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docx

    • 资源ID:300569       资源大小:16.4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docx

    自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1 .自贡的地域文化特色自贡,地处中国西部,巴蜀之间,四川之南。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之中的丘陵城市,土地肥沃,气候湿润,自足封闭;既非王朝侯国,又非兵家必争之要塞,没有便利的水路交通,也没有对外贸易之口岸,而是因盐闻名,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建市。自贡以盛产井盐闻名,素有“盐都”之称。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发端于东汉,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清末民初。近两千年来,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到因盐设市的道路。据华阳国志记载:东汉章帝时期(76-88年),在今富顺、邓关地区,开凿成功一批盐井。其中一口位于今富顺县城西南,以其出盐最多;收获厚利,被名为“富世盐井二南北朝时期,在今贡井地区又凿成了以“大公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随着盐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到北周武帝时(561578年),因富世盐井而置富世县,并在大公井所在地置公井镇。富世县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避太宗讳改名富义县。宋代升为富义监,后因避宋太宗讳,改为富顺监。元代曾升为富顺州。明代又降为富顺县,延至清代,建置未变。明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7554年),在距富顺县城西去九十里的荣溪本滨(即今自流井地区),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盐井开凿成功,逐渐取代了因淡水渗溢而坍塌的富义井而成为富顺县新的盐业生产中心。公井镇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公井县、由于两地盐业生产的繁荣,清雍正八年(1730年),分设了富顺县自流井县丞署和荣县贡井县丞署。分属富、荣二县的自流并、贡井,即是现今自贡市的自流井、贡井两区。由于相距不过10里,在盐业生产中逐渐联为一体,合称“富义厂”、“富荣厂”。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淮盐难以上运,富荣盐场得以飞速发展,进入历史上井盐生产之鼎盛时期。同治九年(1870年),年产井盐15万吨。1914年以后,两地虽仍分属两县,但已“地方称自贡,盐场称富荣”了。自流并称东场或下厂,贡井称西场或上厂。1928年和1932年,曾两度提出设市。1937年,抗战军兴,海盐停滞,川盐崛起,再度济楚,设市之需尤迫。1938年经四川省批准成立自贡市政筹备处之后,至1939年9月1日,始将自流井和贡井正式从富顺、荣县划出,合并成立省辖的自贡市。自1949年12月5日以来,自贡一直是四川省直辖市之一。随着盐业、化工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经济实力的壮大,继1978年荣县划归自贡之后,1983年又将富顺县划入自贡市行政区划之内。至此,自贡市形成今天四区两县的规模。2 .自贡民俗文化特色自贡因盐而兴旺繁荣,经济发达,隋唐时期开始,自贡成为四川重镇,西部经济中心。旧唐书记载:“界有富世盐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达岩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盐最多,人获厚利,故日富世。”曾经上千盐商船停泊在码头等待运盐,谨然有序,气势庞大。在这种经济基础的支撑下,不仅为地方灯会的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也形成了自贡的民俗文化传统。“自贡三绝”便是在这种强大的经济背景作为支撑下的民间文化艺术产物。“自贡三绝”指竹编(龚扇),剪纸,扎染。龚扇即中国竹丝扇,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因编制此扇的技艺是由清代龚爵五创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得名。竹丝扇选用优质材料,划成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竹扇呈桃形,扇面薄似蝉翼,颜色嫩黄,折光透影,绵软细腻,恍若织锦,图案跃然于上,栩栩如生,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惟妙惟肖,加上象牙或者牛骨作成的扇柄,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堪称世界竹编之精品。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传统剪纸中牡丹、莲花、石榴等花卉,民间成为花草后来内容扩大,把树竹、云石、鱼虫及吉祥符号等纹饰也一并成为花草。“自贡剪纸作品纯朴古拙情趣生动,以动静、阴阳、块线、疏密结合的手法,和独幅、组画、单色、彩色等表现形式将各种民间艺术融于剪纸作品中,形成质朴丰润、清新明快、拙中带巧、平中有奇、图案味浓、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扎染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是天府之国的工艺奇葩,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绸、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另外,自贡民间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娱节目数不胜数。川剧艺术也逐渐在自贡兴起,彩灯文化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发扬。特别是每逢过年过节,舞龙灯,耍牛灯,放孔明灯,放河灯,形式各异,气势或大或小,热闹非凡。3 .彩灯艺术在自贡的繁荣与兴盛自贡的人文地理环境,为灯会在自贡的繁荣与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自贡的富饶环境养育者一代又一代的自贡人。特别是当佛教盛行时,为自贡灯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场所。最初自贡地区的各种灯节活动都是由各祠庙主办的,善男信女纷纷去庙宇捐油看热闹,求神拜佛,祈祷平安。清朝末期,自贡的祠庙就有一千两百多处,其中以荣县大佛寺和富顺县圣果寺灯最为有名。后来,灯会不仅仅由祠庙主办,逐渐发展到街道小巷,灯火辉煌,种类繁多,规模也不受局限。

    注意事项

    本文(自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