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平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 资源ID:284133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平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平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节点,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开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要更加奋发有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一、“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以来,围绕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和配套措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农业总量和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到2019年末,实现农业增加值41.65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57.58亿元,其中龙头经营组织销售总量22.41亿元,基地销售额35.17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3.92%o依托特色产业,全市贫困户一重产业帮扶措施覆盖率由2016年的35%上升到2023年的100%o(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6.8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5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达7.7万亩。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1万吨,实现了粮食稳产。(二)农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按照“两轴五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推进“一减四增”优化结构,打造“山顶生态盖帽、山中果树缠腰、平地菌菜唱主调”的产业立体发展格局。累计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15.58万亩,多种经营种植面积占比达26%o全市形成了沿省道S252和国道101线的优势产业集聚轴,以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为重点区域的设施菜产业片区,以卧龙镇、黄土梁子镇、七沟镇等为重点区域的食用菌产业片区,以小寺沟镇、椁楞树镇、党坝镇、道虎沟乡为重点区域的果品产业片区,以柳溪镇、七王土房乡为核心区域的休闲农业片区,以平北镇、茅兰沟乡为重点区域的现代清洁养殖片区。(三)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1食用菌产业引领作用凸显。按照“科技引领、品质优先、效益倍增”的发展思路,在全市推广香菇周年化栽培和工厂化生产模式,共建设10亩以上食用菌园区175个,累计达到1500多个,其中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6家(杏鲍菇5家、双泡菇1家),日生产能力达到150吨。全市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滑子菇、杏鲍菇、平菇、双抱菇等十余个,其中香菇生产占80%,形成了草木腐菌并存、长短周期衔接、顺反季栽培互补、设施化工厂化相结合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平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2017年12月“平泉香菇”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023年预计食用菌生产量可达6.8亿棒、产量60万吨、产值62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17亿棒、12万吨、14亿元。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了集科技研发、高端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市最具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最完整、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农民从中受益最多农业支柱产业。依托食用菌产业探索实践的“三零模式”,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范例”。2,设施菜产业带动成效逐步加大。以发展“绿色科技高质高效”产业为中心,重点发展平泉设施黄瓜等蔬菜产业,全市蔬菜总面积达到21.57万亩,较2015年增加5.6万亩,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达到46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较2015年增加4万亩,产量达139万吨,年创产值42亿元,设施菜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栽培品种以越冬茬密刺黄瓜为主,栽培面积占到设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95%以上。全市建设百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达到366个,特别是榆树林子、台头山两个乡镇温室大棚已达18万余个,基本实现了户均1个棚。2019年11月“平泉黄瓜”被列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同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3 .林果产业日趋成熟壮大。围绕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果产业,践行“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理念。共新增果品面积7.92万亩,全市干鲜果品面积达40万亩,年产干鲜果品20万吨,年产值达7亿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15%、1%和93%。培育小寺沟河沟子、七沟镇小茅兰沟、椁横树镇王家沟、道虎沟乡双峰、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等果品专业村8个,按照“一年成活长干、二年发枝成花、三年初产见果、四年成型丰产“标准,建设小寺沟河沟子、袁家店、黑山口等高标准苹果示范基地、七沟镇茅兰沟村高标准梨示范基地等河北一流果品基地10多个,按照“一年栽苗,二年丰产”的标准,以卧龙镇为重点发展设施着色香葡萄示范基地3000余亩,为河北省东北部果品基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推广作用。4 .畜禽总量规模再上新台阶。推进规模经营与庭院养殖相结合,养殖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畜禽存栏总量达200多万头只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65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o其中,猪存栏8.5万头、牛存栏5.7万、羊存栏14.5万只、禽存栏240万只,全市年生产肉蛋奶总量达4.9万吨。扶持养殖大户、家庭牧场等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实施标准化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引进首农集团承德三元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种猪15万头,商品猪3.5万头。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四)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等“四个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五年来,全市共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园区3个、县级园区7个,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精品园区1个,2019年成功争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规划面积42万亩,已建成区面积达到32.1万亩,核心区规划面积14.8万亩,已建成面积12.9万亩,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直接带动就业人数9.5万人,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2万元以上。1科技农业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家、食用菌科普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3家,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7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8家。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6个、新技术32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万余亩,“食用菌种质资源广适性品种选育”“滑子菇工厂化栽培”“双拱周年出菇棚建造技术”“短周期、高效益、省力化、现代抗寒苹果生产技术”等应用成果填补国内空白。食用菌、设施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规模养殖良种覆盖率达IO0%,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新增各类农机具2490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3.8万千瓦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8.11%,其中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2.78%。三是开展多种形式农民培训指导。成立粮、菌、菜、果、畜等5支农业技术服务专家团队,通过集中培训、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260人、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2 .绿色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大力推广种植业节水节肥节药。推广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技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79o积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180万亩,化肥施用量由2016年的21644吨降至20120吨(折纯数),降低7个百分点,实现化肥使用负增长。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用量下降至2019年的80吨。二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建设畜禽粪污集中收集中心7个,配建储粪设施39处,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66%,辐射带动畜牧业规模养殖实现标准化发展。通过推广二氧化碳秸秆反应堆、牲畜过腹还田、生物质压块等方式,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全面推行使用0.01毫米以上厚度地膜,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加强残膜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3 .质量农业高标准推进。一是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修订食用菌、设施菜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18项,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养殖大户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达94万多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70.77%。二是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率先在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开展以检疫证明、追溯卡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追溯二维码等形式的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共有650家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监管平台,其中401家实行追溯管理,占市域内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的61%o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每年开展农资打假、“瘦肉精”、生猪屠宰等8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涉农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办涉农案件50起,没收假劣种子150公斤,收缴“三无农药”25袋,销毁产品835.97公斤,没收违法所得690元,罚款27.7万元,移交公安部门案件2起。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以我市“三品”认证基地、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扩大检测项目,增加监测频次,提高产品监测的覆盖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8年,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2019年10月我市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 .品牌农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是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程。围绕食用菌、设施菜、果品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打造了平泉香菇、平泉黄瓜、平泉杏仁、平泉羊汤、承德白鹅等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平泉香菇”列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平泉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突破2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影响力指数达81。二是大力实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工程。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开发高端产,新打造了菇芳源、亚欧、瀑河源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亚欧”品牌获得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平泉黄瓜、平泉杏仁相继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农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一是建设功能农业示范区。完善富硒果菜技术攻关和生产工艺研究,在椁稷树镇、小寺沟镇建设富硒果品产业示范园区3500亩,发展富硒小米基地1500亩,引导和带动农业绿色高值发展。二是打造美丽休闲农业。全市打造了4500多亩的平泉七彩金秋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发展农家乐专业村1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满族风情村3个,建成休闲农庄、水上漂流、农家乐等各类休闲项目31个,占地总面积达153万亩,总投资3.55亿元,年营业收入达1亿元。6,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深入实施“扶龙行动”,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十三五”期间,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1家(森源),达到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2家,达到1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净增加26家,达到78家,打造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瀑河源)。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2家;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加631家,达到1865家;国家级示范社增加5家,达到7家;省级示范社增加16家,达到25家;市级示范社增加18家,达到47家。成立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8家。(五)农村改革取得重要成果1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7年6月,平泉市被承德市、河北省推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单位,到2018年底,全市238个行政村3490个村民组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确认、成立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改革任务,盘点核实资产23.28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36万人,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41个,与农行平泉支行、北京中农信达公司三方合作建设“农村经济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链接开启农经业务线下线上服务,助力“智慧乡村

    注意事项

    本文(平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