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北路三期松林支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docx
-
资源ID:273990
资源大小:387.29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团结北路三期松林支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docx
德泽路二期等5条道路勘察设计(团结北路三期、松林支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3.7 特殊性岩土103.8 文物古迹113.9 不良地质现象11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14.1 岩土试验成果统计114.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64.3 土、石工程分级175场地稳定性评价175.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75.2 地震效应评价及岩土的地震稳定性评价176道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196.1 团结北路三期196.2 松林支路266.3 挡墙工程地质评价及施工措施建议276.4 涵洞工程地质评价及施工措施建议287地基评价287.1地基均匀性评价287.2持力层选择281.1 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11.2 工程概况11.3 勘察目的与任务21.4 勘察工作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21.5 工程勘察等级、阶段及范围的确定21.6 前人工作成果41.7 勘察工作的布置、完成及质量评述42自然地理62.1 地理位置62.2 气象与水文63工程地质条件73.1 地形地貌73.2 地质构造与地震73.3 地层岩性83.4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83.5 水文地质条件93.6 水、土腐蚀性107.3特殊性土评价298环境地质影响评价298.1 对环境的影响298.2 对重要构筑物的影响2983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299结论与建议319.1 结论319.2 建议31附图、附表及附件附图O工程地质图例附图1工程地质平面图附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3钻孔柱状图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表2钻孔测量说明附件岩土试验成果报告、波速测试成果报告边坡排水。两级边坡间留2.0m宽护坡道。1勘察工作概况1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江津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属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滨江新城西连缙云山脉,北接双福新区,东邻西彭工业园,南临长江,与几江城区隔江相望,总面积39平方公里,是规划建设中的江津主城核心区。2009年3月,经江津区委、区政府批准成立了江津滨江城管委会,正式拉开江津新城区建设序幕。截止2015年,滨江新城累计开工政府投资类项目48个、完工32个,项目总投资约1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累计引进房地产等项口20个,总投资393亿元。目前江津经济开始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面貌也日新月异,城市按原有的规模来控制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将中心区的部分职能疏解出去,建立新城区已成为必然,本项的开发顺应了这种需求。滨江新城作为江津区发展建设的聿点区域,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招商引资和园区内经济社会的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后也将作为其他项目开发的启动项目,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受业主(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区域团结北路三期、松林支路(原名东11路)的勘察工作。1.2工程概况本次包含2条道路,分别为团结北路三期、松林支路。团结北路三期起点与现状春晖路相交,终点与团结北路二期相接。道路中线全长1312.001米,本次设计起点桩号K0+008.975,终点桩号K1+320.976,设计范围内道路中线长1235.252米,道路标准路幅宽24米,为城市次下路,双向四车道。本次勘察不包含团结北路-:期K0+710K1+O00段.松林支路起于现状松林路K2+726.806交叉口处,止于团结北路三期K0+370交叉口,道路中线全长275.041米,本次设计起点桩号K0+007.755,终点桩号K0+243.007,设计范围内道路中线长235.252米,道路标准路幅宽24米,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本工程边坡设计采用坡率法放坡,填方边坡设计坡率为:HW8m时为I:1.5,8<HW16m时为1:1.75,H>16m时为1:2。边坡每8m分台阶,台阶宽度为2m,设外倾2%的坡度,以利于挖方边坡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15;强风化岩层坡率采用1:I;中风化岩层坡率采用I:0.75。每8m级,每两级边坡间留2.Om宽碎落台。根据设计方案,道路沿线形成挖填方边坡如下表:表1IT主要边坡工点一览表序号工点里程道路类型最大挖填方高度(m)安全等级I团结北路三期KO+OO8.975-KO+12O挖方Hm一级、二级2KgI20-K0+190填方3.8m二级3KQ+19O-K(>+32O半挖半填挖方4.6m,填方9m一级4K(b-320-K0+480填方12.2m二级5KO+48O-KO+58O半挖半填挖方6m,填方9m级、二级6KQ÷580-KO+700挖方19.7n一级、二级7K1+000-K1+240填方3.0m二级8K1+240-K1+320.976挖方20m一级、二级9松林支路K04-007.755-K0+140填方3m二级10K(h40-K(>+200半挖半填6.5m二级I1K0+200-K0+243.007填方6.8m二线表1.1-2主要挡墙工点一览表序号工点挡墙名称型式里程、高度、长度I团结北路三期1#挡墙重力式、衡重式挡墙KO+O75-KO+12O右侧,H=58m.1=45m22#挡墙重力式、衡重式挡墙K0+330-K0+388右侧,H=14m,1=63m3以挡墙重力式、衡重式挡墙K0+535-K0+568左侧.H=5m,1=36m5松林支路D1#挡墙重力式、衡重式挡堵K0+138-K0+180左侧,H=6.5m,1=41m2、勘察任务委托书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4、业主提供的带工程方案的1:500地形图14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规范: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O/T-O43-2O16: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I9;6、中国地宸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8: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10、建筑抗宸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I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范(JGJ/T87-2012);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参考规范: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4、其它相关试验规程及技术标准。15工程勘察等级、阶段及范围的确定根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勘察场区条件及建(构)筑物特点,拟建场地属中等熨杂场地(详1.3勘察目的与任务1.3.1 目的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工作阶段划分,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其目的是详细查明道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参数。1.3.2 任务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在收集区域资料基础上详细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对控制性工点、路堑及填方段等重点地段进行加密勘探及测试;2、查明道路范围内岩土的类别、结构构造、厚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及承载力: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性质、规模、机制、稳定性及对拟建项目的危害、并提出治理方案及参数建议;4、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特殊性岩土(如场地中的流塑状、软塑状软土、淤泥和填土)的分布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提出处理措施建议;6、查明路堑边坡的岩土组成、结构面特征,进行稳定性定性及定量评价,并给出治理措施建议及参数:7、对陡坡段填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做出评价,并给出处理措施建议及相关参数;8、对场地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1.4勘察工作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4.1 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3: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场地不属于三峡库区范围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卜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他设目其建项1总建筑规模大50万m'I1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Om的栩高层建筑。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Ioooonf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陵道。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O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至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让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本工程勘察范围应包括环境挖方边坡及其影响的区域。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规定,满足要求。表1.5-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埴坡其响域环边及影区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I倍边坡而度。道路两侧挖方边坡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仃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的用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I1勘察范闱不应小于外倾结构而影响范用。道路两恻挖方边坡满足勘察范用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助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道路两侧挖填方边坡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用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线:边界(即剪出口位置Q道路两侧挖填方边坡满足勘察范围见表1.5-1),该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诙干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JB5(M74-2014中表3.2.2划分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5-1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判别条件场地类别1地形、地貌有两种地貌单元,地形坡角在IO35°之间.中等曳杂场地2岩层倾角(°)岩层倾角821°中等纪杂场地3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局部有特殊性岩土素填土中等复杂场地4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多为较完整简单场地5土层厚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