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路线区域内现状村民住宅区。建设场地现状道路沿线人行道现状。现状人行道现状人行道6.2 区域交通现状对外的交通联系主要是依垂现状的广从路及陈太路。广从路、陈太路属于公路性质,广从路道路宽度为50米,双向六车道:陈太路宽度为15米,双向两车道。广从路陈太路6.3 自然地貌条件1、地形地貌场区位于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为冲积地貌,地形较低平。沿线有建筑物,勘察场区现地面标高约20-26m»2、气象水文拟建路段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暧,夏季湿热,有台风,冬季干燥,有寒流。年平均气温在218U,其中以78两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8C,极端高温可达3538.79,1、2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39,极端低温亦在Ot以上。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区内雨量充沛,潮湿系数大于1,年降雨量在1600mm,最大可达2500mm,其中每年以49月份是雨季,特大暴雨日降量720mm,冬季少雨,11月份到翌年2月份,降雨量仅占全年10%,日降雨量V50mm,是有利的施工旱季。本区以季风为主,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风力2Y级,最大&7级,阵风8级。夏季为东南风,风力1-2级。每年5月至11月时有台风发生,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风力69级,最大可达12级,风速最大可达34ms,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本区属华南沿海台风区(IV7)。台风、强热带风暴带来的灾害性暴雨最具破坏性,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灾害。3、地筮经综合分析,本区域地震强度为低微性,具较弱活动性,拟建场区总体上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区段,适于公路工程建设。七工程方案7.1总体设计内容1、建设规模永兴村路路线总长约1675公里,道路等级为等外道路按城市支路标准,红线宽度3014.3米,道路的项目的功能定位为配套服务型的道路,主要是服务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出行。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永兴村7.8.9.18社和永兴小学等部分环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位于龙归街永兴村,设计范围为对龙归街永兴村7.8.9.18社和永兴小学等部分环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道路为永兴村环村路,道路为等外道路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车速20kmh.永兴村环境整治工程,路线全长1.675公里,道路等级为等外道路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建设,路宽3.014.3米,双向2车道道路现状为混凝土路面,本次改造利用原有混凝土路面升级整治,现状部分为泥路需要硬底化后加铺沥青。二、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按设计内容共划分为二册,具体分册如下: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交通工程三、设计依据本次施工图的设计依据主要有:1)工程设计合同:2)设计单位委托勘察单位测量的地形图:3)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四、设计规箱及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镇道路路路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3CJJ193-201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3CJJ36-2006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111-20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3CJJ1-200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I52-20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JTGD50-2017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无障碍设计规范3GB50763-20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GB5768-2009国家、行业或本地区其他相关规范与标准:六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6.1区域用地现状本项目主要相交道路为广从路、陈太路、龙兴中路共3条道路。对与环村路所有相交路口智保持现状相交。3、道路纵断面本项目所在地区地箝平坦,现状道路起伏不大,在满足道路技术前提卜尽量减小借方量。本项目的标高控制因素主要有:起点现状广从路标高、现状龙兴中路标高、现状陈太路标高、已建大型建筑群的场地标高、终点现状陈太路标高、路面加铺层厚度。道路改造为在现有混凝土路面凿毛加铺浙青混凝土,不改变原有道路纵坡.7.3道路横断面本工程横断面(-)布置:现场尺寸(机动车道)+现场尺寸(机动车道)=3.014.3m,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横断面(二)布置:现场尺寸(人行道)+现场尺寸(机动车道)+现场尺寸(机动车道)+现场尺寸人行道)=3.011.3m,如下图所示:2、建设内容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市政配套工程。