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系统技术交底 .docx
技术交底记录表C27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建筑智能化停车场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交底内容:一、概况1. 1系统采用中央管理方式,车辆管理系统主机设在安防消防控制室,车辆管理工作站设在出入口车库管理系统间,可在管理主机依据权限查阅车辆进出、长期用户资料等计算机记录。1.2 在地下停车场设置两套一进一出停车场管理系统。1.3 系统功能: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卡箱(内含感应式读卡器、出卡机、1ED显示屏、对讲分机等)、远距离读卡器、自动道闸、车辆检测线圈、满位显示屏、彩色摄像机等组成。入口控制设备设在园区及地下车库车辆入口处。出口部分主要由出口卡箱(内含感应式读卡器、1ED显示屏、对讲分机)、远距离读卡器、自动道闸、车辆检测线圈、彩色摄像机等组成。摄像防盗系统(图像对比系统):在出入口设置摄像机,建立图像比对系统,系统将自动抓拍出入车辆的照片进行对比存储,增强防盗能力。车辆统计与在位车显示:在入口处显示剩余车位数量。二、施工准备2.1 作业条件2.1.1 已完成停车场土建部分施工;2.1.2 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2.1.3 弱电线槽敷设完成;2. 2主要材料2. 2.1构成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入口/出口控制装置、信息管理的引导系统、管理中心、传输线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应有技术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质保质料,数量应符合图纸或合同要求。3. 2.2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4. 2.3有源设备到场后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且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5. 3主要机具2.3.1施工机具:切割机、砂轮机、对讲机、光纤熔接机、电工专用工具等。2.3.2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对讲机、便携式计算机等。2.4技术准备2.4.1施工图纸齐全。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2.4.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C27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建筑智能化停车场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前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线缆敷设一前端设备安装一监控室主机等设备安装一系统调试4.2线缆敷设4.2.1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电缆桥架、电缆竖井、电线导管、线缆敷设的施工遵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303第9、第10、第11、第12章的内容执行,如有特殊要求应以设计施工图的要求为准。4.2,2地线、电源线应按规定连接,电源线与信号线分槽敷设,以防干扰。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Q。4.3前端设备安装4.3.1闸门机和读卡机的安装规定:4.3.1.1应安装在平整、坚固的水泥基域上,保持水平,不能倾斜。4.3.1.2一般安装在室内,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措施及防撞装置。4.3.1.3闸门机与读卡机安装的中心间距一般为2.42.8m。4.3.2车辆出入检测装置4.3.2.1车辆出入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为环形感应线圈方式。4.3.2.2环形感应线圈检测装置的感应线圈埋设深度距地表面不小于0.2m,长度不小于16m,宽度不小于0.9m,感应线圈至机箱处的线缆应采用金属管保护,并固定牢固;感应线圈应埋设在车道居中位置,并与读卡机、闸门机的中心间距保持在0.9m左右,且保证环形线圈0.5m平面范围内不可有其它金属物,严防碰触周围金属。4.4停车场管理系统调试4.4.1检查感应线圈的位置和响应速度。4.4.2车库管理系统的车辆进入指示牌应正确,导向指示正确。4.4.3闸门机应工作正常,进/出口车牌号复核等功能应达到设计要求。4.4.4读卡器正确刷卡后的响应速度达到设计或产品技术标准要求。4.4.5闸门的开放和关闭的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4.4.6按不同建筑物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管理方式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应正常工作,且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及识别技术,应能实现对车辆的进出行车信号指示、计费、保安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且符合设计要求。4.4.7检查入口车道上各设备以及各自完成IC卡的读/写、显示、自动闸门机起落控制、入口图像技术交底记录表C2T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建筑智能化停车场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信息采集的实时通信等功能均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性能标准的要求。4.4.8检查出口车道上各设备以及各自完成IC卡的读/写、显示、自动闸门机起落控制的实时通信等功能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标准。4.4.9检查系统与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联网接口以及该系统对车库管理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能力。4.4.10.1调试硬件与软件至正常状态,符合设计要求。4.4.10.2各子系统的输入/输出能在集成控制系统中实现输入/输出,其显示和记录能反映各子系统的相关关系。4.4.10.3对具有集成功能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方窠和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五、成品保护5.1在机房内施工时,应采取保护成品和防尘的措施,以免碰撞损伤设备。5.2闸门机、读卡机等进场后应及时放到仓库,等满足施工条件后安装,安装后应做好保护工作。六、绿色施工措施6.1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6.2 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6.3 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6.4 施工用梯子、高凳时,不得碰撞墙、角、门、窗,搬运物件及设备时不得砸伤管路及盒、箱。6.5 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场清,各区域内施工垃圾随着施工区域进展及时清理要求活完底清。七、质量保证措施7.1 信号线和电源线要分别穿管,对电源线而言,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等级的线也不可穿同一条管,地感线圈的埋设一般跟管线敷设同时进行。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7.2 现场设备摆放,应最大程度上满足车辆进出操作方便,便于车主刷卡,不影响车辆行驶;7.3 接线应符合规范,牢靠且接触良好,线芯之间做好绝缘保护。接线方法应完全按照各种设备上的接线规则,在线缆接头处做好标记,便于检查维护。7.4 布线过程中,不得猛力拉扯线缆,要用力均匀,避免线缆表皮破损线芯外露或是线芯被拉断,造成线路短路、断路等情况。7.5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7. 6安装位置准确无误,与设计图纸相符,且无遗漏:材料材质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无发现不良现象;线管安装牢固,保护到位,线管弯曲、弯偏差率均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八、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8.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进入现场。技术交底记录表C27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提要建筑智能化停车场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8.2班组内部人员发生争执,或与其它专业施工人员发生争执时,不得打架,必须到项目部来由主管领导解决问题,擅自打架闹事者一律开除并视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8.3使用机电设备、机具前应检查确认性能良好,电机机具的漏电保护装置灵敏有效。不得“带病运转。8.4超过2米时应使用安全带,梯子使用时要系好拉线,打眼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工作地点下方不得站人。8.5焊接作业前要开具动火证,要带好防火用品,焊接时要有专人看护,并配齐消防设备。8.6施工工作面工完场清,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8.7从事高处作业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8.8高处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8.9电缆桥架安装时,其下方不应有人停留。8.10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C1n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座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