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探讨.doc

    • 资源ID:282927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探讨.doc

    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探讨【摘要】本文就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同时也对热负荷计算,系统布置、以及水压力计算展开探讨,以资参考。【关键词】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一、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供暖入口设置的过多在设计供暖入口时,首先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以及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既要尽量保持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也要重点考虑到室外管网系统。有的多层建筑工程设置的供暖入口比较多,给外线施工及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了很多问题。2.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例如,某一项多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暗厕(卫生间)等若干个生活用房和设备用房设一排风系统,水平风管长60m,断面只有200mmx200mm,风阻较大;尽管选用了屋顶风机排风,却将风机安装在外墙上,显得很不协调。3.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不适合装设调节阀。但是,有的工程却采用双侧连接,还在散热器支管上设置了阀门。由于楼梯间的密闭性难以保证,在供暖方面发现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到供暖效果,更严重的还会出现散热器被冻裂的现象。4.供暖热负荷计算存在错漏一般情况下,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而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并没有准确计算出这部分耗热量,因此,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也有悖于规范的要求。5.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要求设计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在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但是,也有一些高层建筑,在风管穿防火墙处并没有设置防火阀,甚至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6.设计说明上的内容不完整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将主要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如室内外设计参数;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系统试压要求等。而有的工程设计说明内容还不够完整,还有很多疏漏之处。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没有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还有的供暖空调设计书内容残缺不全,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二、高层住宅建筑采暖系统选择采暖工程按照不同的载热体,可分为热水采暖、蒸汽采暖和辐射采暖等。热水采暖是以水为热媒的采暖系统。蒸汽采暖是以水蒸气为热媒的采暖系统。辐射采暖是用放热的辐射板,将辐射热直接辐射到室内,以保持室内具有一定的温度。其中蒸汽采暖热惰性小,系统热冷得较快,会使室内温度波动较大,且室内较干燥,故多用于大型的采暖建筑物,诸如礼堂、剧场及一般生产车间等。辐射采暖具有节省燃料,节省建筑内部空间,节能辐射面积大等优点,常被用于较高大的空间采暖,如车间、厂房、商场、超市等大型综合性建筑。而热水供暖系统的热能利用率较高,输送时无效损失较小,散热设备不易腐蚀使用周期长,且表面温度低符合卫生要求。另外系统运行安全,易于实现供水温度的集中调节,系统蓄热能力高,散热均衡,故常用于离锅炉房较近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目前高层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使用较多的还是热水采暖系统,在供热采暖上多采用热电联产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集中供热采暖方式。采用市政集中热力网热电联产的方式供暖即安全又清洁又方便又节能,所以高层住宅建筑采暖系统设计,优先选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热水采暖方式。三、热负荷计算在采暖通风设计时,要先确定出室内外的设计温度。室外温度的确定与设计地点直接相关;室内温度应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来定;车间设计温度根据劳动强度来定,轻作业车间温度可以稍高一些,重作业车间设计温度稍低。热负荷计算涉及了多个因素,热负荷计算要先确定出房间的温度,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出数值。由于办公室和走廊、楼梯间的温差是2的隔墙将不再有热传导,办公室的熱负荷就减少了,办公室的散热器也随之逐渐减少,因此,楼梯间和走廊一般都应该采暖。四、系统布置多层建筑室内的采暖系统要划分环路,保证环路中各个立管阻力相近,一个系统中各个环路阻力都相近。散热器应尽量布置在热负荷消耗较大的地方,如与外窗垂直的墙面。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尽量布置在底层。因为越靠近底层,布置的散热器片数越多。此外,底层楼梯有通向室外的大门,人员进出频率越高,热量消耗就越大。有的楼梯间虽然布置了暖气片,但因为开有相当大的外窗及外门,所以温度还是偏低。因此,散热器应单独设置立管,以免立管冻结,影响其他房间。多层建筑多采用单管顺流上供下回式。系统中对于管道的敷设也要重点考虑,如在梁底就必然会挡住了窗户,影响了美观。这时可以通过两种办法解决:一是给梁上预埋钢套管;另一个是立管伸出屋面。在尽量减小对梁的削弱的情况下,预埋好钢套管。五、水力计算单管顺流一般常采用等压降不等温降法计算。管道水力计算可以通过当量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两种简化计算法来计算。各个立管负荷不同,压降相同的情况下,温降必然不同。如果,系统供回水温度是95/70,那么,在水力计算中就应调节各个立管的管径,必要时在个别立管上下端设高阻力阀门(如截止阀、手动调节阀),使得所有立管温差在25上下波动。波动范围不要太大,立管温差不要超过30,温差大了,顶层立管进水温度相同,底层立管出口温度降低,这将导致该立管散热器片数增加,尤其是底层散热器片数急剧增加。同时,应控制整个系统不平衡率在规定范围之内。供暖设计手册规定:对于同程式系统,不平衡率控制在10%之内,异程式系统不平衡率控制在15%以内。一般来说,立管阻力越大,系统阻力越小越好平衡。各个立管负荷越相近,也越好平衡,这就要在确定采暖系统环路和布置立管的时候尽量使各环路的各个立管负荷接近;各系统的各个环路阻力接近。各系统的各个环路阻力已平衡的条件下,要想不影响环路内部阻力平衡,而使得各环路阻力平衡,可以通过调节各个环路总供、回水干管的管径来实现。六、采暖通风设计的改进对策1.进行经济性比较经济性比较是目前暖通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要保证比较基准是一致的。如果对采用名牌设备和采用低档设备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进行经济性比较,对集中式空调方案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在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综合经济性的计算比较。2.设计要有调节性和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空调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设计应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供电、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在建筑设计确定围护结构的情况下,空调专业的系统布置、设备选型、自动控制程度对运行节能关系重大。七、结语通过上述的分析,对于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我们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设计人员要从多个方面做好设计工作,确保暖通系统能安全运行。参考文献:1牛早阳.高层建筑采暖系统优化J.能源与节能,20112吴慈仁.浅谈采暖设计中的几点问题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部存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改进策略探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4

    注意事项

    本文(多层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探讨.doc)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