬性结构面。场地构造裂隙较发育,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分布,地质构造简单。3.4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工程场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y)组成,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K)的砂泥岩,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G的页岩。由新至老对各岩土层描述如下:3.4.1全新统(Q。素填±(Q):杂色,由粘性土、砂泥岩碎石组成,硬质物粒径20500mm,含量约25%50%,机械抛填,填土结构稍密中密、稍湿,填龄58年不等。场地公路沿线、房屋周边均有分布。粉质粘土(Q川):褐黄色,棕黄色,软塑可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含砂重、含风化残余岩屑。场地仅少部分有分布。3.4.2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G页岩:灰色、黑灰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钙质、砂质等组成,岩石层理结合好、断口面具光泽、不污手。强风化带,岩芯303.52444.57m,相对高差约141.05m,地形坡度角约38°,局部为陡坡地形,地形坡角可以4055°。3. 2气象、水文气象:建设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In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t,海拔高程30O1n以下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818.0°C之间。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t,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T.8T,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I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6un(出现在2007年7月1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Immo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1m/s。水文:平滩河片区1#雨水调蓄池西侧为高堡湖,勘察期间水位高程在347.95m,宝圣湖片区2#雨水调蓄池北侧为宝圣湖,勘察期间水位高程在374.50m。3.3地质构造新塘溪片区场地地质构造属于龙王洞背斜东翼。场区及邻近周边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上部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给,场地基岩主要为泥岩、砂岩,泥岩均属于相对隔水层,喊水条件差,砂岩为良好的含水层,但由于的隔水作用,砂岩含水层连续性较差,不利于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和赋存,故场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少。3.5.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由于场地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地下水补排条件改变,以至于现状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差,大气降水部分向场地内低洼处排出,靠近湖水旁边部分向人工湖水中排泄,暴雨季节湖水补给场地,在深厚填土底部及基岩顶部风化裂隙发育的地段赋存,形成上层滞水,管线、雨水池开挖时可能在基槽内出现涌水或渗水现象,建议配备抽水设施,尽量选择旱季施工。勘察期间,所有钻孔终孔后抽干施工残留水、经24小时后进行水位观测,除了靠近湖边的几个钻孔中水位稍有恢复,主要分布在平滩河片区1#雨水调蓄池附近勘察期间水位高程在347.95m,宝圣湖片区2#雨水调蓄池北侧为宝圣湖,勘察期间水位高程在374.50m,素填土厚度较小的钻孔水位不恢复,说明勘察期间场地内无地下水,但素填土厚度较大的钻孔中存在上层滞水,主要集中在空港新城片区,无统一地下水位,地下水水位纵横向连续性较好,垂直幅度随季节性变化大,垂直起伏在12m°根据钻探揭露及类似工程经验建议渗透系数取值,素填土渗透系数取7.2md(经验值),泥岩取0.05md(经验值),砂岩取0.3md(经验值)。总之,工程区地下水含量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5.3水、土腐蚀性评价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质软;中风化带岩芯多为块状,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为场地次要岩石。3.4.3侏罗系中统的沙溪庙组(九)泥岩:紫红色、暗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较重,局部见钙质结核和灰绿色泥质斑块。层位稳定,分布于大部分场地,为场地主要岩层。砂岩:浅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次为云母、暗色矿物及岩屑,钙泥质胶结。层位稳定,分布于小部分场地,为场地次要岩层。3.4.4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大部地段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基岩面总体与地形基本一致,基岩面起伏较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角为211°,地面调查局部为陡坎。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手易折断岩芯,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基岩中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局部块状,岩质较硬,构造裂隙不发育。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各岩土层标高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3.5水文地质条件3.5.1地下水类型(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场地内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与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主要受堆积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