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1道路等级等外道路2车道数双向2/混合车道3设计行车速度km/h10、30、20204路面标准轴效KNBZZ-IOO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年886行车净高m24.524.57停车视距m20208平曲线不设翊高最小半径m15029不设缓和曲线网曲线最小半径m50021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3.011缓和曲线地小长度m25-12最大纵坡一般值%7513最小坡长m85/602.214凸形竖曲线-般地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15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极限最小半径m25016标准车道宽度m3.25,3.53.2517路基宽m3.0-14.318路拱横坡1-2%2%19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道路曲线按原曲线取值.7.2道路平纵走向1、道路平面道路路线多呈南北走向,部分为东西走向,平面线位遵循规划线位,不侵占规划地块范围,局部路段道路红线与建筑房屋红线存在冲突,设计将人行道压缩,以避免拆迁.路线总里程1675km,全线共有8条道路,最小曲线半径为2米,最大曲线半径578.79米,整个路线线型较差,行车视线通畅“2.路线交叉现状环村路宽3.0M.3米,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良好,部分有道路有病害情况出现,故需要对现状水泥混;线土路面的病杏进行处理,既有混凝土路面前毛后,再加铺沥青层。1现状路面结构:15Cm厚C35混凝土路面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总厚度35cm。2、新建碎路面结构:15Cm厚C35混凝土路面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有路床平整总厚度35CDU3、旧路利用段路面结构:面层:4.5cm细粒式改性沥青碎面层AC-13CO'1cm细粒式改性沥青碎(ACT3C)调平层玻璃纤维格栅幽毛处理既有碎路面接既有路面:C35水泥混凝土15cm水泥整定碎石基层20Cm4、旧人行道路面结构:5cm透水砖2cmM10水泥砂浆垫层基层15CM%水泥桎定碎石总厚度22cm。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理方式参照下表:病害形式处理方式线裂X1裂健灌注热沥吉,然后骑筑贴50C1n宽防裂贴板角断裂DJ挖除断角用C35碎填筑,再对接缝潦注热沥青,然后骑缝贴50Cm宽防裂贴裂缝D1挖除舱板用C35处填筑交叉里裂缝及破碎板PS挖除舱板用C35校侦筑接缝型损坏JF清缝,用热沥青进行灌缝,然后驹缝贴50Cm宽防裂贴本工程横断面(三)布置:上路肩+现场尺寸(机动车道)+现场尺寸(机动车道)=3.014.3m,如下图所示:'W<Mf,WJM7.4 路面结构设计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弹性恢曳25*C(%)75T0662质量变化()+1.0T06I0针入度比25C(%)65T0604延度5C(cm)15T06()5道路石油沥青AH-70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t,5s,100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7.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C46T060660C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IOt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C延度,不小于cmI(X)T0605蜡含量(然馆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V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匕)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C),不小于%58T0604残留延度(IOjC)不小于cm6T06052)、改性剂根据广东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为加强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要求,设计采用掺加,现的SBS沥青改性剂,来提高沥青的性能.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如表-2。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表-2技术指标单位SBS类(I-D)针入度25C,100g,5s0.1OD4060针入度指数P120延度5C.5cmminn>20软化点(OC260运动粘度(135)Pa.S3闪点c2230溶解度%N99边角剥落B1.清除松散剥落块,用调平层回填坑洞KD用C35碎填筑表面裂纹及层状剥落BM跣刨至裂纹表面moer用沥青砂修补或人工磨平唧泥JN挖除基层用贫险予以补强基层,新旧基层设搭接台阶,台阶宽30cm,贫碎换填完后,再在接缝处采用玻纤土工格栅骑缝搭接。修补XB1、修补板块已经破碎,挖除磴板块用C35碎填筑;2、修补板块良好,清健,用热沥青进行灌健,然后骑缝贴50On宽防裂贴2、人行道路面结构人行道结构如下:面星:5cm机制高强混凝-上前30*15*5cm找平层:3cm1:3干硬性水泥砂浆调平层底基层:15Cm总厚度23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本工程材料按照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广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天然石材应用指引”进行设计,路侧石、平石及人行道压条材料均采用花岗岩石材,规格为(IOoX15x30cm、IooX25x12cm、IoOXI5x16cm)。遇到弧线段缘石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5Cm或50Cm)(I7.5 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材料技术叁数、沥青SBS-D改性石油浙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AC-13C针入度(25t,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10T0604延度5'C,5cmmin(cm)20T0605软化点Trab60T0606运动粘度135rPa,s3T0625闪点(C)230T0611溶解点()99T0607离析,软化点差(r>2.5T0661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沥吉混合料。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科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见表-5,同时要求按表-6的试验项目对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