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的影像诊断.docx
卵巢上皮间质肿瘤的影像诊断肿瘤的主要表现为子宫两侧或周围见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或模糊,肿瘤较大或巨大时推移、压迫或侵犯包绕子宫、膀胱及肠管。肿瘤可伴有钙化。区别良恶性肿瘤的影像指征有肿瘤大小、肿瘤囊、实性成分的多少、囊性肿瘤的壁及间隔是否光整、规则和增厚(3mm为标准),囊壁及间隔上有无乳头突起、结节,肿瘤中实性成分在增强扫描后有无强化,其内及周围有无肿瘤血管,血管的压力指数等。(1)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发生在双侧浆液性囊腺瘤占10%,粘液性占5%o浆液性薄壁极少有软组织成分及乳头结构,壁规则,可有斑点状钙化,大部分单房或少量多房改变,囊内液体一般清亮。粘液性囊腺瘤是典型多房肿块,囊内液体为粘液、蛋白量高,其内可有少量出血,可见乳头。CT显示为低密度(接近水密度)肿块;MRI显示T1W1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B超显示为无回声团块,后方伴有声增强。增强扫描见囊壁及间隔更加清晰,无不规则乳头或结节。如果肿瘤内蛋白含量高或有出血,CT的密度值增高,MRIT1WI,T2WI均可表现为中高信号。(2)纤维瘤和腺纤维瘤:肿瘤发病率低,多数呈实性,边缘清晰锐利,密度均匀。部分腺纤维瘤可呈囊性又称为囊腺纤维瘤。CT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无强化。MRI显示肿瘤T1WI及T2WI均呈均匀低信号。B超显示肿块呈低或中等回声。肿瘤有囊变时,囊性部分与实性部分分界清楚,密度都均匀。(3)Brenner瘤:为罕见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大部分为良性,少数为恶性。肿瘤侵犯单侧卵巢。肿瘤边缘清楚锐利,可呈实性或囊实性及类似囊肿,可伴有钙化83%为不规则形。肿瘤以囊性为主时可呈多房性。在CT及MRI增强扫描时肿瘤的实性成分可有中高度强化,密度/信号均匀。恶性肿瘤无特征表现。肿瘤可伴有腹水。(4)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为最常见的类型,占恶性肿瘤的1/3,50%侵犯双侧卵巢;瘤体较大,常呈囊性或囊实性,以单房或少量房隔为主;少数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或完全实性,部分肿瘤有明显钙化;少数肿瘤仅发生在卵巢表面,病灶小、卵巢大小正常,较早发生广泛腹腔转移为浆液性乳头状表面癌或卵巢表现大小正常但及转移灶明显者,需要与原发腹膜癌鉴别。粘液性囊腺癌是第二个常见类型,占恶性肿瘤的10%,10%20%侵犯双侧卵巢;瘤体常较浆液性肿瘤大,常呈囊性或囊实性,以多房为主,因囊内粘液蛋白量高及常有出血,故此密度较浆液性肿瘤高,也常发生腹腔假粘液瘤。宫内膜样癌占卵巢上皮恶性肿瘤10%20%,1/3以上侵犯双侧卵巢,瘤体常较前二者小,以实性或囊实性多见。透明细胞癌占卵巢原发恶性肿瘤5%,常侵犯单侧卵巢,肿瘤边界常较清楚,瘤体较小以实性居多常伴有不规则坏死区,囊性少。未分化癌因发展快,瘤体小,并以实性为主,较早伴有广泛、严重的转移。交界性恶性肿瘤是卵巢癌的一个特殊类型,占卵巢肿瘤15%以上,与卵巢癌相比发病年龄早,生长速度慢,发现时绝大多数(80%90%)为I期肿瘤,预后好。最常见组织学类型是粘液性囊腺癌,其次浆液性囊腺癌。绝大多数肿瘤边界清楚,以囊性为主,囊内软组织成分或乳头结节较良性肿瘤稍多略不规则。卵巢癌的影像表现:肿瘤呈囊性或以囊性为主时,显示肿瘤为无回声/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区,囊壁及分隔厚且不规则,有时可见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软组织成分内可见肿瘤血管或增强后明显强化。肿瘤边缘清楚。压迫周围肠管或器官移位。肿瘤呈囊实性时,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压迫周围肠管或器官移位,二者界限常不清楚。肿瘤内囊实性部分的形态亦不规则,界限可不清晰,软组织实性部分增强后有强化或可见肿瘤血管。肿瘤呈实性时,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与周围肠管或器官粘连或侵蚀,致肠管狭窄,肠壁增厚不规则,致周围膀胱或子宫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膀胱腔内可有软组织影或子宫密度不均匀。卵巢肿瘤内回声/密度/信号因肿瘤坏死可显示不均匀,增强后肿瘤有强化或有肿瘤血管。卵巢癌常常有钙化,CT对钙化显示及检出敏感。卵巢癌播散的影像表现:种植转移是主要形式。腹膜转移灶在大量的腹水的衬托下,显示更加清晰,呈小结节状、斑片状或饼状,或大片状、块状。癌细胞因腹腔液体重力关系首先聚集种植在子宫直肠窝和右结肠旁沟,在呼吸的负压吸引下沉积在膈下及肝脏表面;可压迫肝脏表面呈弧状或波浪状;也可种植在肠系膜表面及远侧肠管表面,压迫肠管;大网膜呈网状及饼状改变。假粘液瘤为限局性囊肿,边缘清楚,其内呈水或接近水的回声/密度/信号,且均匀。转移淋巴结是第二常见形式。为盆腔或腹主动脉周围、腹股沟的>10cm的结节。心膈组淋巴结是腹膜的主要引流部位,卵巢癌膈下腹膜转移常见,因此很易出现心膈组淋巴结的转移。卵巢癌发生血行转移较其它器官肿瘤罕见,肝、脾、肺、骨及脑转移,在脾转移瘤中以原发卵巢恶性肿瘤最多。转移瘤多呈低密度或囊性,均匀或不均匀。