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识字五《人之初》培植传统文化情感激发传统文化兴趣.docx
-
资源ID:312429
资源大小:12.55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下识字五《人之初》培植传统文化情感激发传统文化兴趣.docx
一年级下识字五,人之初培植传统文化情感,激发传统文化兴趣本课人之初是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五的第8课,主题是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课共有7个生字要求会写。“之、习、义、玉”属于独体字,“远、近”属于半包围结构,准确的说属于左下半包围结构,“相”属于左右结构。本课选自三字经,这个属于古人的启蒙识字教材,但是内容十分丰富。相信古人学习也是不求甚解,这个搞懂了,需要搞懂中国大半本历史。在启蒙阶段是很难完全掌握这些的。本文共有两二小节,第一个小节说的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假如孩子不受教育,本性就会变坏。第二个小节说的是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这里有些重点词语需要理解一下苟不教,性乃迁”“非所宜”“玉不琢,不成器”“不知义”,这些具体的解释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解释了。再要说的就是“不”字的变调问题。这个以前也是详细说过的,这里也不再详细的叙述了。文中涉及到的句子“苟不教(这里读第二声)”“子不学”“幼不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其余读四声)。最后是本课的背诵落实要求了。作为古人的启蒙教材,选出的这两个小节算是开头比较简单的了。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难度应该不算太大。另外,由于课文属于小古文,可能有的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内容作稍微的提示,以降低背诵的难度。另外,可以借助图画或者导图之类的进行提示,这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