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轨迹学术交流会学习心得清远二中张凤双.docx
-
资源ID:323394
资源大小:8.2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名师成长轨迹学术交流会学习心得清远二中张凤双.docx
研修日志清远市第二中学张凤双时间2023年11月12日地点岭南画派纪念中学主持人马丽娜活动主题名师成长轨迹学术交流会主要内容(研修活动过程):第一部分:三位名师工作师主持人介绍各自的成长轨迹一、吴幸萍老师一一勤实践、善思考、搭平台1 .勤实践,扎实客堂教学2 .善思考,专注教学研究3 .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王联新老师的成长之路1 .遇到一位伯乐2 .具备两种能力,即授课能力和写作能力3 .坚持四种思想,即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坚持精神、创新精神4 .具有六中意识,即目标意识、团队意识、学习意识、跨界意识、科研意识、分享意识5 .风格意识,即注重学生思维的法杖、注重构建模型、注重学生自主命题、注重“辩”等三、马丽娜老师一一教师的“两次成长”L三种教师一一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6 .教师成长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及各次成长的标志7 .两次成长的主要区别及有效性调查分析8 .马老师的个人两次成长感悟,即“师傅很重要,勤奋很关键”9 .结束语:继续学习、继续研究、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部分:学员提出疑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解惑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一耐心解答,甚至可以倾 囊相助,给我们很对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和收获:听完三位主持人的成长轨迹,除了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外,还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对 东西,引发了自己的思考: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生物教师,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很出色,成长得非常快,而大 多数人的成长缓慢,往往经历完第一次成长期就停滞不前?马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调查和分 析,她认为教师的两次成长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次的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主要靠经验的 积累,主要表现为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 育教学行为及结果,并不断改善,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看 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转变,而且往往很多受到较大的挫折后才开始,或者是受到内在或改 在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需要外部支持,最后欧专家指导。听三位老师的介绍,再反思自己教书10多年的“不变”,我认为自己在职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有,一是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所以得过且过,内动力严重不 足;二是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因此迷茫焦虑。听完三位主持人的成长轨迹后,首先解决了 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目标一一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以在某个小领域锻炼出自己的硬 本领。然后是突破口的问题,首先自己要实践反思再实践,找出问题,请教专家。今天除了 认识了三位工作室的名师外,在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中部听开题报告时也认识了华南师范大学 的张松教授,他说如果需要在课题方面的支援,他可以提供帮助。真是出门遇贵人呀!因此, 以后只要有机会出来学习,一定要争取!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明非常好,但评职称总是遇到这样或者 那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论文。而论文是写出来的,写作其实是积累。王联新老师 在这个方面谈了他的心得,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即授课能力和写 作能力,授课能力是根本,写作是为了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好地传播,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 学理念。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的提炼出自己一套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式方法,如, 即注重学生思维的法杖、注重构建模型、注重学生自主命题、注重“辩”等。那么我自己呢? 读了 7年师范,教了 13年书,我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经验总结?没有,非常惭愧!因此, 向三位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的同时,注重反思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吴幸萍老师对教学教研工作的热情和专心钻研让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